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底下自然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李贤思虑一番之后,决定成立一个商队,让马雍带着人马走南闯北,赚取银钱。
二龙山的贼寇没有一个是安分的主儿,若要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耕地种田,只怕比杀了他们还难。
李贤把这个主意说出来之后,于海跟马雍都颇为赞同,于红樱虽然觉得变成一个满身铜臭的商贾很不舒服,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她不再坚持了。
自打马县丞认可了这么亲事之后,于红樱事事都顺着马雍的意思,不再有丝毫违背。
都说女人是奇怪的动物,一旦她认可了某个男人,她便会为那男人去做任何事。
于红樱就是这样,之前的她,大大咧咧的,做事从来不瞻前顾后,可来到夷安之后,她意识到,如果自己还是从前的自己,只怕马家是不会收她入门的。
正是出于这么的顾虑,于红樱才收敛了自己的棱角,努力去做一个马家喜欢的女人。
做什么生意?
李贤把自己鼓捣出来的鱼干、肉罐以及美酒全部交给马雍,让他运往各地。
之前,糜氏商队虽然每一次都会带走数量不菲的货物,可比起介亭乡民制作的鱼干,只能算是一小部分。
这一次,李贤打算自己填补空档,不让货物滞销。
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才会记住施恩者。
北海国内的盐货经营权已经交给了糜氏,李贤自然不好跟他们抢,但如果只是卖些鱼干、肉罐、美酒,这倒是无伤大雅。
糜氏把摊子铺的太大了,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李贤又是他们的大金主,即便是糜竺也不敢再小觑李贤。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一个商队,几乎不会有任何阻拦。
于海身体不便,自然不可以长途奔波,于是,他便跟山寨里的家眷一道,留在了宁家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有充当人质的意思。
既然于海如此识趣,李贤自然不好再做强求,他把货物交给马雍之后,嘴里道:“能否牟利生财就看你的本事了,不过,倘若你把另一件事做好了,即便是亏损一些,我也绝不怪你”。
马雍有些好奇,世上还有这道理?亏本的生意也可以做!
“什么事情?”
“每过一城一地,我需要你探清城中虚实,若是有可能,能够绘出地图的话就更好了”
马雍深深地看了李贤一眼,原来李三郎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他要做什么?一个县尉而已,要那么多的情报做什么?
“回禀主公,探清虚实我还可以勉为其难,不过绘制地图的话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我麾下人马没有精于此项的人物呀”
李贤击掌笑道:“你没有,我有呀”。
马雍彻底服了,怪不得李贤从未一败,这人运筹帷幄,早就把一切准备妥当了。
想必,即便李贤不告诉自己,自己的队伍当中也肯定会有人做类似的事情。
李贤的手段,马雍算是领教了。
没过多久,浩浩荡荡的商队出发了,于海欣慰地叹了口气,道:“多谢县尉活命之恩”。
来到夷安之后,于海彻底见识到了李贤的本领,这李三郎虽然年岁不大,但实力惊人,二龙山的这五百口人如果真惹怒了他,只怕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斩杀殆尽。
李贤毫不掩饰自己的实力,此番笑道:“无妨,各取所需罢了”。
“若是有部众中途走脱,不再归队,那该如何是好?”
“只要马雍夫妇二人能够全身而退,我便心满意足,至于其他,我不苛求”
听到这个答案,于海真正松了口气,他就怕自己的部众耐不住寂寞,在途中做了逃兵,那样的话,万一马雍跟于红樱掌控不力,岂不是给了李贤惩治的机会?
这时候,李贤应诺不会借机生事,让于海很是满意。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兵退长安,十八路讨董大军瓦解。
接着,又过了两个月,李贤听说袁绍胁迫韩馥,自取冀州。
韩馥畏惧袁绍,忧而自杀。
此时,袁绍势力大增,与北海国孔融隔河对峙,这条河,就是黄河。
李贤记得很清楚,当袁绍稳定河北的局势之后,他曾多次侵扰北海国,而孔融,就败在袁绍之手。
当然了,那都是李贤穿越之前发生的历史,如今,北海国有了李贤,他绝不会让袁绍再得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李贤已经把北海国视作自己的禁脔,不容得他人窥视!
。。。
第一百四十二章自作孽不可活
人总是会变的,刚开始,李贤只是个穷苦盐丁的时候,他每日里考虑最多的便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现在,随着地位的高升,实力的增强,除了活着之外,李贤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权力!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编织草鞋的刘备都能成为开国之君,李贤哪里比他差了?
除了没有个皇叔的名头之外,李贤觉得自己有更好资本。
年轻!比起三十一岁的刘备,李贤足足年轻了十二岁,年轻,意味着李贤拥有更多的机会。
曹操明知道司马懿狼子野心,为什么没能及时将其拿下?只因为曹操死的太早,司马懿活的太久,所以曹魏的天下才被司马家篡夺了过去,倘若曹操能够多活个三五年,那历史自然又不一样了。
现在,李贤在夷安城已经站稳了脚跟,下一步,他要把碍眼的庄文赶走。
从莒县回转之后,过了约莫一个多月的功夫,一封官方文书从都昌传来,随行的还有一名郡府长史。
这长史进入县城之后首先见了庄文,摩拳擦掌的庄文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郡府来人,当下大喜过望,他特意召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吏,全部聚集在县衙。
李贤身为夷安县尉,当然也在邀请之列。
长史代表孔融,自然位居上首,庄文盘膝坐在次席,李贤与马县丞各分左右坐下。
全部落座之后,庄文说道:“这位是简长史,此次前来夷安,身负要务,尔等不可怠慢!”
“喏!”
简长史笑着拱了拱手,道:“简某职责所在,待会儿言语间若有冲撞之处,诸位还请见谅呀”。
“长史客气,我等明白”
庄文颇有些迫不及待,嘴里道:“慎小慎微,防微杜渐总是不会错的,简长史宽心,我夷安文武官员对孔北海多有仰慕之情,便是训斥一番,也是爱护之意,绝不会心生怨恨”。
庄文这家伙今日好像吃错了药,竟然显得这么兴奋,看来他一定是做了什么手脚,李贤略一思索便想到了其中的关窍。
不过,区区一个县令罢了,能够把自己怎么样?
手握三千兵马的李贤早已经不把庄文放在眼里了。
老子有兵,有粮,有钱,真要是想灭了你,分分钟的事情!
李贤杀机四溢。
这时候,简长史清咳一声,道:“夷安县尉李贤”。
李贤不慌不忙,镇定十足地应道:“麾下在”。
简长史上上下下打量了李贤一番,之前都昌被围的时候,他也在城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李贤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有了这层关系,简长史的脸色顿时和缓起来:“劝农耕、兴水利、助友邻,除匪患,李县尉功勋卓著,北海相已经上奏朝廷为你请功,想必犒赏不日将至”。
什么?怎么会这样,不是应该斥责吗?我辛辛苦苦搜罗了那么久的东西,怎么北海相一字不提?
庄文脸色大变,怒火冲心之下,他咆哮道:“李贤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触发律法,国相岂能因私废公!”
“好一个因私废公”,简长史不屑地扫了庄文一眼,嘴里道:“夷安令庄文,在其位,不谋其政,蝇营狗苟,无容人之心,特免去其县令一职”。
峰回路转呀,刚开始,看到庄文那眉飞色舞的模样,台下众人顿时明白,这简长史应该就是县令请来的尚方宝剑。
哪曾想,宝剑未伤人,却先把庄文自己斩了!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众人眼中,庄文已经成了自作孽的典型,不值得同情。
“不服,我不服,做错的是他李贤,我庄文没有做错,孔北海凭什么罢黜我!”庄文状似疯狂,他站起身来,额头青筋直露。
“啪啪啪”,简长史击掌唤来亲卫,就要上前将庄文擒住,却听李贤说道:“喔,敢问县尊,我李贤哪里错了?”
庄文大步冲到李贤跟前,咆哮道:“未得调令,你私率三百兵马南下莒县,这不是错?”
李贤摸出莒县令徐益准备的求援文书,向众人展示道:“二龙山匪寇猖狂,莒县令徐益无奈之下向我求援,我怕消息走漏,所以并未告诉县尊,没曾想,却让他误会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你们是一伙的,你们是串通好的!”庄文瞪大了眼睛,就要一把扯过文书。
文书只有一份,李贤怎么可能让庄文毁掉,他递给简长史,道:“南下之前,我已经快马报与国相知晓,这是文书,请长史过目”。
简长史验过官方印记之后,嘴里道:“没错,这是莒县的官印,不会有错”。
庄文只觉得闹中嗡嗡作响,他歇斯底里地叫道:“水车呢?那劳什子水车你为何敝帚自珍,不上报朝廷,造福万民?”
李贤还未开口,简长史就叹了口气,道:“庄文你还不曾知晓,李县尉已经把水车的图纸进献给了北海相,正是见识到水车的便利,孔北海才大喜过望,说这是功利在千秋的功德!”
庄文瘫倒在地,他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抓的把柄,李贤竟然早就准备好了破解之道。
怪不得对方如此猖狂,怪不得世人都说李贤李三郎不可为敌!
不,不能这样,庄文不甘心,他挥舞着双臂,大声说道:“李贤,你麾下兵马三千,所耗银钱无数,那些钱货,你从哪里来的?”
李贤往都昌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三千兵丁全都是征缴黄巾的精锐,这一点,北海相早就知道,至于钱货嘛,那却是我讨伐管亥,北海相赏赐的银钱!”
“不可能,据我所知,这些日子你花费的银钱早已经过了千贯之数,北海相怎么可能赏赐你这么的银钱?”
简长史连连摇头,又道:“庄文此言大谬,你可知道,黄巾抄家灭族,劫掠了多少银钱?你可知道,管亥兵寇都昌的时候,麾下人马四万之多?贼寇不肯置田够地,所掠钱货全在身上,李贤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自然所获不菲,那都是北海相允诺过的事情,我知道的很清楚”。
“哈哈,好,好的很,我庄文不服,我庄文不服!”庄文张牙舞爪地要上前殴打李贤。
李贤懒得跟这种人计较,只是抽身闪开,并没有反击。
这时候,简长史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打了个手势,从都昌来的亲卫便上前把庄文擒下。
整个世界顿时清静了。
。。。
第一百四十三章执掌一县
郡城来人之前,夷安城内的大小官吏纷纷猜测,县令庄文到底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对付咄咄逼人的李贤。
众所周知,李贤已经与马县丞达成了攻守同盟,这种情况下,倘若庄文拿不出像样的反击手段,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
日子一天天过去,庄文始终没有任何动作,不过,没有人认为庄文已经认栽放弃了。
庄文之所以隐忍这么久,必定还有后招。
这招数一经使出,说不定就可以扭转乾坤。
庄文是这么想的,夷安城内的不少官吏也是这么想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在众人翘首以待的目光中,郡城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