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唐朝当皇帝-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经过半年的努力,杨成也是基本完成了对巴蜀之地的改造,此时在巴蜀之地上大大小小都是生产营的编制,商人也被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各行各业都被监管了起来,都有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单打独斗了,所有人都要受到监管。
随着漫天大雪的降临,在成都城中的蜀王府中,杨成举行了一次大典,也是正式表明自立割据一方的事实了。
蜀王李榆已经在蜀地为王三十多年了,但是这次也被杨成俘虏了,然后一家人都被编入到一个特殊的生产营中劳作去了,这个生产营都是一些蜀地的官员和权贵们,他们被俘虏之后,然后被编入到一个生产营中劳动。
此时,在气派的蜀王府中,杨成在一身戎装,然后站在最高位,他的身下是五把椅子,也是代表杨成军中地位高的五个人。
这五个人分别是张守瑜,南齐云,柳仁清,严庄,仇海五人,只是此时张守瑜的椅子是空着的,此时张守瑜和王难得正在神策城中守备,所以没有来。
杨成将神策城中的众将士召集到成都,也是为了不然众人错过这样的一个庆典,以免中众将士心中遗憾。
而且杨成的女眷也全部都来成都了,而且一路上有陈鬼和公孙兰的在,杨成也没有担心这些人的安慰,自然是放心的。
然后在杨成身边是两把椅子,也杨成的样式一个样子,是专门给陈鬼和公孙兰在准备的,但是两人都是修行之人,不喜欢这样的凡人俗事,所以也就是象征性地接受杨成的礼遇,但是都没有到现场,所以这两把椅子也是空的。
然后下面就是站立的众人,其中有武将王思礼、杨思晖、周泌、富源、张越、柳霸虎、张彪、左车、折里、王强、赤麻等。
还有文官之列的李白、张巡、高适等,其中还有一些这两年随着杨成一起征战的一些武将和文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在蜀地招募的官员,都纷纷到来了。
然后杨成就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正式标志着自立蜀地,对抗唐朝。但是杨成并没有称王,只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政制度。
杨成在成都设置将军府,杨成自称大帅,总领治下的一切军政事务,然后将军府下设大将军两名,一个是张守瑜,一个是南齐云,这两人负责征战和军备训练。
然后杨成设置内政总管一职,由柳仁清担任,总领蜀地的一切民政事务,然后杨成又设置了行军长史一职,由严庄担任,负责军中的后勤和参谋之事,并且同时担任巡查营总管,总领情报和巡查一事。
杨成之所以让严庄总领巡查营之事,也是因为左车实在是太小了,很多事情还是有些处理不了,严庄心狠手辣,所以非常适合这个差事,尤其是杨成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需要治下的稳定就非常重要,严庄自然非常适合这个差事。
巡查营的骨干就是以杨成的亲兵为主,然后负责治下的巡视和情报事务。
然后杨成又设置了水师总管仇海,也是对这个老人的敬意了,同时杨成也看到了蜀地江河众多,此时还没有进入大航海时代,而且杨成也不想将太多的经历投入到大海上。
于是就将仇海、柳霸虎和张彪全部召回到了成都,然后让他们在蜀地训练一支水师,并且担负水运的事务,毕竟这个时代水运才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尤其对巴蜀这些多山之地来说。
并且杨成正式将成都的将军府命名为神策军将军府,也就是将杨成手下的大军真是命名为神策军了,也是沿用了在青海神策军的称谓了。
随后,杨成又宣布将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蜀王府设置成神策军军政学堂,然后杨成亲任学正,甚至军事学,还有生产营学和工匠学三种专业,具体的学务之事有李白负责。
众人对于杨成的这个举动非常惊讶,他们没有想到本来这个成都最大的府邸应该是被杨成作为将军府的,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作为学堂了,其中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是也有人知道杨成的用意,而且从杨成建立的学科来看,也是体现了实用性,没有那些所为的诗词歌赋之类的,甚至将工匠学也都加入而进入,这些都是神策军此时最需要的。
于是众人也不由地开始对杨成心胸和决心感到佩服了,一时间也是激动不已,他们知道他们遇上了一个贤明的主公了。
杨成自然知道人才对于军队的需求,杨成是后世来人,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非常了解,这个时代的军队中的军官或者将校很少有是从士兵做上去的,其中很多人是通过武举上位的。
虽然杨成认为武举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方式,但是这也只是表明了这个人武力可以,不能够表明这人就擅长行军打仗。
所以杨成准备成立学院,然后将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学习,这也是一个快速壮大神策军的方式。
而且杨成将这个学院定为的也只是一个快速培养人才的地方,学制也就三个月,只是只是教授基本的文字和所需要的知识,都是军中和生产营中基本的知识。
至于工匠学院,杨成设定的学制可能就要长一些,但是这些也是必然的结果,工匠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同时杨成也准备渐渐地引入原理性的知识,并且他后世来人的优势。
杨成知道中国古代虽然在科技上遥遥领先,但是这些科学技术也都是局限在工匠之间的时代相传,最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学术原理,也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于是最后很多技术都失传了。
杨成准备渐渐地引入一些力学和图形学之类的原理,然后渐渐地引导工匠们建立一套格物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后续工匠的培养非常有帮助,甚至等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为这些工匠们开创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层次,那就是近代的科学体系。
但是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杨成需要的是治下巴蜀之地的稳定,同时训练一支大军,能够做到自保,然后在出兵陇右,整个打通和青海之间的通道,这样就可以将青海和巴蜀,还有云南之地连接到一起了。
那是杨成就可以真的东有手中的巨大资源了,尤其是稳定之后的巴蜀会给杨成提供巨额的粮食和兵甲,还有大量的兵源。
同时,杨成又对治下的士兵和官吏们的服饰进行了全部的整合,以此来区分于大唐。
而且杨成设计的服饰也不是那种低劣的衣服,做出来之后船上也显得很华丽,尤其是蜀地是蜀锦产地,所以杨成对于这些根本就不吝啬。
杨成设计的衣服遵循的简单耐用,但是不失华丽和尊贵,这样即使面对大唐时,他们也绝对不会认为杨成是匪军的,因为匪军绝对没有如此精致的服饰制度。
第380章疯狂的李隆基
天宝九年的上元节,和成都的热闹喜庆相比,长安的上元节可谓是清冷万分,不仅是这个冬季格外的寒冷,并且长安城中透着一种冷人胆寒的寒意。
尤其是长安的朝堂,每个人都在惊恐和不安中渡过着每一天,皇帝李隆基这段时日情绪大变,在朝堂上动不动就发怒,然后就会找一个倒霉蛋开刀,当场仗毙,手段极端残忍。
此时,就是李适之也不敢违背李隆基的意愿了,因为皇帝的暴怒实在是失去理性的举动,李适之也担心惹怒皇帝,然后被李隆基仗毙了。
随着杨成打败了皇甫唯明,大唐再次震动了,所有的人都惊骇不已,他们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如此之强,接连打败众多悍将,尤其是皇甫唯明的十万唐军的覆灭,不仅让长安百官感受到一阵的寒意。
就是大唐百姓得知此事之后,心中除了惊骇之外,更多了一丝对大唐的质疑了,这些百姓们开始质疑他们生活的这个大唐是不是真的是鼎盛强盛的,不然怎么会如此不禁打,被杨成一个叛军接连打败。
而且随后就是成都的陷落,然后蜀王李榆和家眷几乎全部都陷落到了杨成之后,只有李榆的一个小儿子逃了出来,然后一身狼狈地回到了长安城,在大殿上痛苦地嚎叫着,讲述着成都城被攻破之后的惨剧。
于是整个长安都震动了,然后接着就是巴蜀之地的陷落,随后巴蜀之地的一些重要关隘全部陷落,大量的唐军惧怕杨成,纷纷逃命或者投降,一是将竟然让杨成的神策军攻占了巴蜀要地剑阁,兵锋已经出到陇右了。
此时,面对如此强势的杨成,长安朝堂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初值了,众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在短短的半年功夫里将巴蜀之地全部攻占。
而且最令这些长安权贵和百官们恐惧的是,杨成竟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巴蜀之地。
这些人自然清楚杨成搞的那一套东西,也有很多人知道杨成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依然还有很多人命名知道结果,但是还是不肯相信巴蜀的人心就会倒向杨成,他们还在抱着幻想。
这些人都是那些权贵们,但是这些人心中的幻想也沉底破灭了,他们认定天下正统是大唐,也是就自欺欺人地认定那些农奴就会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会跟着匪军作乱,这样做是毫无忠义道德可言的。
但是,这些人完全是一厢情愿,在已经沦落为奴隶和佃户的百姓面前,他们心中唯一渴望就是获得自由,还有能够吃饱饭,至于道义和忠诚,他们也可以去遵守,但是前途是他们能够活下去,或者是去遵守那个给了他们自由和人一般对待的统治者的忠诚。
于是面对蜀地尽失,并且被杨成牢牢掌控的事实,那些之前还在夸夸其谈的一些人认定蜀地必然是群起讨贼,杨成匪军绝对长久不了。
但是,事实如此,杨成给了长安那些权贵们一击响亮的耳光,这就是后世毛爷爷交给他的真理,杨成知道这个真理在中国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杨成才会敢站出来,然后和这个所为的盛世大唐公然对抗。
杨成心中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他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各种阶级矛盾的时代,也是一个盛世终结,门阀士族沉底消失的年代,寻常百姓开始入仕进入精英阶级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长安百官震惊,身为大唐统治者的李隆基自然也是惊骇不已,他对杨成在蜀地搞的那一套事情的理解可以胜过任何一个人,因为他是大唐帝国的统治者,也是士族权贵和士绅的代表,自然知道杨成这一招的厉害。
此时,李隆基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他不仅是对杨成屡战屡胜的愤怒,同时也是对蜀地无义士的愤怒,正个巴蜀数十州,竟然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全部沦陷,没有一个太守杀身成仁,或者和匪军死战到最后,都是望风而逃,然后杨成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巴蜀。
尤其是蜀道上的三关,竟然也是望风而降,然后让杨成军进入剑阁,最后直接打开了通向陇右和关中的通道。
此时,李隆基已经是又惊骇又震怒了,他自然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知道大唐的**已经到了骨子里,杨成之前已经证实过了,一个淮南道可谓是没有一个义士。
只有南齐云一人,然后最后还随杨成而去,此时竟然成为杨成手下的大将军,能征善战,打的唐军毫无招架之烈。
于是伴随着正天宝八年的后半年,李隆基的情绪就一直处在暴怒之中,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下,因为时代是太多的坏消息传来了。
巴蜀之地是大唐的赋税根基,大唐超过四成的赋税出自巴蜀之地,此时被杨成占据了,李隆基清楚其结果如何,如果按照杨成这样的手段,那么巴蜀之地也就一两年功夫,就可以完全恢复,到时候对于杨成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