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茶叶的生产实在是麻烦的很,王静辉听过制茶工匠叙述的制茶工艺后,心中暗自想到:“怪不得朱元璋当年看到龙凤团茶的价格后,就开始不选龙凤团茶作为贡品了,改由大力推行炒制加工茶叶,这制作工序又是蒸青。又是研磨地,这么复杂,成本也就跟着往上升啊!况且这么高的成本和复杂工序做出来的茶叶实在是让王静辉喝不下去,茶香味都在蒸青、榨汁的过程损耗殆尽了,哪来的茶香?”
王静辉把手炒茶叶的制作大致方法告诉制茶工匠,希望他能够试试。他不指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大宋现有地制茶方法。但至少也要让自己明年喝上手炒茶叶,他可是不能再忍受蒸青茶饼的折磨了。对于晒盐他可是一窃不通,但也知道通过日光暴晒逐步增加其含盐浓度的道理。现在煮盐工艺用的燃料不是煤炭就是木材,这可是让他心痛的很,用煤炭也就罢了,大量砍伐木材虽然在淮河流域不会有变成沙漠的危险,但弄出个泥石流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他还专门从府库中拨出一部分专款用来建盐田。
对于榨油王静辉可是熟悉的很,在原先那个时空中,部队驻地附近的村民中就还有用古老的木楔榨油法生产食用油,部队的那几个高手曾经用千斤顶改造过一个简易榨油机,效果还不错。他画了一张液压榨油机的示意简图,让工匠按图打造零件,至于液压油是件比较难办的事情,不过好在现在已经有矿物油了,正好拿来做替代品。
由于橡胶树现在还在南美的丛林里,密封是个大问题,好在这个时代的工匠已经有了许多密封的方法,虽然不如橡胶圈密封效果好,但也总胜于无,经过组装后,一台小型液压榨油机便在知州府中诞生了。楚州盛产油菜籽,搞来现成的油菜籽后,王静辉便让榨油师傅,按照他们的工艺先将油菜籽蒸后装进小草包中,一个一个小草包摞在榨油机的两个铁盘中间,王静辉手持小把手一个人在那里一上一下的摇动液压把手,一流流清亮的菜籽油便从草包中渗出流进下面装油的桶中,不一会儿便榨出了一桶菜籽油。
旁边的众人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便可以这么快的榨出一桶油,这可比榨油作坊中五六个一班轮番倒的撞击木楔榨油的速度快多了,看王静辉的表情一点也不吃力,这样的榨油效率让所有的人都很吃惊。王静辉心中也暗自叹息道:直到二十一世纪中国一些落后的山区还在使用这个时代的榨油工艺,这到底是算怎么一回事?
榨油机算是发明出来了,但到底怎么用才能使这个新玩意儿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利益,便摆在了王静辉的面前。这个时代可没有知识版权这一说,除了苏偶像他们少数几个顶尖文人有出版商人主动奉上金钱来出版他们的作品外。其他文人只要能够出书便是天大地荣耀了。连文化出版业都是如此。这榨油机地专利更是如此了,好在王静辉在做榨油机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儿。把图纸上地零件都分批在不同的地方来订做,不然今天在这里演示的新式榨油技术,明天满大街都是这东西了。
王静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厢军,厢军中有许多老弱病残。液压榨油机操作榨油不像木楔式榨油方法那样耗费劳力,需要地人不用非要是青壮年,年纪大点也没有关系。这榨油机可以让厢军中失去作战能力的士兵来组成榨油作坊,况且液压式榨油机的制作技术也可以让他们来负责打造,这样又可以分流一部分人,两者加在一起虽然不多,但能挣钱的厢军和只会花钱的厢军两者一进一出也是条出路,效果不大但可以演示给朝中的大员们看看,这为以后王静辉把这些厢军变成邮差、筑路工人、开荒工人先做个铺垫。
不过只允许厢军来使用这项技术,无疑是对楚州当地原有的榨油作坊来说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这些老旧的木楔式榨油作坊非要被厢军的液压榨油作坊都给挤垮了不可,这对楚州政府财政做出相当贡献地榨油业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样杀鸡取卵的事情,王静辉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还是两手一起下吧!”王静辉心中默默说道。对原油的当地榨油作坊采取招标购买的方式,液压式榨油机由厢军成立的制造工厂来提供,这样既不会损害当地的榨油“工业”,也还能有份额外的收入供自己去开展别地事情,只不过厢军的榨油作坊的规模可就要缩小了。
五天后。楚州境内重要的榨油作坊的老板都齐会知州府衙,由王静辉亲自演示了液压榨油机的效率后,说道:“各位榨油作坊地老板和掌柜,这种新式榨油机是由本官刚刚发明的,你们刚才也看到了,这么一台小榨油机就是一个妇孺也可以操作。其效率可比你们现在所使用的木楔榨油机可强多了。本官也不绕弯子了:各位老板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便可以向厢军新成立的作坊购买,便可以得到这种榨油机。即便你不购买这种榨油机,厢军也可以成立作坊,让淘汰的老弱病残来成立榨油作坊榨油,这样便损害了各位老板的利益了,所以今天本官请大家来便是商量一下怎么才能算是‘合则两利’的方法,各位说说吧!”
液压榨油机的威力早就在几天前由那些榨油师傅宣传出去了,那些老板听说后无疑对这个新家伙视如洪水猛兽:只要这个知州一声令下,便可以让他们的榨油作坊完蛋,不过好在他们也知道王静辉既然叫他们去,本身就不愿意把他们赶尽杀绝,就看自己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
现在楚州上下只要是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都知道驸马王静辉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在汴都商界的一些传奇事迹早就传到这些人的耳朵里了,现在弄出这么一个液压榨油机,和他当年创建大宋印刷行业的巨兽商务印书馆如出一辙,人家一个印刷作坊便把江浙的印刷大豪们给挤出了长江以北的市场,好在宰辅韩琦干预,否则那些印刷巨头可能就没有活路了。不过好在他现在在楚州就职,否则很难想象他是否会用这东西再创出一个什么作坊来抢自己的饭碗。
众位商贾这次是被王静辉拿住了要害,所以便唯唯诺诺表示按照知州大人的意思来办。王静辉心中也对这些商贾感到有些悲哀,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比较公平的解决方案:在座的各位商家每个月向州府固定缴纳一百贯,成立楚州榨油联合商会,商会除了要协调会员商家之间的矛盾事宜,并且对所使用的液压榨油机进行保密。
这个条件对于参加会议的商贾来说并不苛刻,每月一百贯的会费并不贵,有液压榨油机这个榨油利器,只要有充足的油料作物,一年四季不断生产,其利润可要胜过用传统方式榨油百倍,相比这眼前可以期待的利润,这一百贯的会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于保护自己的榨油秘密,那肯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然自己岂不是白交这会费了,往后的利润也会被摊薄,这样的傻事他们可不会去做。
见到所有的商家脸上的表情都好看起来,王静辉的心中也松了口气,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了,至于保护液压榨油机的秘密,他并不认为有什么错,毕竟这样的技术不想活字印刷术那样影响广泛,保密措施同样也可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
第一第九十一章 厢兵
“哈哈……驸马还真有意思!”英宗赵曙在琼林苑中看着王静辉刚刚寄回那封关于榨油机发明处理方法的说明后,乐得哈哈大笑,旁边站立着颍王赵顼和宰辅韩琦等人。
看过王静辉的定期汇报后,宰辅韩琦也不禁苦笑的摇摇头:这哪是出自状元郎的手笔?通篇都是流水帐嘛!不过这篇看似是学龄儿童所作的来信中间,韩琦还是非常清楚的把握到了义子王静辉想要说出来的问题:改制厢军!
一想到这个问题,韩琦的心中既是激动又是担心。激动是因为厢兵虽然单人支出比禁军少,但集腋成裘已成为困扰大宋发展的一个重要路障,如果能够解决,哪怕是减轻一部分厢军的负担,那对于大宋现在糟糕的财政也是有莫大的帮助的。不过韩琦在激动的同时也为王静辉感到十分的担心,毕竟厢军是属于枢密院军队的范畴,他虽然挂着楚州厢军正印,可以指派厢军来修整堤坝,但如果对厢军进行改组,那就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要知道他同时也是驸马的身份,插手军权,那可是件令人非常忌讳的事情。
宰辅韩琦在旁边左右思量了一番后说道:“圣上,驸马在楚州治理水利现在已经完工,估计其功效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面逐渐显现出来,以后淮水当只会有利无害矣!驸马来信虽然有些可笑,但其中也颇为值得玩味三分。”
英宗赵曙听后知道韩琦又在夸奖驸马了,心中也是高兴,不过仔细一回味韩琦似乎还有话要说。便说道:“韩公。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吧!驸马不仅是我的女婿,同样也是你的儿子。咱们两家是亲家,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宰辅韩琦听了这番话后,心中也是得意自己当初果断认下王静辉这个义子地决定,王静辉虽然当了驸马不可能做到他这样地官阶。但毕竟是皇亲国戚,照现在王静辉的发展势头来看,其影响力在数十年后恐怕将会不比他低,有这么一个靠山给儿孙辈,那今后自己作古后他们也好有王静辉来照应着,毕竟这种香火情还是有地。
韩琦说道:“圣上,臣观驸马信中不仅是在讲些趣事,他是在需求当初所说‘给厢军找条活路’。圣上你看在信中驸马也曾说明这次建立生产榨油机关和榨油作坊的都是厢军中的老弱病残,这些人打仗用不上,空耗国家财力。如果如驸马当初所言能够给这些人找出一条活路,让其自力更生甚至是为国家盈利,这确实是意见利国利民的好事!像这样厢军地中老弱病残多得数不胜数,虽然这次驸马成立两个作坊安置不了多少人,但这终究是第一步,臣观驸马信中所述内容,可知驸马心中可能已经有了安置更多厢军的方法,不过是因为驸马生性谨慎不肯过早的拿出来给圣上看罢了!”
厢兵。这是太祖皇帝赵匡胤相当得意的一项设计,当初太祖曾经与赵普等人商讨“可以为百代之利者”,赵普等人设计了很多主意,但太祖并不是十分满意,最后太祖皇帝认为只有养兵一法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太祖曾经得意的说道:“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灾年的时候将饥民招入军队,可以避免灾民作乱;正常年份即便是有军队作乱,百姓也不会参加。于是,建立了有国家财政养兵的募兵制度。
太祖皇帝赵匡胤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当初他设计的这一得意之作,到了百年后居然成为大宋三大弊政之一,这套制度短期看起来效果确实不错,不过时间一长则变成一塌糊涂。这些百姓一旦应募为兵,便被输入官府的军籍,行不得经商,居不得为农,生老病死均不能脱籍为民,妻子儿女都要仰仗官府。太祖赵匡胤刚刚实行这种制度的时候,全国禁军厢军不过三十七万,太宗便涨到了六十六万,真宗变成了九十一万,到了英宗赵曙这一代更是达到了令人仰望地一百四十万!
大宋人口不过一个亿,却有着令人震惊的一百四十万军人,要知道即便在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