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

第10部分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第10部分

小说: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巧21 精彩!

“跟大家说说你那次……”

每个父亲哄自己的宝贝入睡时,如果孩子说,“爹地,爹地,你再说一次3只小猪的故事(或者跳舞公主的故事,或你跟妈咪怎么认识的)”,做父亲的都会高兴地微笑。因为爹地知道,小宝贝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就着了迷,才会想一再地听。

这种童言童语,激发了下面这个技巧,“精彩!”这个技巧有两个作用:第一,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快乐的老爸;第二,可以让快要寿终正寝的对话重新恢复生命力。

我曾经在一艘游轮上工作,船上的工作人员全是意大利人,乘客则全是美国人。每个礼拜,船上的高级船员都必须参加船长替乘客办的鸡尾酒会。每一次,船长用他迷人的破英语致完词之后,这些船员们就自动凑在一起,用意大利文高声聊了起来。不用说,乘客对意大利人的了解就只有意大利面、意大利腊肠,还有比萨而已。

身为游轮总监,我有责任让这些船员和乘客打成一片。我用的伎俩很明显,每次我会挽着某位船员的手,几乎是拖着,把他拉到一群笑容满面,满心期待的乘客面前。我向众人介绍那位船员,并祈祷他开开金口,或是乘客会问些有趣的话题。不过我的期望从没实现。乘客顶多只会问,“天啊,你们都在这里,那谁来驾驶这艘船?”所以,每个星期到了鸡尾酒会,我都汗流浃背,忧心忡忡。

有一天晚上,我在舱房里睡觉,船身突然剧烈摇晃,把我惊醒。我仔细一听,引擎熄了。我抓起睡袍,立刻奔到甲板。在一片浓雾之中,我隐约瞧见不到半英里之外,停着另一艘船。五六个船员正抓着右舷护栏,身体朝外倾。我及时冲过去,看到月光下有个人,一只眼贴着绷带,抱着剧烈摇摆的绳梯,挣扎着爬上船来。船员们立刻将他送到船上的医疗中心。接着,引擎又发动,我们就上路了。

第二天早上,我才弄清了整个来龙去脉。原来另外一艘船是货船。船上有个工人在引擎汽缸上钴孔。弄到一半,有片像针那么薄的锋利铁片突然飞射出来,插进他的眼睛。货船上没有医生,所以他们就向外发出紧急求救讯号。

国际海洋法规定,任何船只若收到紧急求救讯号,必须回应。我们这艘船便赶往救援,那名工人被放到救生艇上,送到我们船上来。我们的随船医生若西,成功地把铁片取出来,挽救了他的视力。

很快地,船长的下一个鸡尾酒会就到了。我又再一次面对挑战,让船员和乘客打成一片,彼此闲聊。按照惯例,我又走到船员的圈子里,随便抓个人去见见乘客。不过这一次,我把手伸向我们的随船医生,我把他拉到最近的一群乘客面前,跟大家做了介绍。“上个星期,我们在半夜救起别船一名受伤的工人,是若西医生使他免于失明。若西医生,我猜大家一定很想听听你的英勇事迹。”

这一次,我好像施了魔法。我惊讶地发觉,若西医生的舌头似乎被小精灵控制了。他先前单调的破英文,一下子变得流利无比,还带着迷人的浓浓外国腔。他开始叙述事件经过,乘客不断地围栊过来。我离开这群被若西医生吸引的乘客,去抓另一名船员。

接着,我上前抓住船长条纹制服下的手臂,把他拉到另一群微笑的乘客面前,我说:“卡菲罗船长,你要不要跟大家说说,上个星期午夜你们救起一名船员的经过?”船长立刻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接着我又去抓我第一个见到的船员,我发觉自己抓对了人,“沙瓦格先生,你何不告诉大家,上礼拜午夜救援行动时,你是怎么去通报船长的?”

※※※

技巧21:精彩!

表演者耳中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从观众热烈掌声中响起的“精彩,精彩,让我们再听一次!”对你的谈话对象来说,从你口中发出的最美妙声音,莫过于在一群人面前说,“跟他们说说你那次……”

每次你参加聚会或派对,跟重要的人在一起,回想他跟你说过什么故事。选择一个适当的,你觉得听众也会欣赏的故事。然后把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请他做“精彩表演”。

※※※

我算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我又跑到第一群乘客那边,把若西医生拉到下一群乘客面前。第二次的效果更好。他高兴地开始进行“精彩表演”。趁他谈得高兴,我又去把船长拉向另一群人,进行第二回合。我觉得自己好像马戏团里表演特技的,不停地让盘子在细细的棍子上保持旋转。一段对话结束,我就得快速跑向演讲人,让他在下一群观众面前表演。

接下来那整季,船长的鸡尾酒会是我最高兴的时候。3名主角都很乐意替每批乘客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唯一是,故事似乎越来越长,而且情节越来越丰富。我不得不调整一下时间间隔,稍微等久一点才让他们换班。

不过要注意一点:要确定你要求的那个故事,能让说的人熠熠发光。任何人都不想一再重复他们丢掉生意、撞车,或在酒吧闹事被关进拘留所的经过。你要求他们做的精彩表演,必须让说的人成为大赢家,而不是狼狈不堪。

下一个技巧则是关于如何分享你生活中的正面故事。

技巧22 扬善隐恶

危险的小瑕疵?

很多人认为,如果认识一个人,就会喜欢也应该跟他分享一些小秘密,谈谈自己的隐私事,或坦白过去的缺陷,毕竟人非圣贤,透露你的丑事——像小时候尿床、磨牙、吮大拇指,或现在的一些健康小问题,痛风、小肉瘤——应该是可以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

那要看情况了。有时候的确可以。有个研究显示,如果某人的身份地位比你高,他透露些小小的弱点,可以让你觉得跟他比较接近。美国总统候选人史帝文森的裤底破了一个洞,却风靡了全国。布什总统承认自己不敢吃花椰菜,也让全国津津乐道。

如果你的地位很稳固,比方说,超级巨星想跟歌迷交朋友,不妨可以说说当年穷得没饭吃的景况。假如你不是超级巨星,最好采取保守策略,慢一点再把缺陷展示出来。不够了解你的人可能会对你形成错误印象。你的新朋友根本还来不及了解,你是出于善意,慷慨地和他分享心事。

在这个部分当中,你已经学会与人结识及谈天说地的方法。下一步,要教你非常有用的防御招数,你再也不会因为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而露出尴尬的笑容。

※※※

技巧22:扬善隐恶

初识某人,把你的秘密柜子暂时锁起来,你的缺陷晚一点再说。你和新朋友可以等关系更深人之后,再一同搬出你的丑事,好好地嘲笑一番。不过,目前这个时机,则要扬善隐恶。

※※※

技巧23 出门须知天下事

最重要的坚强后盾

你一定听过别人唉声叹气,“我不能去参加那个宴会,我没有衣服穿!”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我不能去参加宴会,我根本没话可说!”

打算参加有助于社交关系的聚会时,你一定会穿上最适当的衣服,再套上搭配得宜的鞋子。当然,你也会打条得体的领带,或擦上合适你的唇膏。然后拨拨头发,带着名片,就出发了。

喂,等等,你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东西?要和别人谈些什么才能增进你的形象?难道你要事到临头,想到什么说什么吗?或者干脆不说?你一定不会闭上眼睛,伸手进衣柜抓件衣服就穿去赴宴。同样的道理,面对一群微笑期待的面孔时,你也不该陷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僵局。没错,交谈时要凭直觉行事,不过事前至少先作准备,以免灵感不敲门。

※※※

技巧23:出门须知天下事

出门参加宴会前,最后一道准备工作(就算你已经照过镜子,审查过你的装扮),就是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或翻翻报纸。当天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谈话的好题材。熟知当时的重要事件,也能救你脱离困境,不至于在众目睽睽下,询问每个人都在讨论的话题。那种窘状可不好受,尤其周围的人全都会尴尬不已。

※※※

想要在交谈时有充分的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出门前先看看新闻。最近全球发生什么事——火灾、水灾、空难、政权被推翻、股市崩盘——不论面对哪一种群众,这些都是对话的好题材。这个技巧,我称之为“出门须知天下事”。

准备好进入另一层境界了吗?这就走吧!

第三部 高手过招——说法像个大人物

欢迎来到猛兽丛林

两只老虎在丛林里匍匐,忽然间狭路相逢,彼此盯着不放。它们纹丝不动。心里算计着,“如果我们开始嘶吼一抓咬一最后扑向对方,谁会赢?谁的生存本事比较大?”

野地的老虎其实和企业丛林(或单身丛林,或社交丛林)里的直立动物没有两样。人类一开始也是彼此打量,互相交谈。在商业世界里,人们笑着说,“你好”、“哈啰”、“嗨,”的时候,心里其实像老虎一样在掂着对方的斤两。

他们看的不是爪子的长度,也不是牙齿有多锐利。他们评断对方是根据一项更有力的生存工具。人类是凭沟通技巧来评价对方,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最初有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光靠直觉,他们晓得:人生中85%的成功与沟通技巧有直接关系。

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雇主在选择员工时,比较重视沟通技巧和心态,至于教育程度、经验和训练,反而是其次。一般人当然也不知道这一点。不过,大家都知道,沟通技巧能帮助人攀登顶峰。因此,人们便懂得在闲谈时仔细观察对方,立刻就能决定谁是猛兽丛林里的强者。

要辨认谁是大人物,不必花多少功夫,只要你弹个老调,讲了一句不够敏锐的话,或做出太过急躁的举动,你就在专业上或个人魅力上被降级了。你可能会损失一笔生意,或错失一段原本可以很珍贵的友谊。只要出现一个愚蠢的行为,就会推倒商业或社交之梯。

这一部分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每次出手准确无误。不论你选择从事哪个领域,以下的沟通技巧都能推你一把,助你攀上高峰。

技巧24 你做哪一行?——万万别问

“你做哪一行啊,嗯?”

只有小角色才会为了摸清对方的底细,一开始就问,“你做哪一行?”小野猫会蹲下身来,颤动胡须,挤鼻弄眼地,脸上明显地写着,“等你一回答,我就暗中评断你一下。”

真正的高手绝对不会开门见山地问,“你做哪一行?”(他们会用更巧妙的方式找到答案。)成熟的人不问这个问题,因而使他们显得更超凡脱俗。他们心想,“毕竟工作又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能抵挡诱惑,不把这个问题问出口,也显示这个人够体贴细心。这些日子以来,各行各业拼命裁员,缩减编制,明目张胆地发问未免惹人尴尬。这种职业问题会惹恼的人不只是“前职已去,现职未明”的人而已。我的某些具有正当职业的朋友,最讨厌别人问他,“你做哪一行?”(其中有一个是替法医验尸的,有一个是查税员。)

高手不问“你做哪一行”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对于这个主题绝口不提,会让别人以为他们是手头优越,生活悠闲的顶级人士。最近我参加优质生活这个团体举办的一个高雅宴会,(他们会邀请我,大概是要找一个工作阶级的样板。)我注意到,宴会上没有一个人问,“你做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