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神探-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他又想揍她,又想抱她,一方面他对她的来历充满着怀疑,一方面心里又有个奇怪的声音在提醒着他:这个女人绝不能让给伊贺音!
按着任倚婕的方法,他命令伍飞立即赶去赵府,查明赵大人的床下是否曾经有过血迹。傍晚时分,伍飞回来复命,证实了任倚婕的推理,床下确实发现了血迹,这也证明了当日凶手就是藏匿在床下,而自己明明与凶手几乎擦肩而过,却混然未觉。
有些懊恼,有些沮丧,堂堂的大理寺少卿居然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更可恶的是这个错误还是被一个小丫头发现。他恨得牙痒,发誓无论如何他都要把凶手缉捕归案,以雪今日之耻。
如今,根据自己的分析以及任倚婕的推理,吴王的幼子李璄做案嫌疑最大。可是要缉捕他并不容易,因为他已经失踪了七年,从一个十岁的孩子成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没有人见过他的容貌。他此刻的身份除了狱中宁死不招的赵禄,也根本无人而知。要找他似乎没有任何线索。
这时,任倚婕又给他出了个主意。'bookid=1966109;bookname=《无宅不斗》'
上部:迷雾重重 第三十五章:寻找李璄
一日后,长安城沸腾了,大街小巷贴满了一则告示,上面是这么写的:
“因吴王府旧址近日闹鬼,特令围禁,无关人等不得靠近!另招募十六至二十岁之青壮年十人,以助大理寺日夜看守吴王府。每日工钱十贯,直至大理寺查明真相止。”
老百姓们一边看着,一边议论纷纷。有胆小怕事的,说:“这闹鬼谁还敢去啊?总不能为了十贯钱,把命给搭上啊!”。也有胆大的,说:“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几个小鬼算个鸟,这有钱赚的好事不去的是傻瓜!”。还有一些谨慎小心的,说:“吴王已逝七年了,从未听说吴王府有闹鬼一事,此事怕别有内情。”更有喜欢八卦的,说:“一定是当年吴王死有不甘,如今化作厉鬼回来索命了”……
一时间,这则告示传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而领着告示到大理寺的应征者,却是并不多,一上午只来了六人。看来古代人对于这些邪门的事,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任倚婕与盛宣煜并肩站着,从议事厅的窗户内向外望去,对于每一个前来应征的人,都是细细打量。
“你的方法能行吗?”盛宣煜望着那六个应征者,总感觉一个个都不像,心里便有些没底。
而任倚婕似乎比他轻松多了,说:“能不能行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我是李璄,我又正好在长安,我就一定会来。因为吴王府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只要是人都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如今这里突然传出闹鬼,那么我一定会很好奇,同时我可能也会期盼着吴王,或者吴王妃的鬼魂真的回来了。闹鬼只能吓住寻常百姓,但绝不会让李璄退缩。”
“可他难道就不怕来大理寺被人认出来?”
“不会怕的。从赵禄的口中就可以听出,他来长安有一段时间了,赵大人也显然是刚刚知道不久。那么这说明他在长安一定过得很安全,没有人认识他就是当年那个失踪的孩子。且不说这案子已经过去七年了,早就被人遗忘,就算是他想到可能这是个陷阱,他也会来。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他的胆量,他敢回到长安,还敢联络像赵禄这样的吴王旧部,甚至不惜杀了赵大人,弄出这么大动静,他不仅胆大,而且必有所图。”
“嗯!”盛宣煜点了点头,心里对她的分析基本认同,想了想,又说,“但如果我是李璄,我不会亲自来。既然连赵禄这样的旧部都找了,也表示其他旧部早联系过了。大可以叫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心腹过来应征,不是照样可以探知吴王府秘密,还更安全。”
“不会!他一定会亲自来!”任倚婕很果断地摇了摇头,目光中流露出一种坚定的自信
“为何不会?”
“直觉!”是的,她的直觉一直很准。在21世纪,她所攻克的所有数学难题,都和最初的直觉分不开。而她的父亲也曾经跟她说过,遇到任何看起来一时理不清的事情时,就要相信自己最初的直觉。人的直觉往往是探寻真相最直接的东西。
盛宣煜有些不服,还想反驳两句,这时听到大门外有人争吵的声音。眉微蹙,对着任倚婕说:“我出去看看!”
“我也去!”她冲他一笑,冲在他的前面,抢先跑了出去。
微叹,盛宣煜无奈地翻了翻白眼,自己真是糊涂,有热闹看,这死丫头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大门外,两个守卫还在愤愤不平,其中一个湿漉漉的,好不狼狈。见盛宣煜出来,二人立即拱手行礼,齐声喊了一声:“盛大人!”
“何事喧哗?”
“回大人,”那个浑身湿透的守卫说道,“刚才有一刁民想来应征吴王府看守,属下见他年逾四十,又有腿疾,行动不便,便好心劝他离去,不料他突然发刁,辱骂属下,还朝属下泼了一瓶水。”
“他朝你泼水?这是为何?”盛宣煜奇道。
“属下也不明白。想来是属下阻止他入内,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呗。”
“不,他这是警告!”任倚婕突然面色沉重地说,“那人现在哪里?”
“已经被我们赶走了!”另一个守卫说。
任倚婕急匆匆地跑到街上,左右寻视着,可是街上的行人中没有一个有可疑。
“那人长什么样?”她焦急地继续问。
“七尺来高,浓眉细眸,着灰色麻衣,也没什么特别的。对了,他的腿跛,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这人会是谁呢?任倚婕的心里犯疑了,难道是自己的直觉错误了?李璄他没有自己亲自来,而真的像盛宣煜所分析的,派了其他人来?
盛宣煜望着陷入沉思的她,也不去打搅,而是继续向那两个侍卫询问详情。原来那名侍卫在阻止那人入内时,刻意讥讽了他的腿,于是那人才发飙,朝他泼水。整件事听来,似乎只是一件寻常的纠纷,可为什么这丫头要说泼水是警告呢?
回到议事厅,任倚婕的神色仍然很沉重,仿佛那人的事绝不是一件偶然事件。于是,他忍不住问:“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为何要说那人的泼水是警告?”
任倚婕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朝门外又望了一眼,说:“你觉得那人会是李璄吗?”
“呵呵!这怎么可能?”盛宣煜立即否定,说,“你没听侍卫说,那人年逾四十,而李璄只是一个十七岁的毛孩子,怎么可能会是他呢?好吧,就算他是易了容来应征,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他的容貌根本无人认得,他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吗?而且他易成四十来岁的样子,也不符合我们招募的要求,他的目的也不会达到啊!”
“这么说来,是我想错了!”
“那是当然,不要以为你什么都是对的!你是个凡人,不是神仙,你也会出错的。”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损她一下,他觉得特别通气,又说,“比如刚才,你说泼水是警告,可我怎么看都不觉得水有什么好威胁的,你是不是故弄玄虚啊!”
若在平时,他这么损她,她非得竖起浑身的刺,与他打一仗嘴仗不可,可今日她却失了兴致。心底的一个巨大疑团困绕着她,让她愁眉不展。
“盛大人,我怀疑……有一个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也来了这里!”'bookid=1966109;bookname=《无宅不斗》'
上部:迷雾重重 第三十六章:不堪回忆
这一日,李璄终究是没有出现,虽然下午又陆续来了八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应征,但都没有任何可能会是李璄的特征。任倚婕被那个奇怪跛足之人困扰了,太多的思绪杂乱无章地堆积在脑中,剪不断也理不清。不知为何,她总有种预感今日之事不是一个巧合,那个跛足之人一定与吴王府有关。
夜悄悄地来临,明月躲在乌云后久久不肯出来。黑暗笼罩着整个长安,让人有种被被子蒙住的窒息感受,恨不得一把掀开,瞧个究竟。
此时的大理寺静悄悄的,大多数的衙役已回家休息,只留守了三四个值夜守卫在那里巡逻着。
自从长孙别院回来后,盛宣煜便再也没有和任倚婕睡在一个屋里了。也许是心里残留了一些那一晚的疙瘩,又或许是他再不担心她会逃跑了,总之,此时的她孤身一人独处在屋内,辗转反侧。
起身,燃起油灯,她从抽屉里又拿出了那块在赵大人床底下发现的碎布,轻轻地揉捏着。思绪也在这个时汇集到一个交点。
上次的燃烧实验,证明了这块碎布的成分是涤纶仿真丝面料,这是一个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东西。那么它出现了,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它的主人也是和她一样,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
今日那名跛足之人向守卫泼水,这样子的事在古代当然没什么,可如果放在21世纪,那绝对是一种很严厉的警告。因为这是在暗示你,今日泼你的是水,而明日就可能是浓硫酸。那么今日这人究竟是不是21世纪的人呢?她不得而知。
如果凶手不是李璄,而是一个和她一样的21世纪闯入者,那么他又为什么要杀了赵大人呢?而赵禄又为什么要为了他而宁死不屈呢?难道这名现代人与吴王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切的迷团如烈火灼烧着她固有的常识。穿越,这是一个超越科学的现象,她至今都还没有明白自己是怎么穿越的。思绪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时代。
在21世纪,她是杭州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在读学生,父亲任树坚是杭州市公安局刑侦科重案组组长,母亲是一名数学教师,只可惜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车祸去世了。
从小,父亲便把她当男孩子一样地培养,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在七岁那年让她开始学习空手道。练习空手道非常地辛苦,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根本就坚持不下来。很多和她一起进去学习的孩子都在半年后陆续不来上课了,可是她一学就是十年,每周去三个晚上,未从间断过。
其间,她也哭过闹过,吵着要放弃,可是父亲的严厉让她不得不早早地收起小孩子的任性。曾几何时,她也恨过父亲,觉得他不近人情,可是当她经历艰辛从白带考到黑带时,她突然发现空手道带给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强壮与灵活,更教会了她遇难则进,永不言败的精神。
除了空手道,父亲还用一种奇特的方法训练她的记忆力。那时,父亲总喜欢买些拼图游戏送给她,让她先看全图,然后在半小时之内记住所有的细节,接着,将图收起,让她凭着记忆将那些零零碎碎的小纸块拼接起来,最后完成一张完整的图。
一开始她总是完成不了,可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训练下,小小年纪的她便养成了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这能力让她在学校的成绩也是一日千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她当成了天才。
与此同时,父亲还会在闲瑕时与她探讨一些案件。身为重案组组长的任树坚,从未因为自己的女儿还是个小孩子而小视她。有时遇到疑难案件时,他会把她当成年人一样,坐下来共同探讨。当然公安部有规定,在案件未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