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也有花开花谢-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小易,和他不在一个班,却因为每天在一起练习,而生出了不一样的情愫。他从来没见过谁吃自己碗里的饭,那个高傲的小丫头,平时说话每次都要甩甩头发,手里总要举着小食品的女孩,轻轻的驻进他的心里。
他希望自己,最好早点忘掉这一切。他没有资格去爱通宝县城里的任何姑娘。
两个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男女,就算是当初爱的炽烈,又怎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王奉林和他老婆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家以前就是战争不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节:邻家有女初长成
家里种的除了水稻,只有旱田里的那些蔬菜。蔬菜地里,也有高粱,一到收获的季节,细细的高粱杆就顶着头上那朵高粱穗,独自美着。打下来的高粱,算做主食,和大米白面一样食用。
白面总是吃的很少。这里不盛产小麦。闻丽英从来不知道小麦是长的什么样。
王奉林是县剧团的顶梁柱演员。他家也住在八碗窑,可二队不分给他土地。他本就不是八碗窑的户口。他们家有菜园子,王奉林的老婆是八碗窑的女人。只因长得特别特别漂亮,就成了王奉林当年追求的对象,后来成了他的老婆。
可漂亮有什么用。她没有工作,八碗窑的女人,结了婚,就更没有出息了。整天屋里屋外操持家务,然后生一堆孩子。王奉林的老婆喜凤给王奉林生了三个孩子。两女一男。男孩是老小,等到生了男孩,才在子宫里上了环,从此算是再不要了。
八碗窑的女人要是能干点,就会在门前的小院子里种上青菜和苞米。再能干点,就会养几头猪。赶到年前,杀个年猪也是好的。
王奉林家没有水稻地,主粮却不缺。不仅有大米也有白面。而隔壁闻家就不同了,一到秋季,闻铁力就把家里的水稻码在储藏室里,也就是小宝的房间里。看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稻子,他就觉得特别踏实,一冬加上春天的口粮就都有了。他家却是没有白面的。
王奉林家的面吃不完,就拿来和闻铁力换。五十斤换五十斤,谁也不吃亏。每年,闻铁力都要和王奉林家换上两次。白面在八碗窑人的心里,是上等粮食。
头一天,王奉林来跟闻铁力换了一袋大米回去。当时看到闻丽英在看书。小丫头长高了,该凹该凸的地方已经有模有样。这让王奉林心生欢喜。禁不住第二天又找了借口转到闻家。
“你爸妈呢。”
“他们去菜地了。叔找他们有事?”
“没有,今天没什么事,过来坐坐。怎么不上学了?”
“不上了。”
“怎么不上呢,考个中专也比在家里强啊。”
“我大哥结婚,欠下那么多债,二哥也要结婚,家里也没有太多钱供我上学。”
“不上也行。没想找点什么事儿做?”
闻丽英不免看了一眼王奉林:“想啊。可是八碗窑这也没什么可可做的啊。”
“去县城。”
“去县城?县城我家又没有亲戚,我谁都不认识。”
“不是有我吗?”
“有你?”
“对啊。我在县剧团,看能不能在剧团给你找点活干。”
“真的啊?”
“真的啊。难道还有假?我说的是真的。你等我信儿。”
“那太谢谢王叔了。”闻丽英每天无所事事,就把以前学过的
语文数学书拿过来无休止地翻过来掉过去的看。只要带字的书,她都喜欢。总比一个人傻坐着强。
爹妈不许她跟着下地。他们觉得自己唯一的女儿是金枝玉叶,总有一天,会离开八碗窑,去过上流社会的生活。通宝县城人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就是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们有楼房住,有自来水,冬天上厕所不用到外面,省了冻屁股。
他们相信自己的女儿,不单单是凭了姿色,她打小就被说成是有福相的。女儿那双白嫩的手,在哪个邻居眼里不是将来有福气的象征?他们不让她去地里握锄把,那样会把手握糙的。脸吹黑了,手糙了,将来还怎么嫁好男人。他们不许她干农活。
他们只许她待在家里,给父母做个饭就好。他们回来有口热乎饭吃,就心满意足了。这让从小长在八碗窑的闻丽英,从离开学校以后,就打下了不干农活的底子。
王奉林走了,他说这几天就给她问一问。
王奉林刚一走,闻小宝就回来了。还有易小易。两个人自初中毕业,同时升了高中,考在两所学校。闻小宝没能去上体校。他家拿不出那么多学费,在保送的途中,又生出了另外一些偏差,这偏差,他永远不知道怎么生成的。后来,他听说,学校把名额给了另一个同学。他没有办法和别人计较。那个同学就是杨玉忠。他的成绩并不比他好到哪里去。
易小易一来他们家,长成大人的闻丽英,就总会知趣的走出去。
她有点不喜欢易小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见到她的不规矩的样子,还是因为她那高傲的模样。她是见过李晓燕的,李晓燕有一次追到家里来找小宝。当时易小易和小宝正在家里绻缱着。
易小易对李晓燕说:“他是我的人,你不要再来找他。”
“他头上又没有贴标签。我要亲自问问他。”李晓燕不死心。这个时候的李晓燕已经上了高一,仍然和闻小宝一个学校一个班。她并不知道他还有个易小易。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就算是相恋着,也隐蔽着。
站在两个女生中间,闻小宝没有说一句话。
“闻小宝,我上上次让你和我去听轻音乐你不去。上次让你陪我去印刷厂采访你也不去。老师都说了,你在体育上有发展,可是在一些文艺方面,你也要有所突破。今天老师让我找你去采访。”李晓燕显得咄咄逼人。
“机会留给你吧。我今天有事。”
“你有什么事?”李晓燕就把眼睛盯向了易小易。易小易把头仰起来,看向别处。
“没什么。”
“你告诉她,你在陪我。你怎么就没事了。”易小易因为闻小宝没有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而不快。
“我不想读书了。”最近闻小宝被易小易缠的慌。有时候下午自习课都要偷着跑出来。他想他这书读的也太没劲了。何况,头一天别人来向父亲讨债的情景,又浮现于眼前。这书是没法读了,妹妹先他一步走出校门,他一个大男人,更应该顶天立地的支撑起这个家庭。
李晓燕不解,讪讪地走了。其实,她心里面很堵,从初中追到高中,闻小宝一直躲着她。她心底那块芳草地,被自己的双脚践踏的一无是处。
父母支持他上学,也是希望他在体育方面能有所发展。他觉得自己进不了体校,自上了高中以后,易小易从学生的身份转换成职工以后,她就更象块粘糕一样贴上他,让他没心思进校门。这书,读下去越发觉得没有用。何况家里本就没有什么钱。他知道,安排采访的事,肯定是李晓燕自己的主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节:女孩子的愁怨
小云家和丽英家只隔了一户人家。就是这户人家,也是小云姑妈家。小云的两个姑姑,都结了婚,住东西屋。他们是哥俩娶了姐妹俩的婚姻。在有段日子,他们的故事被传来传去的,闻丽英不知道他们传这话是好还是不好。
那个妹妹看上去很好看,也就是小云的小姑,却不大爱说话。她的大姑却特能说话,爱张罗事,有事没事爱给别人保媒拉线。
“八碗窑的姑娘们,凭什么非要嫁到通宝县去?八碗窑也有好小伙子,姑娘们睁大眼睛看啊。”她是不赞成小云嫁到通宝县城去的,小云的父亲也不赞成。他虽是不赞成,可是他想把闺女嫁远点。
“姑娘也不能嫁的太近,姑娘是泼出去的水,要泼就泼远点。可别象我,嫁的这么近,还跟自己的妹妹嫁给哥俩,有事没事成人家笑柄。”
她这番话就把自己的妹妹说的脸一会红一会白。想当初这妹妹看上姐夫的弟弟,是非他不嫁的。为此,姐姐和她成了仇人。现在,倒也能偶尔说上一会话。妹妹天生不爱说话,这也怨不得她。
小云其实是有心上人的。这心上人就是穷,是东院放羊的杨明。杨明家里除了有几只喘气的羊,就是他和老母亲过着生活。老母亲瘫在炕上多年,老父亲又死的早。年轻轻的杨明就跟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一样,过早的憔悴着。
小云就偏喜欢他。这喜欢,是想要嫁的。可她嫁不了,她父母原本是要把她嫁到通宝县城去的,去住高楼,用自来水。可她的父母更愿意听小云大姑的话。她大姑年龄不大,比小云其实大不了几岁,可世故的很。知道女人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福份。
“嫁到城里是好。吃住舒服。可这舒服不是随便就能有的。你得把男人伺候的多熨贴,人家才买你的帐。人家凭什么就稀罕你八碗窑的女人?出众?好看?还是会挣钱?要我说,就把小云嫁到哪个屯子里去。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里的男人没有见过世面,嫁过去,咱家妞也不受气。倒把你当香饽饽捧着。那日子,少不得的好。”大姑的话,总让小云的父母生出无限的崇拜之情。
择日子,找了几个知晓周边乡屯的老乡们,就给小云物色起对象来。
可苦了小云。小云没有读过多少书,小学都没毕业,就开始在家里伺候菜地。手过早就粗糙了,偏这粗糙的手就有杨明捧着爱着,爱不够的样子。她的心里每天都是甜的,甜的跟蜜一样。那粗裂的手,似乎也好看起来。
她喜欢杨明的拥抱,那拥抱结实而温暖。总能让小云在每一个日子里过的就与众不同起来。太阳,总是一天一天的常新着。连月亮都能把两个人照耀得通体暖烘烘的。
她相信这就是爱情。当有一天,有媒人要带她去距八碗窑几十里外的乡下相亲的时候,她慌了。她问杨明怎么办。
杨明说:“我娶你。”
“不行,他家穷的要死,又有个瘫子老妈,你过门就伺候她?你能不能享点福。这次就听你姑一句话,嫁到外乡去,怎么也得找个有点钱,差不多的,才能把日子过起来。”小云的父亲坚决不同意。
“他现在是穷。可他养了那么多羊,他以后会有钱的,我不怕。”
“死丫头,你不怕,我怕。你穷的叮当响,我们救济你?”
“我不要你们救济。”
“翅膀硬了?你到底去不去?”
“我不去。我要等杨明来提亲。他说他卖只羊来提亲。”
“混帐话,你爹妈是把你往火坑里推是不是?这亲,相也得相,不相也得相。”
“我就是不去。”小云哭着跑出去了。
跟杨明在一起,她没有提父母逼亲的事情。她享受和杨明在一起的所有时间。他们一起在山坡上放羊,一块采野花。一起唱信天游。
天擦黑的时候,小云才选择回家。她发现她妈病倒了。躺在那,额头上盖着湿毛巾。一声不吭,父亲在旁边吸着烟。
“妈,你怎么了?”
“你还有脸问。你妈还不是为了你的事着急病了。你说你,啊,你嫁给姓杨的小子有什么好。听说他还欠着外债。别的不说,就那个瘫巴老太太,就能把你累死。我们是你爹妈,难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