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也掩护了他们自己。
赵兴这时已经进入战场中心。前方战斗的情景他这里见不到。只能依据炮声来判断。炮声起初很密。渐渐稀疏。而后手雷的爆炸声响成一片。也渐渐稀疏。此时。第五舰队已经深深的进入海峡口。第九、第十舰队正在快速驶往海峡口。站在赵兴的位置。这时往海峡口望去。印度人的船只已经看不到了。触目所及。前方全是宋军的战船。
海战中旗舰一般不参加战斗。它参加第一轮炮击。为的是让自己亲身观察战场的情景。以便在后续的战斗中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在后续的战斗中。若旗舰自己赤膊上阵了。这意味着整支舰队离覆灭不远。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其他的兵可派。或者战场已经无需他指挥调动。只好自己赤膊上阵。
赵兴的舰船在第一轮炮击后。就退到舰队中央。此时。保护他的是第四舰队。这是一支拥有两艘甲级炮舰。十一艘丙级快帆船的快速舰队。他们快速的驰骋在赵兴战船两边。同时向赵兴转达着其余各舰队的情况:
“第五分舰队进展顺利。救援人员已经登上我军受损舰只……”
“第九分舰队进入战场。士兵们已经开火了……”
“印度人已经开始后退。独木舟开始退去……”
“驻辇主力战舰出现了。很高大。第五舰队已经接火……”
不久。一艘联络船送来了受伤战舰的残余士兵。在这些残余士兵登上赵兴战舰的时候。海面上响起了两声巨响。这是为了清理航道。宋军开始炸舰。炸毁了那两条受伤的战船。
那些登舰的宋兵默默凝望爆炸声响起处。只见滚滚的黑烟中。两艘战舰自舱内窜起一股巨大的火焰。那庞大的舰身似乎在海面上顿了顿。留恋的望了一眼这个世界。而后。一团更大的火焰窜起。整个舰身膨胀。而后。更多的爆炸声一个接一个。爆炸掀起的浓烟笼罩海面。等浓烟散尽。那两艘曾经战斗不屈的战舰已经从海面上消息。只有一根桅杆孤零零的停留在海面上。在巨大的漩涡中。它倔强的。一点一点的下沉。
海军士兵跟陆军士兵不一样。陆军士兵因为经常调防。所以对自己的营盘感情不深。而海上生活孤寂。水兵们以船为家。船是他们的安全港、避风塘。战舰的沉没让宋军士兵嚎啕大哭。有几个士兵还跪下来。冲着战舰沉没的区域磕头祷告。
送上来的士兵个个带伤。其中的重伤员已经送往第十一分舰队。那里是医护监督。所以。能够登上赵兴旗舰的多数是些轻伤员。等他们情绪发泄完。赵兴叫过来询问。陈不群顺势接过了战场指挥权。
“战斗是怎么发生的?说一说当时的情况”。赵兴问。
两艘战舰的舰长都已经阵亡。在场职位最高的军官是大副。那名大副上前回答:“太尉。我们在海峡口稍稍停留。而后派出并级战舰先行进入峡口。原本海面上一艘船也没有。可等我们的旗舰进入后。仿佛突然之间。数也数不清的战船冒了出来。他们像玩命一样向我们扑来。数量实在太多。我们只好边打边撤。退到了海峡口。丙级战舰速度快。已经冲到我们前面。督率以为放他们出海峡对我军不利。所以就下锚堵在海峡口……
敌人的船太多。我们的大炮轰不甚轰。这一炮过去。即使轰不上敌船。掀起的小浪也能掀翻两三艘小舟。但我们只有四十多门炮。而敌人足足好几千。即使落水的敌兵。也不逃。他们在海里向我们游。用刀剑撬我们的船板……
后来。有一些敌兵靠的太近了。进入了我们的射击死角。起先。我们的战船仗着身躯庞大。海中的人无法攀爬。所以不管不顾。继续堵在海峡口。没想到。敌人竟然能沿着光滑的舰身攀爬上来。后来爬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并从我们船上搁下了绳索。垂在舰身边……
也不知道敌人哪来那么多人。我们两艘船足足杀了上千人。可敌人还是源源不断。我们的枪管打烫了。刀剑砍折了。只好退入底舱。借助舱口抵抗。后来敌人就放起了火。不停的向我们的底舱狂攻。舰长阵亡在甲板。水手长阵亡在炮舱。我们退入了卧舱。而后卧舱失守。我们再下一层。退往了火药舱……接着。兄弟们就来了。驻辇人坚持不住。开始跳海逃生。”
攀爬。这次驻辇人的获胜。一个是仗着庞大的数量。另一个仗着自己罕见的攀爬能力。
说起来。印度人爬树的本领那是天生的绝活。赵兴记的热带许多橡胶树高达十几米。树干光秃秃的。但印度人却能不依靠任何工具爬上橡胶树的顶端。摘下橡胶来。
估计宋军是大意了。见到印度人的蚂蚁小船。想着自己的甲板高出水面两三丈。在海中无处借力。那些印度人一定对他们庞大的舰身无计可施。没想到那群印度人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攀上了陡峭而光滑的舰身。
赵兴招手叫过来一名参谋。把自己刚才想到的复述出来。命令这名参谋记下。并发布给全军。提醒全军注意。而后他和颜悦色的安慰那名大副:“这不怪你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们也是没想到。这世界竟然有如此擅于爬树的人种存在。不过。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们吃了点小亏。只不过损失了两艘战舰。敌人下次还能故技重施吗。”
赵兴接着又夸奖两名阵亡的舰长:“不错。不愧是我的学生。他们做的很对。我军处在海峡外。可以随时展开阵型。而将敌人堵在海峡口。却让他们庞大的数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便于我们依次释放火力。向两位舰长致敬吧。我们这次胜利。多亏了他们的英勇。多亏了他们的当机立断。”
陈不群接着插嘴:“老师。这注辇国哪来的那么多人?我上次也是吃了他们一个大亏。他们那庞大的数量。想一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此时。宋军的各个舰队依次进入海峡。根据前方传来的战斗结果。朱罗人的主力战舰虽然在身躯庞大上不逊于宋军战船。但他们的船头是方形的。转舵极其笨拙。船头尖尖的宋军战船则灵活的围在朱罗主力战舰左右。用火炮痛殴朱罗国的人。而朱罗国对宋军的反击手段贫乏。无非就是古老的接舷战与投石炮。
根据前方传来的战报。宋军一上来就用火炮轰断了几艘战船的桅杆。那即使战船随后只能随波逐流。结果处于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的步。让宋军小船围住了痛殴……
这场战事已经没陈不群啥事。所以他有闲工夫聊天。赵兴也有闲心跟他闲扯。他望着斯里兰卡小岛。慢悠悠的说:“我们上次去非洲。只是路过这片海域。所以我也不太清楚那里的情况。但我知道这个的方作物生长的速度非常快。粮食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因为天气炎热。这里的人成熟也早。别的的方。妇女十三四岁才能生育。据说这里妇女九岁就能生育。
因为物产丰富。从不愁缺乏食物。所以这里的人也特别能生…………你想。别的的方生养一代人。一个周期是三十年。十五年成长。而后生育。到下一代成长。能生育了又是十五年。这里的人只需要二十年。新生育的那一代便又可以生育了。所以这里的人口数量简直恐怖。”
赵兴并不知道。在其后斯里兰卡统一后。这里的国王开始修筑水库。开发农田。使斯里兰卡这片土的在其后五百年间被誉为“亚洲粮仓”。它所产的粮食占整个亚洲粮产量的70%。不仅养育了印度次大陆。还通过欧洲殖民者。养育了半个欧洲。
斯里兰卡的形平整。唯有北部有少量的山丘。整个岛上大部分都适合开垦为农田。这里雨水充沛。稻谷一年几熟。农民们甚至无需耕作。无需播种。仅仅麦穗中散落的谷粒就可以在收割后长出一片新麦田。当然。当的也无需施肥。农田产量已经高的骇人听闻。
说话功夫。战船开始移动。此时。又轮到第三舰队进入战斗位置。听说对方出动了主力战舰。赵兴的军队开始动用这时代大威力武器。士兵们在甲板上架起了炭炉。扯动风箱。烧红炮弹。准备给予朱罗国毁灭性打击。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3章 狮子山上的钟声
更新时间:2009…8…22 19:19:34 本章字数:7190
等第三舰队加入战斗。海战基本上已经没有悬念。缺乏有效远程攻击武器的朱罗国人面对通红的炮弹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甲板上堆满的燃烧物。原本用来对宋兵纵火。现在变成了对自己烧烤。通红的铁球落在甲板上。跳动之间。已经将数处易燃物引燃。不久。大多数注辇国的战船成了一只只火炬。海面上全是跳船逃生的注辇国士兵。宋军火枪手则站立在船舷边。对他们进行冷酷无情的射击。
挟大胜之威。宋军战舰进入贾夫纳时。已经没有敢抬头仰望宋军士兵的人。而随着宋军商船赶到的三佛齐船队则显得跃跃欲试。他们频频怂恿宋商。挺进对面的注辇国大陆。宋商犹豫不定。赵兴毫不干涉。指挥士兵开始在贾夫纳修建城池与驻军。
脚下踩着这片肥沃的土地。陈不群依然为当地那庞大的人口基数而感到胆战心惊。他布置好了严密的防护。下令禁止百人队以下的士兵单独行动。赵兴却不以为然。他用马鞭敲着雪亮的鲸鱼皮靴。语气轻松的说:“别担心。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唯有屠杀。征服这片土地无需大部队。只要二百人也就够了。”
赵兴说的是事实。他仿佛记得法国征服越南用了二百人。而西班牙人皮萨罗征服北美大陆还不到二百人。记得葡萄牙人当初征服这片土地。也就是一百出头的士兵就达到了目的。
现在。或许注辇国还没有因为持续不断的内部冲突陷入衰落。或许这个时代正是驻辇国最鼎盛地时期。但对于奴隶制政权来说。一场单方面倒的大胜。已经足以震撼对方。他现在所做的只剩下驱逐。以保证自己的统治继续存在。
赵兴不知道斯里兰卡的被征服史。他说这话是从当地人的表情做出的判断。当宋军进入贾夫纳的时候。当地人的表情是恐惧而无奈。但等待后续地宋商进入时。当地人的表情一跃而成为顺从而欣喜。
这个时代。宋商的脚步遍于天下。即使在贾夫纳这样闭塞的地方。当地土人也听说过宋商地富足。以前贾夫纳冲突频繁。宋商不敢涉足。现在。宋军借着大胜之威。并以北方呼鲁纳王国的名义。在贾夫纳地区划地自治。宣布该地归于大宋管理。当地土人知道宋商的富足。也知道海上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而宋商的君子风度他们也早有耳闻。于是便心悦诚服地去除了抵抗意识。准备安心享受宋商带来的利益。
他们没想到。接下来。宋军派出地是捕农队。开始有计划的捕捉人手。以帮助宋商建立港口。建立村落的名义。将他们迁移到宋船上。而后。一船一船的奴隶转运往大宋国内。等当地人清醒过来。人口已经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
然而。他们的灾难并没有终止。贾夫纳港口。刚刚建好的石屋内。宋商与宋军官正指着地图。开始刮分他们地土地。
陈不群是这场分赃大会的主持者。他提笔在贾夫纳半岛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粗枝大叶的说:“这片土地大约十万亩左右。广州蕃人行此战出资一百万贯。这片土地归你们了。”
蕃人首领福克纳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不不不。我们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