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李民等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小书房。李民落座后,随意地叫个小太监,也给李纲和公孙胜搬了一套木墩。
这李纲和公孙胜与李民原先在二龙山也算是养成习惯了,只要不是正式场合,还是比较能放开的。当下两人也是没客气,全都落了坐,倒是让一旁的小太监看的惊异不已。不知道李纲公孙胜这两人怎么这么大的胆子,还能有这么大的恩宠。
李民如今感知通透,虽然这小太监被训练的不错。低着头,安静不已。可李民还是清晰的感知到了其情绪的波动。
李民当下微微一笑,摆了下手。小书房的四个小太监,当即垂手低头的面对这李民,倒退出了小书房。小书房的门口,依旧由着铁豹、恶虎两尊门神看管。
李民在那四个小太监退出之后,放松的笑道:“这皇城看着好,可就是不实用。下朝找地方说个话,自己家里都要走半天,实在是折腾啊。”
公孙胜闻言,当即哈哈一笑。可李纲心中有事,如何笑地出。当即板着脸说道:“陛下,您还有心说笑,您如今可是登临大宝了。君子尚要惜身,不立危墙之下,似那等战乱危局,又非亡国之决战。您麾下众多统帅,何人不可去,为何您非要亲自前往?”
李民此次叫李纲和公孙胜来,本就是要把这事交代清楚。眼看李纲现在还在惦记这事,当下也不再兜圈子了。径直笑道:“伯纪,你还不明白么?难道你忘了咱们的理想?我亲自督军离京,那可是为了咱们的理想啊。”
李纲闻言,当即一愣。
咱们的理想?
李纲当然知道,那就是建立一个共和之国,实现大同。如今国家不是已经建立了么,现在正是要建设的时候,这正需要李民指导纲领的时候啊,怎么他离开反倒是要为了实现理想?
李纲不解,公孙胜也是不太明白。只不过,公孙胜虽然也认同李民的共和理念,可却不是像李纲哪般的执着痴迷。只要天下百姓能够过地比原先好,不那么水深火热,那就足够了。故此,公孙胜如今虽然不太明白,可也没像李纲哪般钻牛角尖。
眼看李纲苦思不解,公孙胜当即笑道:“伯纪,国主智慧如海如天,我等凡夫怎能尽透。想不出来,直接请问国主也就是了。”
李纲闻听,当即不再乱想。径直向李民苦笑道:“国主,您还是明说罢,臣下实在愚钝。”
李民笑道:“莫要忘了,绝对的权力,必将导致绝对的腐化。我虽因修道,心志合一,能保持清明,可我终有飞升之日。我能看的十年、百年,不可能照看的千秋万世。而且,我照看的时间越长,世人越会习惯于集权的管理。我之后任,又有何人能保证清明无私?故此,我等要行新政,要确立内阁执政的权威,那就不能从我之后任者行起,唯有从我这一任的根源上,就确立内阁的权威,使皇权只能成为百姓的精神统帅。内阁功绩的考核者,而不是干政者。而这,只要我在朝中,百官哪个会认可你内阁的权威。故而,我只能离开,并授予你内阁监国的权力。而你内阁,也在在我不在的时候,彻底统领起全国的所有军政事宜,并使其一一妥当。如此,诸部才会承认你内阁的权威,并习惯你内阁的领导。而后,等我回来,我也依旧不会管理国家的任何政事,只是监管。考核你内阁的绩效。如此,有你强势持政,有我默许支撑,才能将君主立宪,内阁持政之新政,逐步确立下来。最终得到百官认可之后,即可由你我牵头,确立宪法,使其凌驾皇权之上。而这,就要拜托你这位首任的内阁首相了。”
第二十卷 第十八回 驰兵温江
震惊!
李纲和公孙胜全都被彻底震得惊了。李民这话,分明就是让李纲趁着李民不在京师的时候,抓紧时间使用手段,把李民彻底架空了。
这别说是一国之主了,恐怕就是一个帮派的首领,一个山寨的头目,那也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而李民这个国主竟然就这样说了。
虽然李纲和公孙胜都知道李民的志向远大,创立新政的理想崇高。可高到了这种无私的境界,还是再次出乎了他们对李民期待,感情他们还是小看李民的志向了。
其实,李纲和公孙胜这也是高看李民了。只冲着李民那句皇帝有着考核内阁绩效,并按宪法拥有罢免不合绩效的内阁权力。从本质上来说,李民现在搞的这个君主立宪,那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君主立宪制。
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又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作为国家的象征,但其权力受到了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
而这样的君主立宪制,其君主最多也就是国民的表率,国家的象征,却是没有多少实权的。
而李民这种拥有考核和罢免否决权的君主。虽然不干涉具体政事,可也是照样权力不小。却是李民融合家族公司管理流程于政体的一种探索,就如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一般,虽然具体公司行政全都委托给了职业经理人,可职业经理人回报绩效不好的时候,却可以直接罢免,再换一个。
其形式,与其说是君主立宪,不如说其更接近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只是他比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其限制又自律了许多,连内阁的任命权也交了出去,只保留罢免权,以及内阁向皇室负责的行政职能。并从家规上直接规定继承者只拿分红,不干政事。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虽然是共和制,却也是一个家族下的共和制,而李纲更是最高级别的职业经理人。
只是这些弯弯道道,其实连李民都不是太门清。他只是按着自己对公司组织形势的了解,以及现代化大众的见识,整合出这么一个相对既不绝对超前,让所有百姓都接受不了,同时又能起到相对共和的作用罢了。
可李纲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和,什么是真正的君主立宪,自然对李民搞的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政体,极度的崇拜了。毕竟,不管怎么说,那可都是李民自己舍弃了绝大的政治权力和利益了。从富有四海的家天下,变成了领取固定分红的家族产业。这对李纲等人来说,那就是圣人了。上古先皇选德者禅让,不过如此。
李纲惊愣半天,回过神来,当即激动不已的拜服于地。叩首有声的喝道:“陛下古之先圣也,臣敢不效死力。臣必不负所托,哪怕万死,誓完陛下之志。不成功,则成仁!”
李纲这么说,却是被他所理解的李民伟大情操所激励,存了决死效命之心。
要知道,身死,不过就是死自己一个人。百死就是全家,全族了。而万死,那就是九族都算上了。李纲以万死立誓,可见李纲之决心。
而事实上,也是相差不多。毕竟李纲要干的,那可是要架空李民。那怕有着李民支持、默许,那可也是很雷同篡位的。李民不在,虽然是给了李纲机会,可要是有死忠李民的,在共和民主这等理念触及了他们根本的利益情况下,直接以铲除权臣之说,把李纲在李民没回来之前杀了,把他全家杀了,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纲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也料到了新政体创立的残酷性。只是他有着李民做榜样,那真是什么都不在乎了。李纲本就为了理想不怕死,现在更是连诛九族都不怕了。
李民一听,也是明白了。毕竟李民来到这个时代也不短了,也是知道立誓身死,百死,万死的区别。故人以忠孝为先,家族的存亡,可是远比个人存亡要重的多。
不过,李民此次不仅叫来了李纲,同时也叫来了公孙胜,本就存了保全李纲的意思。
李民当下右手一扬,操控力场牵引李纲起身。正色说道:“伯纪,莫要轻言身死。革命尚未成功,我等皆要惜身。我等身死,却又有何人来传递我等理念,实现我等之志,今,我请一清先生与你同来,就是为了与你做个见证。使人知晓,你之所为,乃是我之授权。若遇阻挠,非你能力所能解决,可请一清先生与你佐证。
同时,我还会留两道密旨于我妻子玉儿和月茹手中,皆是证明此事。遇不可解之险,你自可凭此化解。同时,我还会留下武松领军一万,直接听从你的命令。同时一清先生也留在你的身边,保护你的安全,配合你的革新,当可万无一失。”
李纲再次感动不已,公孙胜也正色领命,誓言辅助李纲完成李民大志。
李民交代清楚李纲,随即又传令林冲。令其除领军护卫京师之外,不许干涉朝中任何政事。虽说以林冲的人品和性格,就算没有李民这道命令,林冲领军多半也是不会干涉政事的。可谁让林冲太忠心李民了呢,而如今的朝中,又不像李民二龙山初创时的那么纯粹了。内中可是很有些能言善辩的小人,就如张邦昌那帮人,虽然现在没有什么恶迹,可要是李民不在,李纲要做大内阁,触及到他们的各自职能利益,他们不敢明着对抗李纲,可假托李纲谋权的名义,挑拨李民一系的军队巨头如林冲等格杀李纲,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李民自然要给林冲事先打下预防针。
与此同时,李民也传令武松,令其领军一万,配合李纲行事。
最后,李民这才带了杨震、杨志、鲁智深,以及守一真人、灵隐禅师、曹淼等,率骑军快速增援慕容博。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个大理王段誉。
路上无话,高速行军下,不几日,已是抵达华阳。
这华阳,已是四川成都附近。如今这四川,虽然没有经过清政府两次移民添川,可此时的四川人,也同样没有经过清政府的大屠杀。这天府之国,人丁还是相当兴旺的。
只不过,太平许久的四川,随着吐番的入侵,却也是苦了。那四川,本来留有重兵,也是防着吐番等国入侵的。只是这吐番,当时却是打着大宋请求援军的旗号,愣是光明正大的进入了四川。而且连沿途的军需,都还是需要当地的大宋政府给与就地就食的解决。直到李民拿下了段誉,逼降大理军兵,这才由着慕容博领着燕军,带着大理军团将其拦住。
只是,没有了关隘。在这吐番军马已经进入了这四川盆地之内。慕容博的大军,实在难以正面抗衡吐番的驼龙军。这才且战且退的,都快退到成都附近了。
此时,慕容博的军马就驻扎在武侯山。而吐番的大军主力,则停留在金马镇。两军隔着温江,都等着吐番使臣议和的结果呢。
而那吐番使臣赤竭,虽然比李昆动身要早一些,一路上也是全力赶路,可他们如今毕竟是在李民的地盘内跑路。一路上关卡哨所,哪怕李民就是没有特意下旨刁难。他们也是想速度,那也是速度不起来的。自然远远比不上李民全军骑兵,而且还全都一人双骑地在兵道上急奔。
此时不得不说大宋这些年来的军政虽然比较腐败,可这修桥修路的基础建设,却是关系到了每一个府县官员的政绩。一个个做的却都是不错。尤其是这兵道,大宋主力八十万禁军,那可是都在京师呢,有个什么战事的,都需要从京师快速出兵增援,这兵道更是政绩考核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