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国的进口物资大部分是由印度洋方面运输过来,太平洋上的航线基本上已经断绝了,日本军舰不停地巡航,船队很难通过日军的封锁。
这一年我国科技的另一个重要的发明是将雷达技术运用到了军舰和飞机上,这样,即使在夜间,我国的军舰和飞机也能够很早就发现敌人的踪迹。
在这项技术出来之后,我很快就命令在各型军舰上装备这种新式的无线电波探测与测距仪,不过我还是没法实现象国父所说的在飞机上装备这种重达两三吨的庞然大物。
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传送给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集中到空中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并发射出去;沿某一方向传播的电磁波遇到物体后,会被物体表面向各个方向反射,其中的一部分被接收天线截获,就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由于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目标表面的散射以及接收天线的有限接收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接收机将回波信号从噪声中检测出来,并将它放大,送到显视器,操作人员便可以根据显视器上显示的雷达信号,对目标作出一些判断和处理。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很快它就成了军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之一,在这方面,中、米、英、法四国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还没有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它本来擅长的夜间混战后来成为了它致命的缺陷的一个原因。
我国是最早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的国家,这也是我从《国父笔记》中读到后,在我的大力支持下,柳州电子研究所花了近四年时间,才使得这项技术走向成熟。当然,在这中间,晶体管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还在电子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时候,晶体管技术早已在我国秘密开发成熟了,这样,在电子领域内,我国足足领先世界有十几年的时间。
这样,在我国的通讯技术方面,比其它国家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已有足够大的发射机对敌人战场的电子通讯进行干扰了。
这样,最少到明年,我们的军事装备方面就可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在海军的各型军舰上,开始装备由雷达控制和各种火炮了,这样军舰的火力、精确度及瞄准速度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这种晶体管装配的各种无线电触发引信使得炮弹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
我们的时代就要来了!
抗日战争篇 五十、怎么将米国人先拖下水?
(准噶尔刀王站在山端正舔着从额头上不断流下的西红柿汁,却见一民兵拿着训练用的手榴弹扔了过来,靠,我闪,再闪,一下从山上摔了下来,只见我从水里将头又伸了届来,“票啊!”靠,这假山下的水池里多长时间没换水了!!!…#¥……%…)
共和五十七年的冬天过得真不平静,特别是德意志帝国方面,由于海德勒领导的社会党上台后,欧洲各国的排外情绪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由它人从欧洲各国逃离出来,来到了相对安全的中国。但是安排那么一大批的移民政府方面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稍稍好一点的是由它人复国联盟筹集到了不少经费,这让中华政府方面减轻了不少压力。
波来斯倒是为了我的事费了不少力气,可能是出于对我的感激吧,这五六年的时间总共为我在大食半岛购买了近七百万公顷的沙漠土地,加上原来我手中的和从国父那里得到的地契,加起来足足有半个大食半岛了,再有的那一些土地就不太好买了,因为这些都属于一些海边或河流经过的地方,大食人还要靠这些土地生活呢!
不过,现在的国际关系相当微妙,英国鉴于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危及到了它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自身的安全,对中华的对日战争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为此专门向我国政府提供了二亿英镑的经济援助,这些我都用来从欧洲购买急需的战略物资了。
而法国却因为当初国父建国时与其曾进行了一场战争,使得法国在中国损失了近十亿法郎的金钱,这些都是它用来援助满清政府的。更重要的是,它企图占领北圻进而将中国西南地区变成它的殖民地的计划破产。
所以法兰王国一直对中华共和国抱有敌意,现在它更是在暗中支持日本,并为日本提供了大批的军用物资。
德国曾一直对中华共和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过在海德勒上台后,两国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海德勒这个种族分子打心底看不起来自东方的黄种人,但是在国家的重建中又不得不借助中国的力量和市场,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尽管如此,海德勒在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幅支持中国的姿态来,因为他还需要我们来牵制路国的力量,中路之间差点爆发的战争曾让他感到狂喜,但随之中路之间签署的和平协议却又让他无比失望。
海德勒这个战争贩子已经作好了对布兰德王国的入侵计划和战争准备,现在他不得不与路国人坐下来来重新谈判双方该如何瓜分这个面积巨大的王国了。
作为米国人来讲,当然他们希望我们与日本人打得越久,打得越激烈越好,最好我们和日本人打得两败俱伤,他们好趁机称霸整个太平洋乃至于整个亚细亚。现在他们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压制日本和支持中国,因为日本确实十分强大,其海军连米国海军都得退避三舍,这也是阻碍米国向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最大障碍。
我就有点奇怪了,日本和米国为啥还不为了太平洋的霸权打起来?!
看样子双方对对方都深为忌惮,轻易不会动手,小日本就先拿中国人开刀,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就象一个软柿子,随便怎么捏都行,轻松就可以征服。在这些帝国主义列强的眼中,中华地大物博,却好似手里抱着一箱金砖的孩童,不抢却待怎地?
看来欺软怕硬是鬼子们一贯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小鬼子、洋鬼子还是罗刹鬼子!
我现在就是想方设法要将米国人也拖下水来,他娘的,老子打架,你在一旁隔岸观火,还到处倒卖军火发财,哪有这种好事?!老子还想这么干呢!
不过,我在米国到处进行的煽风点火和游说鼓动活动对米国政府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米国人抱定了看热闹兼发战争财的主意,死活看不出一点有对日本人动手的意思。反倒是我们在日本进行的活动让日本人认为米国早晚会对日本宣战,这也让他们对米国深具戒心。
日本从四十七年就开始向南洋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不过,这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特别是在荷属吕宋和棉兰诸岛被日军攻占后,更加引起英、米两国的强烈不满。
在五十七年十一月米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和石油。这一步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有威胁,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东南亚的活动,回到谈判桌边。
特别是到了五十七年底,米国海军在东南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出动了包括四艘航母和十二艘战列舰和二十四艘重巡洋舰组成的庞大的太平洋舰队的主要海军力量。而且在演习结束之后,米国总统路斯弗下令让舰队驻扎在瓦胡港,由于它离日本比米国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对日本是一个直接威胁。
路斯弗总统认为他的这一举措可以威慑日本人对南洋及中南半岛的扩张行动!
其实,米国和英国的这一系列想制止日本继续扩张的措施更加坚定了日本军方夺取荷属南洋的油田的决心。
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而提炼的石油的储藏更少,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
米国政府的决定使得日本人认定如果他们继续出兵南洋地区,米国人一定不会置之不理,肯定将会选择与日本宣战。
此时日本军部在以伊东云佑为代表的激进派主持下,日本政府最终决定不惜与米国一战的决议。在此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口敬六亲自参与了制定首先攻占瓦胡港,并完全消灭米军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的全盘计划。
为此日本在墨西科苏亚雷斯山地一带加强了防卫力量,此时,大约有近八十万的日军驻扎在这一线。同时,日本开始加强了对瓦胡港一带的军事侦察。
袭击瓦胡港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口敬六本人也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半左右的战略优势。从五十六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而在此之前日本早已占领了满洲及外兴安岭的一大片中国土地,此时它感到对战略物资越来越大的依赖。
如果缺少石油,那对世界最强大的日本海军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所以日本侵占南洋油田已是势在必行,幸好它还没有发现阿来斯卡地区的油田,否则,它也许会放弃这样一种军事冒险。从三十八年一月起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瓦胡港以取得局部的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後从夏初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它们是想在消灭米国舰队,完全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后,再开始整个太平洋战争!
我在从各方面的分析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终于可以安稳地睡个好觉了,现在我想日本人暂时不会向我发动进攻了吧!
“很快,我就能听到好消息了!”我在日记里这么写道。
抗日战争篇 五一、欧洲的事情
米国此时还没意识到日本已经决定对它开战了,实际上日本人已经做好发充分的计划,在米国西海岸一带此时也有大批的日本侨民一直在为帝国服务,若是真打起来,日本人可以以其强大的海空力量,迅速突击米国的落齐山脉以西的大片土地。
而自大的米国人却一直坚信战火绝对不会波及到他们的的家园,他们一直在相信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对不敢同时与米英两个世界上最强帝国主义国家开战。而此时,日本已经进行了全民动员,在波来亚和比奴它重新组建了二十二个师团,在墨西科它也组建了五个师团。而在日本本土,它重新组建了整整九十个师团,这样,日军已在一年内扩军至近五百万人。
而米国人却一直认为日本的这次扩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中国,因为在刚刚结束的那一个年度里,日本人在中国的进攻遭受发很大的挫折。日本的国民大约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全民军事教育,这些新组建的军队很快就会形成很强的战斗力。
日本人准备好了,而米国呢?你也准备好了吗?
然而此时,欧洲方面德国已经开始准备它的下一步计划了。
其实从四十五年底意塔雷共和国的独裁者穆苏里尼出兵入侵阿比西亚开始,德国的海德勒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军事冒险。
第一件事就是派兵进入莱茵非军理区。
四十六年三月,海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