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无论如何,李贤经营了这么久,多次救援徐州,为的不就是今天吗?
“徐州,我一定要收入囊中!”
一直以来,李贤都表现的温儿儒雅,这一次,他的态度很强硬。
为将者从来不怕厮杀!太史慈面‘露’喜‘色’,休整了这些时日,北海军早已经恢复了战力,此番南下徐州,少不得又要他们大展拳脚。
徐庶微微颌首,嘴里道:“且先派人与臧霸联络一番,如果能够引为奥援,自然可以省却很多力气”。
说到这里,徐庶又犹豫道:“徐州陈氏、糜氏都与使君‘交’好,有这份关系在,使君也可以试探拉拢一番”。
李贤一一应下,北征乐安国,北海军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为此,府库积攒的钱粮消耗大半,这一次,南下徐州,肯定又少不了钱粮的支撑。
不过,只要可以吞并徐州,便是耗费些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在李贤的大力支撑下,糜氏船队不断拓展航线,他们北上辽东,南下琉球,带来了数之不尽的珍稀物品。
此时虽是‘乱’世,可富家大族还是有囤积居奇的嗜好,仅这一项的收入,每次可以为李贤带来近万贯的收入。
如果再算上高粱酒、鱼干带来的利润,每一年,郡府可以收入三万贯。
不过,再多的银钱也扛不住李贤大手大脚的挥霍,为此,负责钱粮事宜的周东昌多次向李贤大倒苦水。
好在秋粮即将成熟,而李贤治下风调雨顺,看模样应该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若不然,大军出征,又得消耗库存的粮秣。
三日之后,太史慈率领北海军抵达平昌,平昌距离下邳不过三百里,一旦徐州有变,北海军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消息传到徐州,自然使人浮想联翩。
下邳城,糜竺与陈登‘私’下相会。
寒暄过后,糜竺开‘门’见山,嘴里道:“我听说陶使君病入膏肓,只怕活不过百日了”。
陈登故作不解:“那又如何?以我下邳陈氏的地位,谁奈我何?”
这话说的可谓猖狂无比,不过,糜竺听了之后却觉得丝毫不意外。
姑且不论陈氏的身份地位,单是他们手中的那千余‘私’兵就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糜氏虽然也在‘私’下豢养死士,打造兵器,可与陈氏比起来,总归差了许多。
这一次,糜竺之所以‘私’会陈登,是想探探陈氏的口风,毕竟,糜氏的糜缳与李贤‘交’好,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传言陈登也与李贤相‘交’莫逆。
在徐州风雨飘渺之际,如果陈氏、糜氏能够守望互助,他们甚至可以左右徐州的局势!
糜竺犹豫一番之后,决定和盘托出:“元龙是聪明人,我听说陶二公子打算迎立刘玄德为主,我却不敢苟同,不知道元龙是怎么想的?”
陈登深深地看了糜竺一眼,道:“刘玄德颇有仁义之名,不过,听说他与孔北海之死牵连很大,这样一个心思‘阴’沉之人,我不敢与之共事!”
糜竺松了口气:“元龙一语中的!那刘备惯会演戏,乃十足的小人!”
“糜兄有何高见?”
“实不相瞒,我打算迎立青州刺史李贤为主!”
陈登并不意外:“喔?李贤虽强,可袁绍、曹‘操’、吕布都是虎狼之辈,他如果占据徐州,肯定会引人嫉恨,到时候,大兵压境之下,李贤能够抵得住吗?”
糜竺笑道:“李贤又训练出两万新卒,只要他们能有北海军三成的战力,横扫徐州不成问题”。
陈登颇为意动,“青州距离下邳足有数百里,远水不解近渴,北海军来得及吗?”
“元龙难道忘了小沛城的驻军也是李贤麾下吗?”
陈登摇了摇头,道:“我听说刘玄德正在与臧霸联系,如果臧霸一心支持刘备,只怕小沛城的守军是指望不上的”。
提到臧霸,糜竺也有些语塞,不过只是片刻他就自信地笑道:“如果李贤连一个臧霸都解决不了,那我们投奔他又有什么意义?”
陈登大笑:“哈哈,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弱‘肉’强食,不变的丛林法则,这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永恒规律。
对于陈登、糜竺来说,亲情、友谊都不是左右他们思绪的关键因素,他们只认同强者!只有真正的强者才值得他们投靠。
。。。
第三百零八章徐州臧霸
开阳城背靠沂‘蒙’山,在下邳以北,青州以南,这里地势险要,是沂水和泗水‘交’汇的所在。热门
在后世里,开阳又叫临沂。
李贤的北海军如果想开赴下邳城,开阳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此时,驻守开阳的大将名曰臧霸,他麾下有兵马八千人。
这臧霸也是个厉害角‘色’,他十八岁的时候,父亲臧戒滥用‘私’刑,杀害囚犯,触怒了太守,被关押在费县大牢,生机渺茫。臧霸得知之后,连夜统领食客十八人杀入费县西山大牢,不但救出了臧戒,还把太守一刀杀了。
当时,费县数百名乡勇畏惧臧霸的勇猛,人人避逃。
作出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情,费县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于是臧霸父子便逃往东海郡。
大汉以孝道治天下,臧霸这等行径非但没有引人唾骂,反而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孝勇双全的榜样。
后来,黄巾作‘乱’,臧霸散尽家财,收兵近千人,由于作战勇猛,他与贼兵大战数阵,未曾一败。
陶谦大喜,拜臧霸为骑都尉。
臧霸‘胸’有大志,他通过剿灭黄巾的战事不断地壮大自己,等到陶谦察觉不妥的时候,臧霸已经拥兵数千人,成为听调不听宣的角‘色’。
陶谦虽然恨之入骨,却也无可奈何。
这一日,臧霸将麾下部将孙观、吴敦、尹礼聚集到一处。
甫一见面,臧霸便说道:“陶谦活不了多久了”。
孙观面‘露’喜‘色’:“哈哈,这老狗终于要死了,大兄,咱们要兵发下邳城吗?”
臧霸皱起眉头,嘴里道:“曹豹这杀才驻守下邳,咱们这万余兵马,只怕讨不到好处”。
“怕个鸟,不过是一帮残兵败将罢了”
吴敦这时候‘插’了一句话:“小沛还有李贤的五千兵马”。
孙观吸了一口冷气,北海军的战力他是见识过的,即便他目中无人,却也不敢大言不惭。
好端端的氛围被吴敦毁了,孙观很是不爽,他嘀咕道:“陶谦这老鬼留下于禁,难不成就是防备我们的?”
尹礼冷笑,道:“他不仁,我不义,我听说刘备有可能入主徐州,咱们要不要帮他一把?”
臧霸盯了尹礼半晌,方才意味深长地说道:“刘备派来使者,想让我助他一臂之力”。
孙观皱眉,连连摇头:“刘备有多少人马?”
“不过五千人”
“李贤有多少兵马?”
“老卒三万开外,新卒两万人”
孙观大笑:“我听说刘备与李贤不睦,咱们如果帮助刘备,岂不是要与李贤敌对?”
尹礼收了刘备的好处,当下辩解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李贤兵马虽然多,可却鞭长莫及,只要我们反应及时,先下手为强!”
吴敦疑‘惑’道:“陶谦可是有两个儿子呀,他不打算让他的儿子接位吗?”
臧霸不屑:“黄口竖子罢了,不值一提”。
“都尉,我听说小沛城的于禁之前是曹‘操’麾下部将”
“嗯?那又如何?”
“李贤对待一个降将尚且如此信任,其人心‘胸’可见一斑”
尹礼皱眉,反驳道:“那李贤能给我们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
“李贤兵强马壮,咱们帮助他,胜算极大”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正是因为刘备不如李贤,一旦他入主徐州,我们才能得到足够的好处”
“若是败了呢?”
尹礼还要争辩,臧霸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够了,都他娘的住嘴!”
臧霸一言既出,众人再不敢多言。
“李贤也派来了使者”
“啊?”尹礼面‘露’惊‘色’,孙观却喜笑颜开,唯有吴敦很是冷静:“李贤应允了什么好处?”
“铁甲三百副,战马两百匹,米粟两千石”
尹礼瞋目结舌,无论是铁甲还是战马,这在徐州都是紧缺的战略物资,更别说米粟了,方圆几百里,也只有李贤能够财大气粗到这种地步。
孙观似笑非笑,他瞥了尹礼一眼,嘴里道:“李贤倒是大手笔,那刘玄德呢?”
臧霸忽然笑了起来:“刘备答应事成之后保举我为东海国相”。
孙观连连摇头,“空口白牙,还是李贤来的实在!”
尹礼脸‘色’很是难看,幸好他与刘备只是泛泛之‘交’,如若不然岂不是丢尽了脸面?
“吴敦,你觉得如何?”
“如果都尉不打算拥兵自立的话,还是投奔李贤来的好一些”
“喔?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李贤军力强盛,且在小沛留有五千兵马,那刘备虽然也有兵马在手,可却是些残兵败将;其二,下邳糜氏与李贤‘交’好,陈氏陈登也与李贤颇有来往,如果下邳大族拥立李贤,就算陶谦在世,只怕也无力反对”
臧霸连连颌首,他正‘色’道:“还有其三吗?”
“其三,李贤击退曹‘操’、袁术,于徐州百姓有恩,民心向背不容忽视”
臧霸闭‘门’苦思,半晌之后方才叹了口气,道:“开阳虽然易守难攻,但却不是根基之地,这里粮秣不多,无法长期立足,我听说陶谦属意李贤,咱们且静观其变吧”。
“也好”
下邳城,陶谦将陶应、陶商唤到跟前,嘴里道:“为父时日无多,你们兄弟两人以后好自为之”。
陶商跪伏在地,痛哭流涕:“父亲!”
陶谦喘了口气,费力地说道:“我虽然是徐州牧,可内有大族掣肘,外有臧霸虎视眈眈,很难放手施为,你们兄弟二人,虽然有些小聪明,可却难成大事,将徐州托付给你们,那等于说是害了你们!”
陶商连连摇头,只是流泪。
陶应却面带不甘之‘色’:“父亲,这大好基业是你创下的,你不‘交’给我们,你想‘交’给谁?”
“李贤、刘备二人,你们觉得如何?”
陶商滞了片刻,道:“孩儿与刘备接触不多,无法评价,那李贤倒是个热心肠的”。
陶应嗤之以鼻:“李贤不过是对我徐州有窥视之心罢了,我听说北海军一万五千兵马正在东海国以北虎视眈眈”。
“咳咳”,陶谦干咳了几声,道:“李贤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不能在我死之前选出继任者,徐州必会生‘乱’”。
“父亲,李贤出身低微,那刘玄德可是大汉皇叔呀”
陶商难得反驳了一句:“李贤颇有善心,要不是他帮衬,咱们徐州抵得住曹‘操’、袁术吗?”
“哼,刘备帐下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
陶谦中气不足,缓缓地说道:“够了,应儿,李贤军力强盛,刘备敌不过他的”。
“那臧霸呢?”
“我之所以把于禁留在小沛,为的就是防备臧霸”
陶应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陶谦竟然考虑的这么周全,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反驳的话。
陶谦缓了片刻,嘴里道:“我打算让陈登陈元龙迎立李贤,应儿,切记,不可生事”。
“那刘玄德呢?”
“李贤与刘备颇有仇怨,我既然打算把徐州让给李贤,刘备自然不能久留”
陶应拂袖而去。
陶谦叹了口气,他对陶商说道:“你这二弟早晚要惹出事来,不过,他终归是你二弟,明白吗?应儿?”
陶应连连颌首,嘴里道:“孩儿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