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冥判 >

第94部分

冥判-第94部分

小说: 冥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尘老道时隔三个月后,带着一个女人回到了广陵。此女名叫李女须是巫祝李氏在世的唯一传人,巫祝和南疆蛊毒之术中原道家扎纸人下咒一样,并称为汉朝的三大诅术。李氏一门俱习巫祝之术,巫诅是门伤阴德之事寿命皆尽短暂,难得有人活过四十岁李女须倒是个例外已经年近六十了。刘胥不愿接近生人了,在厚幔之后匆匆见了李女须一面安排其下塌行宫之外,派了二十多个宫女看管李女须。

李女须初来显阳殿就被刘胥不阴不阳的给了一个下马威,李女须心里就暗暗恼火转身被殿外铁甲兵士带了出去。无尘却是发现自己离开这三个月里刘胥是更不懂人情事故了,一意孤行暴戾之气是越来越大了……

第128章:楚地巫女

楚地巫祝李女须被宫女禁于行宫之外,懊恼万分悔不当初答应了无尘老道来助广陵王刘胥做那诅帝之事。在楚地之时李氏一门哪里受过这般窝囊气,如今却已经是进退维谷想走也是临渊慕鱼插翅难飞了,在宫外就被刘胥搁置一年有余不问不闻。

这日无尘老道在显阳殿中小心翼翼的问道:“大王,巫祝李女须乃是隐世高人,可是现如今却在宫外停滞一年多。敢情大王下令招李女须进殿施下巫诅之术,让大王早掌汉室。”

广陵王刘胥茫然道:“李女须?什么李女须?”

无尘大惊道:“大王怎么连李女须全然不记得了吗?”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尘的确观察到刘胥是愈发的难相处了。常常是一时精明残暴杀伐无度一时又会糊涂健忘浑浑噩噩,无尘猜想应该是受了那龟板龙精的影响。老道无尘已经知道刘胥变成这样全是因自己而起,到现在自己是骑虎难下。那天要是万一被人知晓了,别说是护国法师就是小命也恐难保全。楚地巫女在这广陵呆了这么久无尘心里比刘胥还着急,可是刘胥除了泡御池水里就是听刘霸讲些汉陵之事。

刘胥在虎皮软椅上寻思许久才道:“李女须?李氏……,哦,我想起来了。无尘道长这事就交给你来安排吧,事成之后重重有赏。”刘胥在殿中和无尘老道说了不过是三两句话便是倦意怠懒,一摆手便出了大殿直奔御池而去。无尘出了殿就去传诏李女须,李女须正在宫里大发脾气。不明不白的被禁了一年多,当初也是因为贪图了广陵王的封赐才会答应帮着你施用巫祝诅帝之事。可是没想到广陵王就远远的见过一面外,音信全无自己就象是笼中之鸟。闲置了年许连宫里的宫女都给自己脸色看,气忿之下李女须大发雷霆。突然间听得宫女传报无尘道长请自己进显阳宫,李女须一声冷笑知道时机到了……

显阳宫外铁甲护卫刀剑成阵,明晃晃列架于两侧李女须胆战心惊的缓步走进显阳殿中。殿中只有一个无尘老道站在宫中,无尘见李女须来到先行拱手笑道:“大王只因公事缠身怠慢了高人,还请巫祝见谅万勿生气。”

李女须冷冷的看了无尘一眼道:“广陵王好大的架子哦,若不是我答应于你助他诅帝登位,我早就离开这鬼地方了。”

无尘脸色一顿道:“巫祝此言差矣,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要大事得成千金重赏不在话下,广陵王做了九五至尊巫祝当首其功,到那时巫祝便能开门立户扬名天下了……”

巫祝一职起源于殷商,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殷商时期的巫、祝、医、卜,擅长于各种巫术,他们所从事的祈祷、降神、占梦、祈雨、医病、占星、望气、预言等巫术,他们属于商王的御用文人。巫师为了讨口饭吃,当然会揣摩统治者心意,迎合统治者的意志;龟甲与兽骨的占卜,根本就是统治者与巫师串谋的戏,其目的是演给人民看,让人民产生恐惧与因此诚服于统治者的绝对权力。可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阴阳家、神仙家兴起,在历史有所的影响。到了汉代社会因为战乱导致对宗教产生急迫的需求,于是原本儒学逐渐宗教化,此时也于传入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道佛两教大盛,将巫祝排斥为不入流之地。

巫祝李门一氏倒是沿袭巫觋之术,能请鬼神能知阴阳。奈何是被世人所遗忘才迁至楚地生息,光复门楣就一直成了李女须的奢望。听广陵王手下的第一大红人这般说话李女须心里的怨怒是平复了许多,冷冷的道:“此番下诅之人乃是当今的天子,巫祝之术绝非是我老婆子一人可为。我还要寻得阴年阴月阴时出生之人助我,否则成事之数不过只有五成。”

无尘朗声大笑:“广陵人丁数百万之众,就这王府内兵丁奴婢也有几千。男为觋女为巫,只要你有看中之人选尽管叫去。”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女须点头接过了无尘老道给的一块令牌下去寻人了。

无尘老道等广陵王刘胥出了行宫就忙不迭的禀报了李女须行术之事,刘胥听完了无尘为李女须大肆捧吹的一番狂侃不禁也是又惊又喜,手握天下主宰沧桑大地何等威风八面。刘胥那昏昏沉沉的脑袋里开始了盘算,活在世上做着霸主等哪天脱了这副皮囊踏入天道再成仙成神也不枉了此生……

李女须在广陵王宫中寻了三个多月,终于找到一个中年的宫中洗衣妇人。李女须只对那妇人说道:“眼下有着一套富贵想要送给你,只是一切行事皆要听我指令行事。”

那妇人也是个机灵的人,一看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婆手持广陵厉王所下的令牌。倒头便跪道:“师傅在上,请收徒弟一拜。徒弟定会听从师傅的吩咐,终生伺候师傅您老人家。”

李女须很是开心,没想到这妇人如此的机灵伶俐喜道:“好,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李女须的徒弟了。三日之后,我们师徒两人就在显阳宫施术。”李女须说罢带着中年妇人回了自己的行宫。

夜里中年妇人见四下无人便问道:“师傅,巫祝之事我一点都不会啊?师傅要我怎么做呀!”

“呵呵,这事不用你会。巫祝之术中不过有着附身,请神,占卜,谢神四符。你的八字之中有阴年阴月阴时,最适合助我请神附身。你就安心留在我左右,其他的无需多虑……”

三天以后,在显阳宫里广陵王刘胥夫妇分坐宫殿两边,老道无尘站在殿中。天刚亮李女须身穿玄色长袖拖地巫者裙,裙上绘有日月星辰花鸟鱼虫。带着新收的徒弟进殿,参拜行礼后李女须从怀里掏出来一金色面具戴在脸上。嘴里念念有词全身象是在打摆子抽搐而舞,双臂犹如无骨一般抖动着……

刘胥皱眉看着巫祝跳抖有一盏茶的功夫,正不耐烦的想起身欲走。却不料巫祝李女须口里大喝哭道:“厉王胥吾儿。”刘胥大惊,从巫祝嘴里传出的声音分明是自己的父亲汉武帝刘彻的声音,顿时间人就被呆立于当场。刘胥之妻听到后忙下跪于地,显阳殿里人俱跟着下跪。

巫祝哭泣声更大了,厉色喝道:“吾必令胥为天子!”说罢李女须瘫软在地,金色的面具也随之掉落在了一旁。殿上所有的人都看见李女须的脸上如幻似梦一般,双眼大睁却是没有一点神彩。

李女须的徒弟起身疾步扶起了不醒人事的李女须,一番呼叫后李女须才悠悠的醒了过来。刘胥沉声问道:“李巫祝,方才究竟出了何事?”

李女须缓了缓神向刘胥道:“刚刚我已经被汉武帝附了身,请他立大王为天子。恭喜大王万千之喜,不用多久昭帝必会崩猝。”

“哈哈哈,刘弗陵一死这江山就是我的了。好,好,巫祝果然是法术高强。赏,本王重重有赏,千两黄金万两白银尽赐巫祝……”

也不知道是李女须的巫诅起了作用,还是汉昭帝刘弗陵天生短命。好端端的就驾崩了,死时只有二十一岁。汉昭帝殒命后刘胥又大肆封赏了李女须,大汉江山指日可待。但是刘胥没想到皇宫之中以霍光为首的那班老臣推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胥得知后暴跳如雷大骂霍光。若非自己吸纳龙精之气每日需浸泡于御池之中,早就带着三千铁甲兵士杀入皇宫去了。拥兵三千铁甲已是诸王极制了,不过刘胥还在盛怒之中却是又听到了昌邑王刘贺被霍光逐出了皇宫。

只因刘贺那小子太混球了,昭帝刘弗陵入土不过数日。刘贺不守国丧之期淫乐于宫中不理朝政,终被霍光等群臣赶出了皇宫,龙椅只坐了二十七天就被逐出。刘胥心中以为这次无论如何也是该是自己为帝了吧,不料是霍光又启用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接二连三的失望让刘胥感到了绝望,也不光是刘胥绝望无尘老道也生出了异心,刘胥杀伐之气受了龙精珠之染大胜于从前再加上他平素嚣张跋扈为霍光所恶。刘胥现在对李女须更是唯言而听,汉宣帝登基之时刘胥又找李女须下巫诅欲害刘询的性命。

这次李女须却是摇头叹道:“人算不如天算,原本唾手可得的江山被霍光搅的一团糟。想要巫诅之术再害宣帝,只能是徒劳无功。”刘胥满脸不悦的走了。

汉宣王刘询倒是一个人物,年纪不大但是精于事故。登基上台不久就重金赏了广陵王刘胥,还封了刘胥他小儿子为高密王。

刘胥对天长叹道:“呜呼!吾终不得立矣!”无奈之下倒也安份了一阵子,当年岁末蜀冈汉陵完工。刘胥也就在这时候收到了楚王刘延寿的密信。一场惊天剧变正在等着广陵王刘胥这个倒霉蛋……

第129章:临阵倒戈

刘胥受了汉宣帝的封赏后也无心去争权夺利了,每天浸泡于御池中吸纳龙精之气。又闻得儿子刘霸来报,汉陵已完工就差那个刘琎所雕琢的碧玺符了。碧玺符是汉陵之中开启通天之路的钥匙,由广陵王刘胥亲自请高人起草撰写,除了刘胥和玉匠刘琎外没人知道那碧玺符是个什么样子的。也就在刘胥万念俱灰之时偏偏收到了楚王刘延寿的密函,看后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刘延寿在信中大为刘胥不值,汉帝之位理当属刘胥。霍光自持汉武帝手下辅佐大臣,受命汉帝遗诏顾命于汉昭帝。独揽执掌汉室二十余年,排除异己昭帝崩猝自封两王为帝,实则一手遮天其心可诛……

刘胥立即给楚王回了一封密函也是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两个人一拍即合商定于联手兵谏帝宫。此事后来让无尘知晓了,无尘只为求名看见刘胥几次皆不能为帝。现在又是要和楚王刘延寿将发兵夺权,宫中势力最大的应该是霍光了。朝政兵权皆是一人独大,其兄是大破匈奴的神将霍去病,其孙女又贵为王后。思量再三将刘胥得龙精珠请巫祝诅咒昭帝欲取龙位,事不遂愿现又和楚王刘延寿密谋兵谏。信上把广陵王刘胥所行之事全盘托出,连夜就派心腹向霍光送去。

三天以后,心腹给无尘老道带回来了一方火漆封印的锦盒。打开锦盒有着一个青玉扁瓷瓶,一封霍光亲笔信。无尘见信后吓的脸如土灰,信纸取过火折子点燃焚化成了飞灰。老道无尘在这一宿里彻夜难眠,若是按霍光之意来办,那自己稍有不慎小命就难保了。不照霍光的吩咐来做兴许能逃过一劫苟且偷生多活几年,可是多年来费煞苦心得来的权势将要付与东流。叹人生杳似浮萍,机关算尽却已空……

晨曦透窗照在了无尘削瘦的脸上,无尘抬头向窗外看去院墙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