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待李师师说话,鲁玉已经先是不答应的说道:“月茹姐,你说什么呢。哥什么时候把你当侍女了。哥要是欺负你,我帮你。”
李民也在一旁说道:“月茹,不是跟你说过了么,你是暂住我这,不是我的侍女,怎么又这么说了?”
只是,光顾着说月茹的李民和鲁玉,却没有注意到李师师在听月茹的介绍后,那一丝丝的诧异。
可不管怎么说,李民脱离万花楼,领李师师入家门也总算过来了。李民好不容易摆脱了和鲁雄等人的追问,得出点空闲,看看那万花楼的两册账本,想想今后的出路,可还没到吃晚饭的工夫,徐知常又来了。
而且,这一回,徐知常还带来了一个人。
第一卷 第九十三回 他心通
林灵素。
李民没啥印象。但徐知常则很郑重的向李民介绍道:“师尊。林道长幼年本为金山寺佛印大师侍僧。后弃佛修道,又拜在雷真人赵道长得门下,得传《五雷玉书》,擅使五雷正法。一手掌心雷,群魔退避。乃是有道得全真。今拜访我处,听闻我从师尊这里看到了天道,故此特来拜会师尊。”
李民很是希奇,暗自琢磨:难道这世上还真有修真的?还五雷正法?还掌心雷?
此时李民连穿越都经历了,连预知都触摸了,却也不再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了。毕竟存在即是真理,科学解释不了的,只能说还有科学以外的体系存在。
然而,那跟随徐知常而来的林灵素,在徐知常介绍完了之后,却对李民单掌打了一个稽首念道:“功德无量天尊。李先生,听闻您已经窥见了天道,乃是下山游历红尘磨练来的。小道不才,苦修天书十余载,虽修得五雷正法,可却始终无缘窥见天道。敬请先生慈悲,可怜小道,指点一下小道,天道何在?”
与此同时,徐知常也是满眼热切的看着李民。
李民暗自郁闷,不知道这个徐知常在外面都把自己说成什么了。我就会忽悠,哪里知道什么天道呢。
可李民刚惦着拒绝,话还没出口,李民的脑海中闪出一个画面:他李民刚一拒绝,这林灵素就一扬手,手中火光一闪,一个火球就把他李民给炸死了。
李民暗中一哆嗦:这个老道还真够狠的。
李民当即就把要拒绝的话给咽了下去,不动声色说道:“林道长,想必我若是说不,你就要用你的五雷正法打我吧?”
林灵素当即一惊,后背顿时冒出汗来。
没别的,林灵素确实有这个打算。
要知道:法不传六耳。而这感悟天道得密法,更是重中之重。岂有轻易传人的。故此,林灵素早就准备了,只要李民拒绝,就给李民来一下子,若是真的有道,自炸不死他,就算有个小天罚什么的,也能让他林灵素感应一下天道得所在。若是骗人,炸死了,也算是他这天雷实行了天罚,免去了大宋官家被宵小蒙骗,也绝不会人怪他。
可如今,林灵素还没动手,就被李民说穿了。林灵素自问他这打算,从来没跟人说过,就是领他来的徐知常,也绝不知道。可这个人就知道了?这说明什么?
这说这个人就算没有未卜先知的神通,也绝对有类似他心通的神通。而他林灵素的师傅,佛印大师,连天眼通尚未修全,圆寂后就征得金身罗汉,肉身不腐。此人如此年轻,就有了类似他心通的神通,不是感悟到了天道,又是什么?就是没有,此等肉身神通,也绝对比自己这外道小术要高明数万倍,就算得不了大道,求个长生。想必也是不成问题。
故此,林灵素别提多后悔,别提多害怕了。后悔自己没脑子,连徐知常这样大名鼎鼎的精明人物都对李民深信不疑,自己还乱怀疑个什么。更是万分的害怕李民会因此怪他,让错过了这个仙缘。
林灵素当即也顾不得颜面了。当即拜倒说:“仙长神人也,小道知错了。请仙长慈悲,恕了小道这遭。小道愿拜在仙长门下,只求,仙长能指点一些天道。”
这倒不是林灵素犯贱。实在是这感悟天道,乃是有心修道者的终极目标。
除了那些被生活所迫,把当和尚老道看作是一个谋生职业的人,以及借着当和尚老道避难或行骗的人之外,没有一个真正修道是对感悟天道没有兴趣的。
因为,自古流传,人有生老病死,长生乃是逆天的行为,只有感悟了天道,才能求得长生,做一个仙人。而求长生和成仙逍遥,就是每一个修道人内心的最本源的动力和yu望。
只是,天道虽然都在说,可看不见,摸不到,谁又能真的感悟到?
即使有些人自称感悟到了,也不过是那些人冥想,修出了幻想,他们的感悟天道,不过是一些幻想狂的梦呓罢了。
而另一些人,如徐知常和林灵素这样的,学会了一两手普通人眼里看作神通、仙术的道法秘技。苦练之后,精通了,也看透了,反倒对天道没有当初的憧憬和坚信。也就堕落了,只想凭着自身的本事神通,弄一些富贵。可他们的最心底,却也还是保留了一丝对天道得幻想。
故此,徐知常才会从李民那里自认为感受到了天道之后,立马重新坚定了信念,非要跟着李民不可。
一旁的徐知常,得知林灵素的心思后,当即大怒,同时也更对李民敬重起来,觉得李民果然是真的有本领。可徐知常在林灵素跪下认错,并祈求学天道后,同样有过类似经历的徐知常,却又不禁对林灵素很是有些共鸣。
故此,徐知常也替林灵素求情道:“师尊,林道兄虽有不敬,可他以知错,还请师尊念在他苦修外道多年,不得正法的可怜处,给他一个机会吧。”
本来就算徐知常不说,李民也绝不会难为林灵素的。一来,李民不想逼狗跳墙。二来林灵素那手中发雷得神通,李民可也是很好奇,很羡慕的,若是有这一手,他当初又何止于被大娘威胁。
故此,李民当即很是装模做样的说道:“你心存不敬,本应重罚,可念在你知错的早,又确有成新的份上,此事也就算了。不过,拜在我的门下,却是不可。我尚未出师,连还真(徐知常拜在李民门下当记名弟子的号)也不过是我一记名弟子。此事却是休提。”
李民越是如此,林灵素反倒越认为李民是高人,徐知常当初苦缠李民得那一幕,又是再次上演。
李民欲擒故纵了几次,也就勉强答应了。
可一等李民答应了,林灵素就再次急不可待的问道:“师尊,弟子诚心求教,敢问这天道何在?”
一旁的徐知常也憋了好几天,得找机会,也是紧盯着李民不防。
眼看着李民这回是躲不过去了,做了人家的师傅,不给人家讲讲,那可是不行的。可这两个人,那可都是真正的道人,理论知识,绝对比李民深广的多。不说还好,一说尊露馅。
第一卷 第九十四回 杀手锏
“天道所存,在乎人心,在乎万物。老子曾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天道,就在这有无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得言传,也就不是天道了。”
老子《道德经》在这个时代的修道人,不用李民说,每个人也是背得滚瓜烂熟的。可李民在这个时候提起来,又加上了他的一点见解。却顿时让徐知常和林灵素这两个真正的修道人愣住了。
不得说,不能传。这又如何修得天道?不修天道,有如何长生?
那徐知常还好点,毕竟徐知常在催眠李民的时候,看见过他所认为的天道,觉得这天道无穷尽,无量大,人与其比,无限渺小,融在其中,不见波纹。如今与李民得话一印证。果然是见不全,说不得。只能自己理解,自己悟。
故此,徐知常有感之下,自觉对天道感悟不少。道心越发坚定。连带着精神力增长,惑心大法也更见圆通。所获不小。
于是,徐知常自觉李民说得不错。自认为虽然天道说不得,可只要跟在李民这个感悟到天道的人身边,总有得益之所,总比盲人骑瞎马好得多。甚至还有可能再次触摸天道,感悟天道。
所以,徐知常还算安心。甚至还有点境界提高的小爽。
可那林灵素却就不同了。林灵素原本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来的,结果被李民一语道破,真的服了,也信了。这期盼也从少年无知时的渴求,到入门精通后的破灭,再次的被点燃了,这期待自然不是一般的大。可现在,却又再次被李民打击了。这种不舒服感,自然也是不一般的大。
不能说?不能传?这可如何学?
随即,林灵素又想到:这李民也是有师傅的,若是不能说,不能传,他又是如何从师傅那里学到的?莫非我先前得罪了他,故此他不乐意说?
想到这里,林灵素当即说道:“师尊,天道不可说。可终有传授之徒。还望师尊垂怜,指出一条明路。”
徐知常闻言,顿时也是很期望的看向李民。虽然徐知常自觉已经很不错了。可若是能有明路,那岂不是更好。
李民心中暗自叹息:若是有好法子,我岂不是早就自己练了。可恨那些玄幻小说,一个个境界层次的交代的无比清楚,可具体的修炼法子,却是一个没有,就算偶有涉及的一两句,也绝对是假大空,我若是把金丹,元婴,分神,度劫,大乘,飞升这修真体系一说,在把你得瘾钩上来,你再缠着我详问。我却如何给你编具体心法去?
李民当下故作高深的叹道:“我师曾言,修道一徒,重在一个悟,根基不成,知道多了,明白的多了,这可悟得,自然也就少了。于修行不宜。故上乘心法,只可做,只可学,不可说。”
林灵素不解道:“师尊,这悟不就是明白么?”
林灵素这句话,却正是扎到了李民强项上,李民当即笑道:“悟之一字,妙不可言。非认识之明白尔。而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升华的有感。进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明白。谓之体悟。非厚积勃发,而不可得。故此,修道才须该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就不应该知道。”
李民如次说,徐知常当即大大点头,因为他一生无所得,可却在李民地眼睛中感悟到了天道。故此,他绝对相信,悟道,悟道,就该是这么悟得。都知道的清楚了,那还有什么可悟得。
就连林灵素对此理论,也是有些认同。
因为林灵素少年时跟随的佛印大师学佛。却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名曰:知识障。
记得当日,林灵素还是一个小沙弥,听闻东坡居士念道:人生忧患识字始,粗记姓名可以休。不解,当时佛印大师就笑着跟自己说:这是那个人因为知道的多了,再说人不懂的时候,同时也桎梏了自身的业障。一句明月,一句黄狗,得罪了人的果保感叹。随后还传了林灵素一个破除心障的法子。
林灵素在学会了五雷玉书之后,就曾经一度怀疑过自己在修炼了五雷玉书之后,陷入了佛印师傅说过的知识障。所以才会少了少年时对道与神仙的渴望与尊敬。只是林灵素后来按着佛印传授的心法破除心障,可却依然觉得五雷玉书传授的,还只是一门外道得学问,糊糊普通人没问题,要想长生,要想当个逍遥的仙人,那却是根本不可能的。故此,林灵素才彻底对五雷玉书,以及佛印大师失去了信心,这才来东京投奔徐知常,准备靠着自己的外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