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亲卫兵,罗士信早已为他们备好了最适合骑战的山文甲,原本想着在边兵里挑选出精锐补足胜捷军的数额,但是边兵的质量差的令人发指。亲卫兵宁缺毋滥。此事也就搁置下来。直到今日。燕沛与他的部下的投效,补足了亲卫兵的数额。早已准备好的山文甲与马战特备的马刀长枪,也派上了用场。
燕沛见罗士信当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他们推心置腹,心中也甚为感动。
罗士信的亲卫是从身经百战的右骁卫与天节军中特别挑选出来的,都是以一当十的猛士,而燕沛的部下在草原上混迹了十年。身上也自带着彪悍沧桑之气。两队兵马合在一处,那股强悍的气势。一眼可见。
周边顿足观望的兵卒是一脸的欣羡,罗士信、苏定方、薛永、莫虎儿、席君买、燕沛这些人他们不敢想,但是同为兵卒,他们还是幻想过进入亲卫队,接受最好的福利待遇。
但很快他们便发出了阵阵的惊呼,在胜捷军的身后是一票穿着兵卒皮甲,却装饰的异常华丽的兵卒……什么时候兵卒也有如此待遇了?
他们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皮甲,在看了看对面那皮甲附加皂娟甲合二为一的新型兵卒衣甲,自觉地浑身不自在,有着点点的嫉妒,个别人已经隐隐有些后悔了。当初苏定方、薛永、莫虎儿分别在军营中贴出告示,要招募亲卫,亲卫的福利待遇不变,但训练的强度是日常练习的两倍。
习惯了敷衍的边军,见无利可图,还要耗费血汗去训练,绝大多数都打着退堂鼓。只有个别有雄心有抱负想要提升自己实力的人物选择了报名,成为三人的亲卫。看着挥汗如雨的兵卒,那些在阴凉下休息的边兵,报以了嘲笑的态度,直到今日,见那些双倍付出的兵卒,鸟枪换炮,变得如此光鲜,突然意识到对方的付出是有价值了,而选择退缩的他们却只能在一旁羡慕与嫉妒。
此时此刻,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羡慕的对象获得了什么样的奖励。
在有心人的宣扬下,此次取得的战果,此次兵卒获得的奖励,短时间内就在军中传开了……
五头羊、一匹马、一头牛,还有一身光鲜的衣甲,还不包括银钱奖励。
若原先的想法只是羡慕外加小小的嫉妒,那么听到消息的他们整个人就不淡定了……
但是不淡定又如何?
选择权是在他们手上,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懦夫选择了退缩,选择了随波逐流,不求上进,自然什么得不到。而勇敢的人不惧训练的苦,愿意无条件的接受两倍的训练以提升自己的实力,他们的付出自有一定的回报。连基本的训练之苦都不愿意接受,那里受得了战场的罪。
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部分的兵卒后悔了,他们只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得到了奖励的兵卒,那些帅气异于他们的兵卒……
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这还是第一步!
很快庆、绥、延三州都得知了罗士信在草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千人之数,连破突厥两个部落,杀伤敌人五千之数,救回了将近两百困在突厥的中原百姓,还获得了将近三万头羊,四千头牛,一万三千匹优良战马,随行的勇士一个个都颁发了特殊的衣甲,获得了特别的奖励。
作为边境城市,庆、绥、延三州没少受到突厥的袭扰,但是边兵的无力,让他们对于边兵无甚好感,对于关中十二军却报以极大的热情,每每关中十二军从关中赶到前线击退来敌,都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呼。
现在他们突然发现边兵中也有勇士,那一个个身穿新型帅气衣甲的兵卒便是深入突厥大破突厥的英勇战士。
在舆论的宣扬下,但凡穿着山文甲的捷胜军与穿着新型衣甲的兵卒都成为地方英雄,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
第二十五章 堵嘴
罗士信他们安然的抵达庆州,却留下了满目狼藉,一片荒芜的阿史那部落以及伤亡惨重的粘怗部落,还有一地的惊恐。
因为这次谁也意想不到的袭击,在突厥掀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挨近庆、绥、延三州边界的突厥部落,上上下下都惊呼着恶灵来了,中原的“阿尔桑。杜奥莱”已经向他们伸出了尖利的爪子,凶残的恶灵,意图逐一将他们吞并吃下。
他们一边向先前的颉利求助,一边意图召回随着颉利出战的部落勇士,同时还数倍加强了戒严,以防罗士信再度袭来。
罗士信这强而有力的一击,也让突厥尝试到了恐惧威胁的滋味。
颉利在草原上横行多年,根深蒂固,实力终究要胜于突利一筹。经过半年的休整养精蓄锐。这新一轮的交战,他已经取得了初步优势,就等着时机来临,一举将突利这个反骨仔歼灭了。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轮番刺激接憧而来。
先是得到梁师都的救援,说罗士信在边境陈兵练兵有意攻打朔方。
朔方一地水草丰美,还挽扼大唐的门户要地,对于突厥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可丢失。正考虑着大唐是不是真的意图强取朔方,考虑要不要派遣一支兵马支援一下,免得朔方这个军事要地让大唐夺了过去。
还没等他想出所以然来,罗士信兵袭粘怗部落。捣毁阿史那营地消息传到了他的面前。
紧接着又收到了多个部落的求援,信中莫不是要将部落的勇士调回,防止罗士信再度袭来。
一连串不好的消息传来。直接让志得意满的颉利傻眼了,好半响又是愤怒又是不甘的破口大骂,“罗士信这畜牲,处处坏我好事,难道便是老子的克星不成!”他怒不可遏,同时心中暗恨:自己真是弄巧成拙,突利作为新生势力。兵力远不及他,便打算此次强行取胜。特地调动了各处部落的兵力,却不想让罗士信钻了控制。袭击了他们的后方,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恐慌,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念及此事,他几乎要呕血。
“汗王。丛礼可汗、忽而可汗、乌默可汗……一并求见。”
大帐外传来了亲信的声音。他一连报了六个可汗的名字,与他手中的收到的部落求援信一般无二。
颉利摇头苦笑,长叹了一声道:“让他们进来。”
一得允许,阿史那丛礼、粘怗忽而、乌默等人先后涌了进来。
“汗王,你要为我做主啊!”阿史那丛礼最为悲惨,儿子先死在前一仗中,想着此次为儿子报仇,在颉利的教唆下。一口气调集了麾下的所有拓揭、侍卫之士,只余下小部分的控弦之士护卫疆土。为了给儿子报仇。他的兵将冲杀的最狠,损失的也最为惨重。结果这边还没有取胜,大后方却让罗士信一举捣毁,牛羊马儿什么的都成了对方的战利品。想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奋斗,几乎损失过半,一颗心是拔凉拔凉的,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泪水都哗啦啦的往下流了。
看着自己这位叔父,颉利也泛起同情之意,咬牙切齿道:“叔父放心,我与罗士信、突利不共戴天,你的仇便是我的恨。我一定会将他们的脑袋砍下来给你当漆成溺器,尤其是我那兄弟,死的更是凄惨。此番一但得胜,我便与他不死不休。”他刻意提起阿史那丛礼那死去的孩子,便是想激起他同仇敌忾之心,将他留下来继续对敌。
阿史那丛礼凄惨的摇了摇头道:“部落被毁,子民被杀的无处安身,曝尸荒野,成为鸟兽果腹之肉。幸运逃的无家可归,四散而逃,或为马贼所劫或为他族所掳,全因我报仇心切导致一切。这大错铸成,再不回去弥补。我如何面对将可汗位子传给我的阿爹?望汗王批准,阿史那丛礼撤军回去召集四散的族人,为今年冬季早作筹备。”巢穴被踹,阿史那部落经济物资损失惨重,肯定无法渡过今年冬天,他目前也只能早作准备,听天由命。
颉利摇头长叹,只好道:“叔父一路小心,你也是为我突厥才受此损失。我颉利会予你一定的补偿,助你渡过这个冬天。”
阿史那丛礼之后,粘怗忽而、乌默等突厥可汗也先后告辞,都说受到了罗士信的威胁。
这也是草原民族最无法控制的地方,个个部落固然会奉一人为主,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部落为先。为了自己的部落,能够无视违抗突厥汗王。
颉利也看出了这个制度对他权势的不利,特地重用赵德言、罗艺等汉人为官,便是想着将中原的那一套用在他们身上,改变突厥这种各自为政的情况,建立一个如同汉人王朝一样的突厥国家。只是到目前为止,突厥上下部落,没有几个吃他这一套的。
颉利允许了阿史那丛礼离去,也没有理由拒绝他们,好言相劝无用,也只能松口。
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颉利一下子侧走了好几个部落,兵力反而呈现了些许劣势,比不上突利了。
颉利本来将胜的形势一下子变得微妙了起来。
*********
突厥如此忧伤,在关中的唐王朝得到这个消息就是欣喜若狂了。
李世民亦想不到罗士信会如此顺利,那丰厚的成果让他这位大唐王朝的太子,整个王朝的真正主事者都看着眼红。
“两万头羊,三千多有牛,还有一万多匹马……”李世民看着这个数额,心底那个悔呀,只恨不得能够吃一个后悔药,将原先说过的话给吃下去,闷在肚子里。
罗士信与李世民在暗地里有着约定,为何更好的激励边兵将士,所抢夺来的物质由他全权处理。
李世民当时在想,边兵疲弱,便是从中挑选拔尖骁勇之士,数量也是有限。草原上是游牧民族突厥的天下,罗士信以打游击的战术以战养战,实行抢掠,所获得的物资绝不会很多。
就如突厥入侵他们一样,突厥扫荡一圈,然后让他们打回去,清点各地损失,只要他们能够取胜,损失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
李世民这里就失算了。
他固然料想到罗士信会借着颉利、突利双方大战的时候发动攻势,却不知阿史那丛礼会调走部落里的所有勇士,以至于白白便宜了罗士信。此外大唐自从一家独大之后,突厥几乎连年入侵,每个夏末秋初的时节,边境必听突厥为祸。
在边境生存的百姓早已习惯,也养成了防备突厥的习惯。每到夏末的时候,便将值钱之物藏起来,或者整理出来。一听闻突厥来袭的消息,或是带着值钱的躲到城里或是逃到山上。这躲突厥早已躲出经验来了,突厥想要获得大丰收,自然是不大可能。
而突厥自隋朝没落以后,一直强势,力压中原,从未有过被中原人抢掠的经验,没有任何防范,自当损失惨重,让罗士信赚的盆丰钵满。
“你们说有什么法子,让我这个姐夫将到手的东西给吐出来?”李世民左右瞄了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一眼,一本正经的说着,想着那丰厚的收获,也顾不得要脸不要脸了,反正三人都是他最为信任的人,也不怕他们传扬出去。
房玄龄有些汗颜,灿灿道:“这个不太好吧,毕竟大将军与殿下有过约定,现在见大将军收获丰富就想要反悔,传出去对殿下的声誉不好。”
“我当然知道。”李世民毫无廉耻的道:“所以需要你们想想办法,让他自己毫无怨言的上缴出来。若非我手上拮据,谁愿意出尔反尔?三千多头牛,将这些牛归为官牛,在租给百姓耕种。足足能够多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