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汉朝之阳信公主 >

第15部分

穿越汉朝之阳信公主-第15部分

小说: 穿越汉朝之阳信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峁T缒辏斡谄搿⒀唷⒄浴⒅猩降裙哉庑┕詈钔醯牟环ㄖ轮篮芏啵谡庑┓夤校槐痪儆茫Υκ芫±渎洹⒊苋瑁源怂恢惫⒐⒂诨场H绱嗽诹嘶实鄣某璩迹匀灰没ǜ础6实垡惨么嘶幔杷獍训冻糁詈罟氖屏Α?傻队猛昴兀遣皇侵鞲纲纫哺萌ヅ隳切┲詈钔趿耍坎恢匀洗厦鞯闹鞲纲扔忻挥锌悸堑秸庖坏悖蛐硭娴氖翘矣诒菹铝耍源吮ù锉菹碌闹鲋鳎词鼓窬」匾苍谒幌В烤拖袼约核档模骸按笳煞蛏晃宥κ常兰次宥ε攵崛漳和驹叮实剐斜┦┲!�
  燕国被废后,主父偃又向皇帝进言:“齐都临淄是个有10万人居住的大都会,市井商税高达千金,人口众多、地方富裕甚至超过长安。这样的地方,不是陛下的亲兄弟或爱子,不宜在此地为王。齐王与陛下的宗族关系已经很远了。且有不臣、败德之行。吕太后时,齐王想反叛,自立为帝;吴楚七国之乱时,齐国又想作乱。现在又听说齐王次昌与他的姐姐乱轮通奸,玷辱宗室,请陛下趁机一并整治。”于是,皇帝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相,并负责审查齐王刘次昌的问题。
  其实齐王与姐姐的事缘起于他的母亲纪太后,纪氏想让自己娘家侄女做齐王王妃,齐王不喜欢这位表妹,纪氏让女儿,也就是齐王的姐姐处理齐王后宫之事,意在将齐王与宫女隔绝。孰不知,世间最不能勉强的就是男女之事,齐王都已经有众多后宫,纪氏却不为他的姐姐寻觅合适的夫婿,这不是把姐弟俩往一块推嘛!二人还真的走到了一起。当初母亲还想让我那民间姐姐修成君的女儿嫁给齐王,并派去宦官齐人徐甲去说媒,据说主父偃也托徐甲将自己的女儿塞入齐王后宫,纪氏因为提亲的是个宦官,没有答应,徐甲则回报说怕出现燕王刘定国的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母亲下令从此不再提嫁入齐国,但估计主父偃早已对齐王怀恨在心了。
  后来,姐姐修成君的女儿嫁给了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刘迁,刘安好读书,有文采、善鼓琴,才思敏捷,文辞斐然,并著有《淮南子》一书,其太子刘迁颇似其父,是个不错的夫婿,只是姐姐的女儿长于民间,对于这些皇室成员应有的修养一点也不俱备,这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是母亲一桩情愿的加在外孙女身上的幸福。果然,嫁过去没几年,夫妻关系恶化,三月不同席,刘安生气,怒责太子,甚至将太子与妃关进屋里,而太子仍然拒绝与太子妃亲近。太子妃受不了折磨,终于要求回家居住。
  主父偃到了齐国,立即捕审了齐王后宫中的宦官、侍臣,查问齐王的奸情,宦官、侍臣们不敢隐瞒,一一供出。主父偃一阵得意,正准备上报中央,没想到齐王害怕像燕王一样被判处死罪,饮毒自杀。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顿时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更有人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一切都是皇帝指使主父偃所为,就是一个个铲除诸侯王。主父偃招权纳贿,广泛树敌,朝野上下恨他的人绝不在少数,他早年游历各国,倍受歧视凌辱,饱尝人间辛酸,许多诸侯王都曾怠慢过他,又有燕王、赵王的例子,怎么可能睡得安稳?
  皇帝听说齐王被杀,以为是主父偃威逼所致,正在气头上,这时赵王上书,揭发主父偃接受诸侯贿赂之事。皇帝立刻下令逮捕、下狱。主父偃只承认受贿,不承认逼死齐王,皇帝爱惜他的才华,又动了恻隐之心,可主管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公孙弘的一番话打动了皇帝:
  “齐王自杀,没有后代继承,封国被废,改设为郡,这是灭人之国的恶事,败坏了圣上的名誉,其实都是主父偃一人所为,不诛主父偃,陛下不好向天下解释。”
  于是,主父偃被赐死。相信公孙弘也松了一口气,这位容貌俊郎、颇有长者风骨的御史远没有看上去那么清高、正直,主父偃获罪已成定局,他却还要再推一把,无非是在皇帝跟前少了一个人与自己争宠而已。想一想朝中的这些官员,又何异于后宫的女人啊,只是为了一个人的宠爱而已!一向张扬、自负的弟弟却没有看穿他,公孙弘的精明之处在于,他更加清楚帝王的恻隐之心,前提是功誉归己,罪错归人,皇帝既要削夺诸侯封国,又要表示对宗族的亲亲之情,为了维护自己亲睦九族的形象,当然不会爱惜主父偃的那颗头颅了!可主父偃的头真的能安抚住诸侯王们对朝廷的不满和称帝的野心吗?身在帝王家,对皇帝的这一套怎么可能陌生?

  (三十七)王娡之死

  就在众人还在哀叹主父偃之死时,一个喜讯传来,让满朝都为之一震_____张骞出使西域回来了。自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人奉命出使西域,刚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途径匈奴时,被匈奴抓获,扣留。这一扣压不是几天、几月,而是10年。匈奴人给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张骞,老死匈奴。然而张骞“持汉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负的使命。在被扣押期间,他采取韬晦之计,使匈奴人放松警惕,放宽对他的监禁。这一计果然有效,张骞抓住一个机会和少数随从逃跑,往西走了数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国王早就想跟富饶的西汉交往,听说张骞来了,很高兴,问他:“你要到哪里去?”张骞答:“我要出使月氏,没想到中途匈奴人阻道。现在我逃出来了,希望国王派人送我去月氏。如果你这样做了,我回汉朝后告诉汉王,汉王定会用很多财物感谢你。”大宛国王满口答应,派人把张骞护送到康居,由康居转送大月氏,到大月氏以后,发现情况有变化。老国王被匈奴人杀害,立太子为王,征服了大夏。新国王认为,大月氏土地肥美,人民安居乐业,而且离汉朝太远,没有必要定要报复匈奴。张骞没辙,又从大月氏回大夏。远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张骞取道昆仑山北麓,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羌族居住区回国。由于羌族被匈奴控制,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趁匈奴内乱逃回长安,历尽千辛万苦,前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出发时带着随从一百人,返回时,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为了表彰张骞的功绩,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这次出使,经历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许多情况。他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与西域的一些国家交往,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汉武帝要求的政治目的,但是通过他的旅行观察,却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张骞把这些地理知识写成报告上奏汉武帝。这次出使西域,再次激发皇帝“拓边”的雄心,但没等付于行动,宫中就有了新情况。
  主父偃被赐死不久的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宫中传来皇太后王娡染病的消息,我入宫探望母亲,子夫侍立在一旁,母亲精神还可以,看来只是受了凉、偶感风寒,略微休养就会好,我没有在意。可几日后再次入宫,母亲竟像是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一个小小的风寒怎么会越养越重?看到一旁侍立的太医,我忍不住气从中来,:“皇太后贵为一国之母,你们这些人怎么可以如此轻慢疏忽?耽误了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母亲连忙拦住了我,:“信儿,不怪他们,哀家的病,哀家心里有数!”
  “你们还不下去重新诊治开方?”太医惟惟诺诺的退了出去,没想到母亲也让子夫退下。我心中奇怪,母亲缓缓说道:“医官医得了病,却医不了命,哀家最近常回想刚刚入宫的日子,看来不久就要去见你的父皇了!”
  我心中讶异,又一阵酸楚,想说些什么安慰母亲,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母亲接着说:“当年入宫,最对不起的就是你的姐姐,你们姐妹虽自小没有生长在一起,却是一乃同胞,你以后要多多照顾她!俗儿自小贫贱,骤然富贵,恐惹出什么乱子来,到时候你可要多加保全啊!”
  我呜咽着,点头答应。
  母亲的眼睛却看向北方,我知道她想起了南宫姐姐,“当年南宫出嫁时,才十四岁,其实宫里那么多公主,要嫁也不一定非得是她呀!都是我一片私心,害了她!今生恐怕都不能再相见了吧!”
  我忍住眼泪,安慰母亲说:“母亲请放心,姐姐远嫁后深得匈奴单于宠爱,已是匈奴的王后,所生的小外甥已被大单于立为王储,将来姐姐也就是匈奴的王太后啊!”其实一年前,军臣单于就已经去世,南宫姐姐的儿子于丹王子虽是法定的继承人,却被自己的叔叔左谷蠡王伊稚斜抢去了王位,南宫姐姐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又被迫嫁给了新单于,可这些又怎么能告诉母亲呢!
  母亲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你不懂,当初费尽心力得到的,其实未必是自己想要的!若当初我安心待在金家,过着平民百姓的日子,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牵挂了!”
  我不大赞同母亲的话,母亲看出我的不置可否,拉紧我的手,说:“最近我常想到栗姬和临江王,其实当年他们根本不必死的!信儿,你后悔当初这样让我做吗?”
  我一阵吃惊,看来母亲真的不行了,不由得下意识得摇了摇头,母亲无奈的说:“就知道你不会!宫中的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女人不像男人一样有着一颗石头般坚硬的心,等你老了,你就会后悔的!可身在帝王家,有多少身不由己啊!”
  我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一阵沉默,母亲的精神好像是好多了,莫不是回光返照?我正在疑惑之际,母亲又说:“我知道,子夫进宫、阿娇被废,都是你操纵下完成的,你的确做得很好,卫氏为后,卫青军功赫赫赫,可依目前的形势发展,你能掌控得了卫家这座马车前进的方向吗?他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听你的吗?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办?”
  我心中大惊,这么多年的宫廷历练,母亲真如生姜一般老而弥辣,确实有这种趋势了,如果真如母亲所说,我以前的努力是不是将付之流水?
  母亲微笑着看着我,说:“你是大汉名正言顺的公主,可哀家虽不是出身高贵之人,却拥有今天这一切,可见出身并不重要,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
  我心里一阵迷惘,出身,什么意思?
  “必要的时候,你要嫁入卫家!”
  我不由得脱口而出,:“为什么?卫青可是我昔日的骑奴啊?”
  “可他现在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并不辱没你公主的身份!”
  我沉默了,无言以对,母亲说的确有道理,:“你退下吧,让彘儿来见我!“
  我连忙去请皇帝,不久,内室传出一阵嚎哭,接着内监细长的嗓音:“皇太后驾崩了!“她终于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

  (三十八)最后一程

  来到这里这么多年,实际上我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她明知我不是她的女儿,只是一个与她女儿有着相同容貌的陌生人,虽然她也曾利用过、算计过我,可此时的我却只能想起她的好!现在满朝都在为她的葬礼而忙碌,我却忍不住心中的哀伤,这可能是世人对她最后的纪念了吧!作为她的长女,我有责任送她最后一程!
  我用皂水清洁着她的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