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第92部分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92部分

小说: 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宏身后,太后和皇后被请到了下方的高台,现在这至高之处只有他一人站立,俯视着底下的士兵和人群,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缓缓走下了高台。
        看着天子身后那一点一点展现的红色,人群和帝国的士兵们安静了下来,都是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高台斜坡两侧,各有八名宦官拿着拼接起来的木杆将旗帜随着天子地步伐一点一点放下。
        慢慢地,人们似乎明白了过来,天子身后那席卷而下地红色是帝国那面鲜艳如血的旗帜,方阵里,曹操,孙坚他们地呼吸急促了起来,他们想起了第一次在建章宫见到天子时,天子对他们说的话和他们用一生许下的誓言。
        当刘宏停下时,他身后一面无比巨大的帝旗覆盖住了原来的地图,也许这是几代人也无法完成的伟业,可是这份伟业将从他手里开始,想到这里,刘宏看向了正对自己的帝国参谋方阵。
        曹操,袁绍,吕布他们感觉到了天子的目光,他们都明白刚才那一幕的意义,天子要带领他们建立征服天下的伟业,这将是他们此生最大的荣耀。
        变奏的乐曲声里,刘宏所在两侧的台下,持着悬挂帝旗长幡的依仗队沿着台阶而上,在他们身旁是捧着盛放着帝旗托盘的枢密院总长皇甫规还有臧等人。
        当皇甫规和臧他们这些帝国老一辈的名将们站到天子身后时,十三个方阵里,六支羽林军团的将领们走出了队列,在仪仗队的带领下走上了天子所在的高台。
        看着这一幕的人群,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都是连忙向在一旁维持秩序的帝国士兵询问,才知道这是天子为六支羽林军团授予帝旗,今后在战场上,每一个士兵都要为了这面旗帜奋战到底,直到胜利的那一刻。
        刘宏面色庄重地将六面帝旗一一授予六支羽林军团,然后再次从皇甫规手中接过了一面折好的旗帜,走到了羽林第一军团主将的黄忠面前,将这面龙骧旗帜交给了他,“羽林第一军团是帝国各军团之首,也是朕的亲军,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第一军团绝不负龙骧之名。”黄忠行礼后,接过了天子手中的龙骧旗帜,而羽林第一军团成了整个帝国第一个获得封号的军团。
        在其余五支军团将领羡慕的目光里,黄忠和副将徐荣捧着两面军旗带领他们走下了高台,接着在各自的方阵前升起了军旗,而羽林第一军团的重骑兵方阵前,除了鲜红如血的帝旗外,还生起了一面军团旗帜,黑色的大旗上绘着一条赤色巨龙,整面旗帜都透露着一种凛冽的杀机。
        《破阵乐》的曲声中,前来观看阅兵式的人们几乎都喊哑了喉咙,可是他们却浑然不觉,和帝国的士兵们一起高喊着“天子万岁!帝国万岁!大汉万岁!”直到天子离开,车驾驶入雒阳时,阅兵的郊外,依然有不少人停留着,他们觉得今天所看到的一切足以值得他们向后世子孙夸耀。
        除了驻扎在城内的第一羽林军团,羽林第二至第五军团都是回到了城外的驻地,对他们来说今夜注定难以入眠,但是他们心里却很充实,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们都要不停地训练,同时前往边关驻防,在帝国三十个羽林军团建制完成前,他们要像以前的京师部队一样担负起帝国的边防重任。
        夜晚,细柳营的军官会所里,曹操等一批大风的精英成员聚集在一起,每一个人脸上都脸色凝重,就在刚才天子接到了幽州送来的紧急军报,宇文莫槐遇刺身亡,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有被完全确认,但是对于帝国来说,必须提前做出应对和准备。
        建章宫内,刘宏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北疆的地图,如果宇文莫槐真地死了,那么以檀石槐的能力最多两年,就能让鲜卑再次统一在他的旗下,这个自匈奴冒顿以后最杰出的草原领袖,绝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对于帝国和草原来说,正面交战的话,恐怕除了少数几支鲜卑精锐,没有人是帝队的敌手,但是草原人占据着机动优势,他们居无定所,靠着广袤的草原拥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而帝国则不同,漫长的边境线需要部队驻防,几十万的部队一分散到地方,兵力就显得不足,而草原民族则可以凭借其在马匹数量上的优势,随时集合大军选择进攻点,这是帝国面对草原,采取防御策略时最大的劣势,只有像孝武皇帝时期以骑制骑,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才是有效的方法。
        刘宏曾经调阅过帝国开国初年一些残存的边事竹简,在孝武皇帝以前,单论战力,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时代的帝国士兵也绝对凌驾于匈奴之上,可是分散的兵力使得他们面对匈奴时,往往以一敌十,在匈奴骑兵的机动优势下,才导致战败,而匈奴人所谓的勇武不过是屠杀边地手无寸铁的帝国百姓而已。
        现在可不是以前,刘宏看着北疆地图上鲜卑控制的草原露出了冷笑,他不愿意提前开战,是不想妨碍到帝国经济的发展,可是那不代表他会容许檀石槐统一鲜卑,如果宇文莫槐真地死了,那么他绝对会从来年开始对鲜卑人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与其让鲜卑人来骚扰边境,不如帝国率先出击,削减其战争潜力。转过身,刘宏舒展着身子,拿起了一旁刀架上的军刀,握着龙形刀柄,拔出了透着寒芒的刀锋,看着刀身上映照出的冷冽眼神,刘宏知道这十三年来,自己一直压抑的战斗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十九岁的他现在的实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前世,最近几次和王越以及童渊的比试里,他几乎差点就伤到他们。
        一道刀芒在空中撕裂,刘宏看着被从中分成两半的刀架,回刀入鞘后,走向了寝宫。
        张让看着天子的背影,抹去了额头上的冷汗,最近这几个月,他跟在天子身边,每天都是胆颤心惊的,虽然说天子在人前没什么两样,可是像这样一个人在御书房的时候,那种森冷的杀气让他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正文 一百零四。提前了数年出生的才女啊!
     更新时间:2009…5…13 18:00:07 本章字数:6817
        汉元三七六年,幽州,右北平郡。转    载    自    眺望着城墙外万里无垠的的青色草原,被任命为羽林第十三军团主将的卢植目光凝重,南乌丸已经确认了宇文莫槐的死讯,曾经松动的鲜卑联盟很快将再次统一在檀石槐的狼旗下。
        并州羽林第十二军团驻地,从凉州赶来的原破羌将军段接过了原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的兵权,帝国的军制改革以后,原本的边军也将全部被整编成羽林军团,而率先被编入的就是幽并凉三州的边军,其中年近七旬的张奂从并州被召回了雒阳枢密院。
        段和张奂差不多有七年多没见了,当看到满头白发的张奂不复过去能够利落地上马杀敌的英姿,段忽然有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凉州三明,如今还能带兵打仗的就只剩他一人了,想到人才济济的细柳营,段觉得他和皇甫规,张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张公,一路保重。”雁门关前,前来相送的段看着张奂远去的车驾,低声自语道,他和张奂过往的恩怨在两人见面时就已经烟消云散,当年两人的争执说起来也只是因为各自的用兵手段不同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现在想想还真是可笑。
        段离开了让他成名的凉州,接替他的李膺虽然没有他那般让羌人畏惧,可是他却和傅燮一样,得到了羌人的尊敬。两个信念相同地人开始抚平凉州过往带来的汉羌之间的隔阂,为着凉州地民族融合开始了努力。
        张奂回到雒阳的时候,刘宏也接到了傅燮的奏报。天水以西,在破坏了原本凉州羌人的社会结构以后,帝国的汉化政策正在顺利地进行,三十多万羌人被重新打乱了原有的部落秩序,有近十万人在划定的土地上进行农耕,剩下的人则以牧场形式蓄养牛羊马匹,而汉话,汉服地推行也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
        “凉州已经基本安稳下来。剩下的只是巩固。”放下奏章,刘宏自语着,从座椅里站了起来,现在所要准备的只是和鲜卑人的战争而已。帝国正在他的规划下,在正确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陛下,司马学士求见!”御书房外,张让走了进来,朝起身松筋骨的天子道。
        “让他进来。”刘宏的眉头皱了皱,最近一段时间,他开始让司马防。杨彪这些被他任命成龙渊阁学士的心腹幕僚团开始配合内阁省一起处理政务,虽然他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地独裁体制,可他本人并不想事事躬亲,他所要做的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制度,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制度才是保障一切的根本。
        “陛下,这是太学送来的一份报告。”司马防来禀报的并非国事,而是有关太学的事情,自从太学分科置院所以后。一旦有任何重大事情都是直接呈报龙渊阁,以直接交给天子过目。
        “嗯!”刘宏拿过报告,然后很快就愣住了,太学在他心里一直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看来,体制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生产力,只要生产力到达一定地程度,必然会发生制度改革,只是旧体制必然会阻碍其改革,而现在的帝国正在从原有的豪族社会转向士族社会,一切都充满了可塑性。
        看着报告里那天才的设想,刘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从未在太学或任何地方说过有关蒸汽机地原理。可是现在仅仅不过五年时间,帝国的学者在解放了原有的束缚。====归纳了基础科学以后,就想出了利用蒸汽的想法,这实在是让人震惊。
        看着天子的脸色随着报告不断变化,司马防心里不由紧张了起来,说起来这份报告若不是太学的总祭酒郑玄亲自送来,他是绝不会拿来给天子过目的,什么蒸汽可以用来驱动机械,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那个叫毕岚的太学生简直就是在胡言乱语。
        “张让,派人去太学,招毕岚进宫,立刻!”刘宏合上了报告,看向了一旁地张让,脸上地神情让司马防意外至极。
        “对了,还有把郑玄,黄承彦和郑浑也一起叫进宫来。”就在张让出宫的时候,刘宏再次喊住了他,除了郑玄这个太学总祭酒,黄承彦和郑浑是太学里对于机械研究最顶尖地两人,虽然那个毕岚只是提出了蒸汽作为动力的构想,可是刘宏却决定不管投入多少经费,哪怕是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只要他活着,就会让这个研究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帝国的学者独立思考到的伟大构想。
        太学里,刚在总祭酒郑玄的吩咐下,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研究室的毕岚正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将自己的设想转化为现实,当初他因为看到煮水的陶罐盖子被煮沸的水汽掀翻,不知道就怎么开始去想为什么那看上去虚无缥缈的水汽能把分量不轻的陶罐盖子给掀翻,然后就仿佛着了魔一样开始研究起来,最后更是写了那份报告给了总祭酒,不过毕岚没有想到他的报告因为被郑玄这个总祭酒认为很有趣而亲自送去了建章宫,而他的命运也从天子看到这份报告而改变。
        建章宫外,刚刚登车打算回太学的郑玄被急忙赶来的张让给拦了下来,“郑祭酒,陛下召见。”张让看着从车上下来的郑玄,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服侍天子那么久,他还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