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戮魔-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嗖!嗖!嗖!
不多时,一道道的火矢飞射而出,将前方的空气刺破,眨眼之间,已经狠狠的钉在了城墙之上。
轰!轰!
紧接着,一阵阵的轰鸣声响起,枹罕城坚固的城墙,顿时之间碎石纷飞,城头上的士兵更是觉得脚下一阵晃动,当时便有一些靠近城墙垛口的士兵,因为晃动而坠落在地。
“楚河,你这是违反联军规定,天道不容……”
夏侯淳没有想到,楚河竟然真的敢进攻枹罕,且还动用了火器。
眼看身下的城墙,在一支支火矢爆炸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他的心中便是一片荒凉。
第一轮的火矢进攻已经完毕,北面和东面两处城墙已经千疮百孔,再有一次这样的进攻,恐怕枹罕便要直接破城了。
夏侯淳领了军令状前来,倘若没有完成军令,便是一死,故而他知道自己没有半分的退路。
只是,他心中没有任何的恐慌,反倒是十分的着急,联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来?
他相信,只要联军到来,楚河的行径便无法再进行,到时候便是楚河的死期!
“将军,我看咱们托不了片刻了!不如让我施法,以迷惑楚河大军吧!这样或许还能够拖延一段时间……”
正在夏侯淳咬牙切齿的看着前方,正缓慢装填火矢,将火炮推上前来的楚河大军时,身后一个穿着道袍的老头走上前来,拱手说道。
夏侯淳看着对方,微微点头,恭敬的说道:“那就劳烦上师了!”
这个道士道号尺寸,为王屋山的道士,此番前来说是要帮助曹操赢得这一局,实际上是前来为野村农夫报仇来了。
正在楚河故意让士兵慢上一个节奏的时候,前方城墙上,忽然有一个道士跳上了城墙垛口,但见对方从衣袖之中拿出了几个黄符,而后一手捏剑诀,一手将符纸朝着前方抛去。
呼!
顿时之间,在整个军阵前方一阵狂风吹过,紧接着一片浓雾瞬间而来,眨眼之间,楚河已经无法看清周围的一切。
“王爷,不必惊慌!我来助你破了他这术法!”
徐庶眉头皱起,没想到竟然还有道士破了修道的戒律,前来帮助凡人大军作战,他心中生出了一股怒气,也有一点心思,想要看看自己昨日所学有什么效果,这才纵马上前,来到了楚河身前。
“都需要什么?”
楚河看着徐庶问道。
徐庶摇头,从他的怀中,拿出了一个古老的铜铃,铜铃上面密布着一些蝇头小篆,密密麻麻,看起来颇为神秘。
“……”
一阵楚河听不懂的咒术念出,紧接着徐庶手中铃铛叮当响了三声。
楚河变看到,前方的浓雾正在一点点的散去,呼吸之间,他已经能够看到城墙上的一切了。
“好!元直,我欠你一个人情!”
楚河一笑,看着徐庶拱手说道。
徐庶摇头,轻声说道:“自商周封神之后,天下修道之士,便有一个规定,不得干扰凡人发展,修道之士更不能直接参与到战争之中,我看敌军中的道士破了戒,便不忍出手一助,否者我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听了徐庶的话,楚河微微点头,并未多想,同时间扭头看向传令兵让士兵们继续进攻。
轰!轰!轰!
这一波,火炮和火矢同时攻击。
巨大的爆炸,将两面城墙完全轰破。
轰隆隆!
夏侯淳早就被身旁的尺寸老道以凌空飞渡之术带下了城墙。
城墙破裂,一片尘土飞扬,城头的守军全部被埋入到了内中。
城内营地一片混乱,约有一千多骑兵骑在马上,他们正等待着夏侯淳的军令。
“走吧将军!”
老道见自己道法被破,便知道遇到了高人,也不敢在出手,将夏侯淳救了之后,便开口说道。
“哼!老道,你在敢动摇军心,我便将你军法处置!传我军令,大军集结,冲锋楚河主阵!”
夏侯淳一把推开了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道士,怒声吼着。
身后的士兵纷纷举兵,他们虽然惧怕,可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从。
“愚蠢!你也是一个名将,怎么就如此的蠢呢?……夏侯淳,你有用兵之道,却无定军之谋,又如何和楚河碰撞,竟然还不自量力的去冲击楚河的主阵,你这是闲自己死的慢么?妈的,曹操怎么选了你这么一个蠢货过来……”
老道尺寸顿时大变,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前方缓慢推进的夏侯淳一军,怒声吼道。
夏侯淳恍若不知一般,忽然将腰间的长剑拔出,眼中带着一抹毅然的说道:“为主公去死,是我们的荣耀!为了主公计谋,我夏侯淳就算是死了又何妨?这笔帐,主公会为我们讨要回来的!只要我死了,看谁楚河还能不能继续称王!兄弟们,为了主公,为了荣耀,跟我冲!”
“冲!”
夏侯淳身后的大军,猛然一喊,跟着夏侯淳越过了前方尘土飞扬的城门废墟,朝着前方楚河的军阵之中飞驰而去。
而在夏侯淳身后的道士尺寸,却是一脸鄙夷:“草!什么事情,能有生命重要!罢了!罢了!世间凡人都是愚钝之辈,老道我这一次破了戒,索性便将你的遗言,去带给曹操吧!”
言罢,老道尺寸右手一动,一张黄符出现,在他念念有词之下,凭空自燃,化作了一道青色的光芒,将老道一裹,顿时间,一道清风吹过,老道神奇的消失在了原地。
“好!马超、马腾!你们带一千军,去给夏侯淳一个体面的死法吧!”
楚河看着前方毅然飞驰出的夏侯淳微微一动,扭头看着眼中闪烁着杀意的马腾父子,轻声说道。
“诺!”
马腾父子心头激动,赶忙抱手。
而后,两人带着一千骑兵,迎着夏侯淳的大军攻去。
“王爷,这一战何许要这些伤亡?”
徐庶摇头,觉得自己更加看不懂了楚河,心头一动,将自己的疑问道出。
第734章 渡河进攻
“这是他们应该获得的荣耀!……先前夏侯淳的做法,让我觉得他很蠢,可现在他用自己的勇气,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只是这一点,敢独领败兵,直冲我的军阵,我便让他死得有尊严……”
楚河看着前方已经撞击在一起的两个方阵,轻声说着。
他对于夏侯淳的必杀之心不会因此而泯灭,然而处于对这样一员武将的尊重,他才让马超马腾带兵前去迎战。
“杀!”
战阵之上,喊声震天,马腾和夏侯淳已经交手。
先前若非是大军有军令在先,马腾绝对不会主动放弃枹罕。
如今联军之谊因为曹操的自私而破裂,双方微妙的关系,也因为楚河的强势而彻底的决裂。
砰!砰!砰!
马腾目露凶光,纵横数十年的老将,经验之丰富,又岂是夏侯淳能比。
刀兵相交,两人奋力对战。
身边的亲卫一个又一个的倒下。
噗嗤!
“哈哈!夏侯淳以死!”
第三十二次交锋,夏侯淳一招不慎被马腾一刀砍断了身体。
马腾的声音苍老中带着一抹雄壮,周围的众多曹军眼中士气又一次低落。
战斗很快便结束,当马腾提着夏侯淳的首级出来的时候,已经傍晚时分。
远处依稀可见星星灯火。
“好!传令兵,传我军令,大军原地扎营休息,张飞领本部人马打扫战场!”
言罢,众士兵开始忙乱了起来。
夜晚一骑快马飞驰而去,从篝火映天的营地中,朝着金城方向飞驰而去。
“明日渡河?王爷可曾想好了?”
陈宫来到楚河面前,看着楚河恭敬的问道。
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毕竟联军正在赶来的路上,倘若被曹操知道夏侯淳战死,恐怕过了河的楚河大军便要陷入危险。
楚河自然明白陈宫的意思,扭头看着陈宫问道:“我只带十万甲士过河,剩下的十万,你以为可否守住金城狄道防线?”
“这……”
被楚河一问,陈宫面露沉思,眼中很快点燃了一团火焰,一面为楚河的大胆而震动,一面为楚河的想法而震惊。
“此法可行!不过,若要两城无碍,必须有吕布、关羽之勇的绝世武将才能够胜任,否者一旦联军到来,恐怕他们第一件事情不是过河,而是来金城寻仇!”
陈宫笑着说道。
楚河营中最不缺的便是这等绝世武将,马超、张飞、张郃、乐进、孙坚等等皆是如此的勇猛之辈。
“好!此番便让吕布守金城,关羽守狄道,还是你和荀攸一同主持智谋团!”
楚河看了眼陈宫一笑,举杯痛饮。
他的心中早就期盼着这一天,这个目标将要到来,隐约之中,他的心里面泛起了一抹激动和兴奋。
陈宫听后微微点头,抱手说道:“此番进攻西凉颇为危险,还请主公将七杀营五百兄弟带去做亲卫!”
七杀营发展到今日已经初具规模,此番为了应对丧尸危机,至少有三万七杀营的将士投入到了各个地方,进行不同的战斗。
而位于金城的七杀营将士只有这五百人,他们乃是荀攸、陈宫等谋士的保障。
虽然这段时间,因为联军的关系,常山诸将这边十分平静,可是仍旧有十几起刺杀被七杀营的将士磨灭。
“不必!此番我跟着我去的人是张飞、张郃、马超、燕皇、王五还有子龙、郭嘉……”
楚河坚定的摇头说着,回绝了陈宫的建议。
陈宫又劝了两次,但见劝不动楚河便直接作罢,领了楚河军令,出去布置去了。
当夜无话,第二日一早,金城战争的号角吹起,半数营地开始热闹起来。
大约半日时间过后,十万大军在张飞等人的带领下相继来到枹罕城外的荒野上聚集。
此番楚河坐镇中军,张飞、赵云为前锋,张郃为左翼,马超为右翼,燕皇统领一队人马护持火器营。
王五、郭嘉跟在楚河身边。
呜!呜!呜!
鸣起的号角震惊天地,枹罕渡口边,从金城水寨领兵而来的周瑜站在甲板上面,将一条条的命令下达了出去。
一张张的船板放下,早就准备好的先锋军,在张飞和赵云的带领下径直登船。
数百艘大船同时运兵,直到第二天正午,才开始运送楚河的中军。
前锋军在踏上河岸的时候,便开始一字散开,逐步推进,为后续的大军,留下一个安全扎营的地方。
同时间,位于金城北方的工程营的兄弟,正在将一首首的小船固定在黄河水面之上,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将作为辎重营和大军退路。
负责守卫这一边的是乐进,他于前夜接受楚河军令,调集回到金城,转而连夜带着士兵布置浮桥,准备时刻过河建立据点。
楚河之所以分两处进行,便是为了圆自己的谎言。
先前他说有丧尸过河,那么既然他的大军已经过河,那么枹罕城外至少要有渡河留下的痕迹,还有战马奔腾的痕迹。
从枹罕过河,便是一招迷惑棋局。
旨在让曹操无法爆发,借夏侯淳之死来寻楚河间隙。
然而天下风云,万事皆有可能,他并不放心曹操,这才留下了吕布和关羽,陈宫和荀攸这两对组合,在金城和狄道之间形成了一道防线。
有他们两人在,就算是曹操想要动手,也要掂量一下。
“元直,此番进攻西凉,恐怕有数之不尽的丧尸,你可否为我出手几次?”
站在河边,楚河看着远处一队队走上大船的士兵,楚河扭头看着身旁的徐庶问道。
从昨天前锋营渡河之后,离去的徐庶又从金城返回,他要跟着楚河一同前往。
此番站在河边,看着一个个毅然登上大船的士兵,徐庶的心中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