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459部分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459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今天务必要和大家说清楚的一件事。”袁隗接过卢植的话,缓缓说道,“关于皇统的事,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大汉律,坚持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如果皇统断绝,我们才会考虑选贤之说。但这次不一样了。”袁隗脸显悲哀之色,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道,“这次,我们要放弃大汉律,以立贤来选择皇统了。”
    崔烈顿时明白了,他勃然大怒道:“这是何故?为了诛杀奸佞,难道我们连大汉律都不要了?这也可以拿来和陛下谈条件?”
    袁隗摇摇手,示意崔烈不要激动,听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为了自己,为了太后,为了小董侯,必须要诛杀大将军,而我们做为臣子的,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帮助陛下铲除国贼。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坚持让小史侯继承皇统,将来陛下不在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宗族怎么办?陛下诛杀了何进,皇后就要受到牵连,以陛下对她的仇视皇后必然不能幸存,而皇后的九族也就跟着灰飞烟灭了。你们想想,小史侯继承大统之后,岂能放过我们?”
    袁隗一一手指崔烈、张温、杨彪、朱俊等人,冷笑道:“他会放过你们?”
    崔烈非常坚决地摇头道:“废嫡立庶,此乃是违背律法,违背祖制,违背忠义的大事,我等即使九族皆灭,也不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事不可为之。”
    袁隗望望沉思不语的诸人,又看看情绪激动的崔烈,猛然掀眉吼道:“大汉国都没了,哪里还有律法?还有祖制?还有忠义?大汉国没了,我们就连祖宗都没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不答应,如果我们都死了,大汉国还有什么人?难道你希望奸阉外戚专政?希望粗鄙武夫治国?希望我大汉国生灵涂炭,万里江山毁于旦夕之间?”
    卢植急忙劝道:“老大人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其实关键不是将来,而是现在。如果我们不答应陛下废嫡立庶,陛下定会命令镇北将军挥军南下,以武力弹压我们,逼迫我们答应。李弘一旦入朝辅政,极有可能演变成重臣祸国之害。历史上,重臣祸国之害不胜枚举,尤胜奸阉外戚之乱。所以,为了大汉国的万世千秋,我们必须要答应陛下废嫡立庶,即使这违背了律法违背了祖制违背了忠义,我们也要义无反顾。”
    崔烈双眉紧锁,心中十分矛盾。
    袁隗稍微平静了一下情绪,对崔烈说道:“这事目前还轮不到我们去对陛下说,所以你也无须立即做出决断。将来,你看形势如何发展再说。如果实在不能接受,你就回老家养老,眼不见为干净。”
    张温小声问道:“你推荐马日磾出任太尉,难道早就有这个意思?”
    袁隗点点头,说道:“如果不是黄河决堤引发七郡国水灾,何来今天这么多麻烦?北疆大战必须起要继续下去,镇北将军的兵马必须要在战场上。等到西园军初具实力了,此事就要做个了解。为了让北疆大战继续下去,只好让马日磾和陛下谈谈条件了。”
    “陛下会把钱从万金堂拿出来充当军资?”杨彪满脸的怀疑。
    袁隗笑笑,指着杨彪说道:“你那个儿子杨修是你的希望所在,如果杨修有什么事,你愿不愿意倾尽家财?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这么努力辛苦干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儿女?陛下也是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好父亲。陛下为了小董侯,不惜一切代价把一个鲜卑人的奴隶从斥候变成了镇北将军,难道陛下不知道手握二十万雄兵的李弘对大汉国有什么威胁吗?陛下清楚得很,但为了儿子,为了心爱的儿子可以继承大统,陛下宁愿冒这个险。所以,不要说向陛下赊借一百亿钱,就是恳请陛下捐助一百亿钱陛下都会答应的。”
    “诸位要知道,只要我们答应支持陛下废嫡立庶,陛下就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了,陛下只要等着大将军主动出击就行了。”
    “但马日磾会答应吗?”张温疑惑地问道。
    “他肯定不会答应。”袁隗笑道,“他马上就要来,我们一起劝劝他。此事事关大汉社稷,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
    大将军府。
    朝议上,司空丁宫坚持北疆大战,而大将军何进既不表示支持也表示不反对,两人配合得很默契,但在大将军府内,对是否支持北疆大战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将军府长史王谦,从事中郎王允、荀攸,主薄陈琳,客卿荀爽等人都是非常坚定的反对派。北疆大战损耗之大,对大汉国是一种野蛮的摧残。此战无论胜负,大战之后的大汉国都将一蹶不振。将来大皇子继承了大统,接管了这个破败不堪的国家,治理起来的难度相当大,没有十年很难恢复元气。
    北军中侯刘表、司马袁绍、侍御史蒯越等人却都表示支持。在他们看来,只要支撑大战的军资有了着落,这战就要打,如果北疆停战了,镇北将军李弘的大军随时可以南下。蒯越说,雁门关大战后,李弘把黄巾军的主力增加到九万人,除王当部驻守雁门关外,其他八万大军都驻扎在河东,这明显就有威胁洛阳,威胁大将军的意思。李弘虽然现在人在幽州,主力也一分为二分居长城要塞和蓟城两处,但他对洛阳的形势非带关注,竟然把雁门关大战后的八万黄巾军驻防到河东郡,可见其野心之大。
    众人争论不休,大将军何进听得心烦意躁,叫袁绍陪着自己在花园里散步。
    大将军何进对袁绍说,现在陛下大力征募名士大儒进入朝堂,笼络人心,听说还要把太学祭酒马日磾直接迁升为太尉。陛下这样露骨地讨好士人,看样子是要为废嫡立庶铺桥垫路,做好一切准备了。
    袁绍笑着安慰说,废嫡立庶既违背了律法又违背了祖制,除了奸阉和那个稀里糊涂的镇北将军,没有人会支持陛下的。朝中士人多了好,将来我们铲除了奸阉,扶立大皇子继承了大统,洛阳肯定要乱一下。有这些人坐镇帮忙,洛阳的局势很快就会稳定下来,是好事。接着他向何进建议道,大将军还是抽空和车骑将军见一面,叫他帮你在奸阉那里打探打探消息,看看陛下对北疆之战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何进不高兴地说道,我不愿意见他,你写封书信,听张辽去跑一趟。他愿意帮忙就帮,不愿意就算了,我也不指望他了。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九章风卷残云第六节
    车骑将军何苗在皇后和中官的帮助下,府内现在也是人才济济门客过千,权势很大。他听说大将军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他,心里十分不痛快。兄弟之间的关系闹到如今这种地步,何苗认为都是何进的错。
    何家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家里出了一位皇后,而这位出身不好的妹妹之所以能做上皇后的位子,都是因为有中官的帮助。没有中官,哪有何家的今天?但现在何进受那帮党人士子的蛊惑,鬼迷心窍,忘恩负义,竟然一门心思要杀掉中官。天下怎么会有这种无耻的人?想当年何进为了讨好中常侍郭胜,低声下气阿谀奉承,就差没有给他做孙子做狗了。如今何进摇身一变成了大将军,却翻脸不认人了。这才富贵了几天啊?妹妹的这个皇后能够一直做到现在,何进能够做上大将军,还不都是中官们费尽心机出了大力。何进已经忘记了,他要杀自己的恩人了。
    何进的这种做法,何苗无法接受也无法理解。他劝了何进几次,结果被何进骂得狗血喷头,最后一次何进被他激烈的言辞激怒了,伸手打了他一个巴掌,又踢了他好几脚,兄弟两人为此彻底反目。何苗对何进的专横和阴狠非常反感,尤其是何进逼迫奚大先生和波二叛乱然后又把他们杀了的事,这事让他觉得很恶心。大家都是朋友,利用朋友也就罢了,最后竟然还杀了朋友,拿着朋友的人头献给陛下领赏。这都是人干的事吗?虽然自己因为平叛有功做了车骑将军,还封了侯,但他一点都不感激何进,反而很憎恨何进。用朋友的血来封侯拜将,他无法接受。他极度反感何进把自己当作奴仆一样,肆无忌惮地安排和控制自己的生活。
    何苗对车骑将军这个官职不感兴趣,这个车骑将军让他在洛阳丢尽了脸面,甚至已经成为胆小和懦夫的象征了,为此他诅咒了何进无数次。何苗知道自己没有学问也没有武功,自己就喜欢吃喝玩乐,喜欢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自己没有野心,也没有过高的权欲,自己只想做个逍遥快活的王侯。但自己就这么点小小的要求却无人愿意满足他。
    何进先是哄他骗他,希望何苗能助他一臂之力,但何苗的忠厚和倔犟让何进恼羞成怒,一脚把他踢了出去。何苗在何进眼里是个废物,但在皇后和中官们的眼里,却是一个宝贝。何进为了权势和宗室性命无论如何都要和中官们撕破脸,但皇后不能。皇后和自己的儿子要在宫中待一辈子,不倚仗中官怎么能控制整个皇宫?兄长何进既然依*不到了,皇后只有依*车骑将军何苗了。中官们当然是利用何苗去对抗何进,掣肘何进了,虽然何苗没什么本事,不是很管用,但有一个人公开对抗大将军总比没有好。何苗很无奈也很痛苦,身在权力的旋涡之中,想躲都躲不掉,随他们去斗吧。他就在这种心态下,任由皇后和中官们摆布,逐渐走上了和兄长争权夺利的道路。
    两兄弟经常在朝会上见面,但彼此都不说话,何进甚至连正眼都不看他。现在为了一点私事,何进竟然叫手下掾史写封书信来,就象办公事一样。何苗看完书信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张辽说了一句话引起了何苗的注意。张辽说,大将军在府内经常感叹,说亲兄弟闹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一种悲哀。兄弟相残,结果让亲者痛,仇者快,何必呢?大将军无论怎么做,他也是为了皇后,为了大皇子,为了何氏宗族嘛。
    何苗笑道:“这话是不是袁绍叫你说的?这信也是袁绍写的吧?”他连连摇头,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才到大将军府,许多事你不清楚啊。你叫什么?我过去在大将军府没见过你。”
    张辽把自己的姓名来历说了一遍。何苗一听他是从雁门关下来的,大为惊喜,非常兴奋地问了许多雁门关大战的事。
    “你受伤后,这么快就好了?”何苗看看他,奇怪地问道。
    “伤势其实不重,都是一些外伤。”张辽不好意思地回道,“主要是我连续打了两个多月的战,人实在支撑不了,结果倒下后,整个人就彻底崩溃了。”
    “那你伤口都愈合了?”
    “没有。因为急着要来京城,所以我就带伤南下了。”张辽说道,“我们边郡的将士常年征战,这点伤不算什么。”
    “大将军府有许多高明的医匠,你找他们看了吗?”
    “谢谢将军大人。”张辽感动地说道,“大将军已经安排过了。”
    “那就好,那就好。”何苗连连说道,“你回去告诉大将军,就说我过两天一定给他回话。下次大将军有什么事找我,还是你来,我们再聊聊。”
    张辽躬身告辞。
    何苗望着他逐渐走远的背影,突然对站在身边的司马子劭说道:“你去送一下,另外,再赏他一百匹绢,这是我大汉国的英雄啊。”
    车骑将军府的长史乐隐缓缓放下手上的书信,捋须沉思。
    乐隐是冀州安平国的名士,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材消瘦,面庞白净,两眼有神,气质儒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