大明首辅-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
“子谦,你可是来了。”刚迈进了乾清宫东暖阁的大门,隆庆帝便迫不及待的让人搬来一张凳子,让萧墨轩坐了下来,眉色之间,现出一丝忧虑。
“如何?太上皇已是定了罪?”萧墨轩一抬头就看见了搁在御案上的名册,顿时也是心头一寒。
“自己看罢。”隆庆帝一扬手,名册落到了萧墨轩身上。
“太上皇的意思,恐怕是这份君臣情谊该是由皇上您来收了。”萧墨轩看着手上那份空荡荡的名册,搓了搓有些发冷的手掌,心里却热了起来。抬起头来,朝着隆庆帝笑道。
“可是父皇……”隆庆帝仍有些犹豫,在皇帝老子眼皮底下做了这么多年的王爷。凡事都只想着低调,如果说在金殿之上还能撑起气来对着满朝文武牛一下,可眼下要隆庆帝直接对着自己皇帝老子摆牛气,到底还是有些心虚。
倒不就只是放一个海瑞出来这么简单,最大的问题是,在嘉靖帝和海瑞地这一顿叫板里头,总归得有一个算是错了的人吧。如果直接把海瑞给提了出来,那不就等于说是嘉靖老人家错了嘛。隆庆帝向来也知道,自己。就算他自个肯丢了下来,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又岂能这么随便的摆弄了。
“太上皇顾着皇上,舍得自个给皇上立信呢。”萧墨轩满脑子的阳光,却没留神某人脸上阴暗的偷笑。
“放海瑞出来,倒也不难。”隆庆帝正一下脸色,开口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瞥着萧墨轩脸上的表情。
对于海瑞的事儿,萧墨轩毕竟含着内疚。听隆庆帝这么一说,未免有些喜形于色。
“只是……”隆庆帝咋了下嘴巴。右手合在左手上边拍了几下,“子谦……”
“臣……”萧墨轩有种不良预感,但是又说不清怪在哪里。
“此事事关太上皇颜面,须得低调处置才是。”隆庆帝若有所思的说道。
“圣明无过皇上。”萧墨轩点着脑袋应着声,眼下要紧地是把海瑞从那捞子诏狱里折腾出来,要不自个可就得一直背负着这块心病。而隆庆说的一点毛病也没,做儿子的顾及点老子的面子,这理说上天去也没错。
“不若你带他去江南罢了,眼下你封疆两省,容这一个小吏。当是举手之劳。”隆庆帝笑眯眯的看着萧墨轩,“既然太上皇把这份人情给朕做了,朕也不妨再分你一半。”
“臣……”萧墨轩只觉得背后一阵发冷,像是出汗了。咋还发冷呢。
海瑞是清官是不错,可只适合丢在人家地盘上,或者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萧墨轩虽然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可自认并算不得一个清官。
尤其是日后做了应天巡抚的海瑞把对他有大恩的徐阶折腾的差点家破人亡地那一场,萧墨轩对那一段可是记忆尤新。
这回萧墨轩去江南,海贸一事乃是大重之一,又想拉着那些大户卖力,又不给他们搞点中产阶级特权,显然有点不可能。大尺度上,萧墨轩可以掌握着,可小事情上,难免也会有些疏忽,可偏偏这海瑞就是个眼里进不得沙子的人。搞倒退地小农经济,破坏市场经济,无视宏观调控,可偏偏又是个清官,还真不好拿他怎么样。最起码,萧墨轩眼下心里头就是这么想
也不能怪萧墨轩,只能说几百年来,海瑞的形象被塑太彻底了,就是连和海瑞接触了好几次的萧墨轩,一时间也不能完全转了过来。
当然,如果萧墨轩知道,自己当年和海瑞谈过的那一篇《国富论》,已经让京城的炭窑里在年前多卖出了几十斤木炭,兴许也至于这么紧张。
“微臣……遵旨……”萧墨轩甚有些不情愿的顿首回道,“臣谢圣上隆恩。”
“哎……莫谢,莫谢。”隆庆帝乐不可支的拍了拍萧墨轩的肩膀,“且是谁让朕和你还有个师兄弟地情分呢。”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三十。
虽是眼看着就快要出了正月,可是京城里的天气仍是有些要冻掉人鼻子。昨个日中打屋檐上落下的雪水,全铺在了街道两旁的青石板上,被夜里地冷风一回,都结成了薄冰,踩上去都是“咯吱”作响。
两彪人马,都是从东安门方向过来的,一彪是打萧府里出来的,另一彪却是打京东官驿里出来地。
打萧府里出来的这彪人马,比起另一彪来,明显气势大了很多,队伍里头时不时的露出几只锦鸡或者孔雀,贴在补子上光鲜的摆弄着自个的羽毛。
—
“李总兵,是萧大人的车仗。”辽东游击将军郎得功,心里稍微带着几分嫉妒,勒住缰绳,朝着前面马上的李成梁说道。
也难怪郎得功心里头会有些嫉妒,虽说他向来和李成梁私交颇好,这一分嫉妒里头,也并没有带上恶意。可是一个小小的参将,只是见了萧大学士一面,就连跳两级,成了手握兵权的一方总兵,任谁也会心里有些嫉妒。
其实别说郎得功了,就是李成梁自个也有些云里雾的,丝毫不明白萧大学士如何就会看上了自个。
“车马靠边。”李成梁低着个脑袋,正是若有所思的模样,听见郎得功这么一招呼,连忙勒住了马。
前来相送萧墨轩的,内阁里的阁员里头,只有一个张居正。眼下正扯着萧墨轩的袖子,嘴里头叮嘱个不停,说的无非是些回了江南以后做事的道理。从前俩人都在江南,张居正凡事帮萧墨轩担待的也不算少,眼下再去江南,却只剩了萧墨轩一个,不知怎的张阁老对这个得意门生倒是有些放心不下。
“汝契。”萧墨轩被张居正扯着袖子,两眼茫然的不住点着脑袋,猛然间目光扫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像是逮到了救星一般。
“末将见过萧大学士。”李成梁见萧墨轩身边拥着的都是朝廷里的大员,也不好上前搭话,本想让到了一边,让萧墨轩车马先出了城,却没想到萧墨轩居然先朝自个打了招呼,顿时心头一热,忙不迭的上前行礼。
“汝契,先见过张阁老。”萧墨轩微微笑着朝着张居正平了平掌,“日后你镇守辽东,少不得和朝廷里头打交道,有张阁老在,自当随时请教便是。”
“末将李成梁,见过张阁老。”李成梁转身向张居正行礼,“甲冑在身,不能全礼,请阁老恕罪。”
“哦,李成梁……”张居正笑眯眯的看了李成梁一眼,又转过头来,意味深长的瞅了萧墨轩一眼,“皇上御点的新任辽东总兵?”
“正是末将。”李成梁站直了身子,垂手直立回道。
“我且是还要和诸位前来相送的大人一一道别,眼下辽东无将镇守,汝契且莫耽误是了。”萧墨轩朝着李成梁挥了挥手,示意他先走。
“这……”李成梁有些犹豫的看了萧墨轩一眼。
“国事为重,有些规矩,不理也罢。”萧墨轩若无其事的微微摇头。
“两位大人保重,末将先行告辞。”李成梁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又在马上向着萧墨轩和张居正一作揖,领骑而去。
“孺子可教。”张居正有些愣愣的看着李成梁的背影,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嘴里念叨着,也不知道说的到底是谁。
“学生此去,老师可再有教诲?”萧墨轩恭敬的对着张居正说道。“没了。”这一回,张居正倒说的干脆。
第四十七章 兴化之陷
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
俞大猷奉调离闽入粤剿倭,浙江海道在戚继光的领军之下也是对残余倭寇步步紧逼。
俞大猷入粤之后,闽中倭寇颓势大缓。劫掠浙江、广东等省的倭寇纷纷乘机窜入福建,与原在福建的倭寇互相联合,大举进犯福建各地。先后攻掠邵武、罗源、连江、寿宁、政和、宁德、福清、长乐、龙岩、松溪、大田、古田、田。
当年正月二十六,倭寇攻陷兴化府,将府城焚掠一空。自倭寇犯东南以来,破州、县、卫、所虽有百余计,但从未及府城。兴化为福建大府,最为繁富,至此为倭寇所陷,远近为之震动。二十九日,倭寇又陷平海卫。
六日后,广东香山县又传镜佛朗机人作乱,强索邻近田地若干,乡民大动,佛朗机人执火器相对,乡民死伤愈百,香山知县往抚,乃稍平。
正月底的事儿,尚且未及传到了京城里头。二月初五的时候,萧墨轩也正在前往江南的水路上头。
等到消息折了一回,从京城折回传到南京的时候,萧墨轩恰恰刚打官船上走了下来。
“恭贺萧大人进加大学士。”听说萧墨轩打京城回来的消息,直浙两省的大户和南京所在的官员早就抖擞了精神,甚至有的直接打昨个早上的时候,便就在码头上等候着了。
南京六部里,原本还有几个不屑的,听说萧墨轩加了大学士,也是不敢怠慢,纷纷结了伴前来迎接。
经略府经历卢勋。原本就是随在萧墨轩身边的,也早就和徐渭两个备好了车轿,等在了码头边上。
萧墨轩对着前来相迎的官员们一一见过,转过了身,就要朝着轿子里头钻了进去。
“大人,是先回府邸,还是先回衙门?”卢勋凑近了轿子,小声的问道。
“府邸。”萧墨轩想也没想就吐出了两个字,这么长时间了,连春节都没陪着老婆们过。这打京城回来了,自然要好好弥补几天。
“哎,谨遵大人吩咐。”卢勋应了一声,就要吩咐起轿。
“新近可是有什么大事儿?”萧墨轩向后靠了一下,让身体贴在软绵绵地轿垫上,惬意的眯搭上了眼睛。
“耐得大人料理,这年前年后的,直浙两省都是井然,若要出事儿,也不该出在咱们这里。”卢勋把脸贴在轿帘边回道。
“哦。”萧墨轩坐了这么些天的船。也是有些疲了,嘴里说出来的话。也是有些有气无力的,“那倒是哪里呢?”
“今个刚接到朝廷和闽中的通报,说是自俞将军入粤之后,闽中倭寇乘势大乱,已是占了兴化城,上个月的二十九,又陷了平海卫。”卢勋顿了一刻,才开口说道。
“倭寇陷了兴化?”坐在轿子上的萧墨轩猛的一惊,坐直了身子。
这么些年来,倭寇虽然凶猛。可是还从来没有攻陷过州府大城,尤其自胡宗宪总督江南之后,倭寇元气大伤,如何反而能陷了大城。
“停轿。”萧墨轩脸色一冷。轻喝一声,“这么大地事儿,缘何适才不说?”
“闽中眼下虽是险恶。可毕竟不归着大人这里管,况且军事上的事儿,已经有了谭总督调遣,不日戚将军就要领军入闽支援,下官以为……”卢勋也没想到萧墨轩的反应会这么激烈,顿时心里也是一惊,“下官以为,大人一路劳顿,总该是歇息上几日才是。”
“糊涂。”萧墨轩顿了顿脚,“眼下本大人受皇上重托,加文华殿大学士,江南形势又岂能不尽心,若传了出去,他人只认我萧某怠慢。”
“倭寇原本各自为战,为何今日却大集闽中。只说兴华府高墙坚壁,也非倭寇常力所能陷,其中定是有什么玄机才是。”萧墨轩的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这……属下知罪。”卢勋这才反应了过来,额头上也立刻泛起了一层冷汗,“快,快,起轿,送大人去经略衙门。”
“还有徐先生,徐先生呢?”萧墨轩把脑子伸出轿子外面,四处的看着。
“徐先生适才已经骑了马,先回了衙门。”卢勋向后探了一眼,朝萧墨轩回道。
脚力,速速前去。”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