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

第462部分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462部分

小说: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风雪大,把门窗一开,呼啦啦的雪絮便如刀刮一样的吹进来,郝风楼去关了窗,照看这里的宫人已是拿了酒水来,二人坐在桌椅上,脚下是几个炭盆,身子还是暖和了一些。

    郝风楼自斟自饮了一杯热酒,笑吟吟的道:“这其一,方才我便和陛下说过,这件事,是私情,而我呢,很不幸,又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么大的秘密,太子是如何得知?这就不免引人遐想,这太子,到底暗地里留着什么手段。在皇上心里,太子不似表面上这样简单,你想想看,这样的太子,陛下会放心么?”

    朱高燧也跟着吃了口酒,似懂非懂点头:“我明白了,你继续说。”

    郝风楼继续道:“要拿我,动用了京营,最后事情闹得这么大,出动了这么多兵马,其实一开始,太子并不想这样做,可是兵马一旦出了,就是出了,今日固然是太子是为了拿一个都指挥使动了兵,他现在又监着国,假若,下一次他又动兵呢?五军都督府那儿,朱都督对陛下,自是忠心耿耿,可是他必竟老迈,而且体弱多病,都督府里的许多事,已经不再是他署理了,他就是个泥菩萨,真正做事的,却是下头那些同知和佥事,你想想看,陛下眼见如此,不会留心么?”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八章:父子相疑

    朱高燧也不是傻子,郝风楼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可总还觉得欠缺了一些什么,他不禁摇头,道:“单凭这两点,便说太子要遭难,只怕未免有些危言耸听,太子必竟也是父皇的儿子,平时并无过错……要让父皇真正生出忌惮,还差一点。”

    郝风楼笑吟吟的道:“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这第三点。”

    郝风楼慢悠悠的道:“你可知道,神机卫进京,陛下为何要亲自出城会见?我告诉你,其一,是因为陛下深知这火铳队的厉害,也知道这火铳队就是神机卫的前身,神机卫人数不多,进取可以,却不能守成,你想想看,神机卫即便是天下第一,攻无不克,可是这点人数,又能守住几个州县?这也是为何,交趾要练精兵的原因,只练精兵,看似是锐意进取,实则却是告诉陛下,郝家没有野心,郝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稳固交趾。”

    “陛下早知神机卫乃是精锐,人数虽然不多,可是留在京师,却是一支制衡的力量,一旦有事,神机卫决不会和某些人同流合污,立即会掉转铳口进行平叛。”

    “殿下是带过兵的人,想必也知道,这兵呢,都有从众的心理,最容易受人裹挟,京营和亲军有十万人,可是一旦有一万人突然起事,控制京师,那么其他地九万人,绝大多数都不会轻举妄动,而是先观望事态发展,等到对方大局已定。太子假若召集百官,在那奉天殿登基时,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被裹挟了,不得不向太子俯首称臣。”

    “人啊……就是如此,总是会瞻前顾后,所以历朝历代的宫变,往往参与的人都不多,可是成功的却不是少数,为何?因为参与之人。都是抱着必死之心,都是带着从龙之心,一旦事成。便有天大的好处。而其他人呢,其他人都晓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也都知道枪打出头鸟,所以最后坐以待毙。等到人家事成。俯首称臣,于自己也没有损失,无非,就是换一个天子而已,总比冒了风险,一旦事败,落个死无葬身之地好。”

    “陛下对神机卫的考量,就在于此。京营其他人。久在京师,瓜葛太深。他们的父母妻子,也大多都在那里,所以即便是那些老兄弟,许多人也开始变得瞻前顾后起来。而神机卫和京师并无瓜葛,郝某人呢,又和太子素有嫌隙,他一谋反,郝某人决不会让他得逞,只要神机卫肯站出来平叛,其他各部兵马见状,才会纷纷有所动作,将这叛贼余孽,通通斩杀干净。陛下不在乎神机卫的能力有几何,在乎的是,神机卫能有当机立断的决心,所以我和神机卫,是留在京师里的最后一枚棋子,这枚棋子,是到了最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动用。”

    “殿下现在明白了么?现在我带着神机卫,以护送殿下的名义‘仓皇’出逃京师,不管那太子是什么居心,也不管那一夜的事到底如何,对于陛下来说,京师已经失衡了,整个金陵,已经处在极为危险的境地。在陛下心里,太子是孝顺呢还是不孝顺呢?即便陛下相信太子孝顺,可是太子身边的人,会不会趁机怂恿呢?你可莫要忘了,当年陛下,亦是没有靖难的决心,是我的恩师,日夜怂恿,不断劝说,这才说动了陛下,发动了靖难。陛下即便信得过太子,可是就信得过其他人么?天家父子之间,没有信任,有的只是平衡,而现在,平衡已经打破,接下来,陛下也该金刚怒目、当机立断了。”

    朱高燧托着下巴思索:“你的意思是……”

    郝风楼道:“有人要被敲打,有人要人头落地,京师的所有防务,都要整顿,等着看,很快就会有消息。”

    朱高燧不禁苦笑:“你的心思太深了,和你说话,我都觉得有些可怕……”

    郝风楼比他笑的更苦:“心思深的不是我,而是陛下,陛下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其尊贵,可越是尊贵,家业越大,心思就越是缜密,就越是深不可测,因为这样,才会有江山的稳固,才能开永乐的太平啊,殿下,以后,你就会明白,你现在只是皇子,不知当年的难处。”

    朱高燧笑嘻嘻的道:“我……我若是当家,便让你来管事,我便可以闲着了。”

    郝风楼脸色一变,正色道:“殿下何出此言,这是要诛我的心么?”

    朱高燧这才正色起来,道:“好吧,不和你玩笑,郝风楼,你很聪明,我喜欢你。”

    …………………………………………………………………………………………………………………………………………………………………………………………………………………………………………………………………………………………………………………………………………………………

    北京城。

    暖阁。

    朱棣阴沉着脸,并没有说话。

    他手里拿着火钳子,慢悠悠的拨弄着脚下的炭盆。

    每拨拉一下,那火焰便窜出来,焰火辉映在他的眼底,那双眼眸,深邃而烈焰腾腾。

    对瓦剌和鞑靼的方略,几乎已经定了,动手的日期,也已经选定,现在的朱棣,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便像一头恶狼,在耐心的等待的最佳的时机,一旦时机来临,他的数十万大军,便会毫不犹豫,在他的挥动之下,一口咬住那些北元残余的脖子。

    朱棣似乎已经嗅到了鲜血的味道,他不禁舔了舔唇,那双眸子里,烈焰更盛。

    可是……

    朱棣将火钳子丢到了一边,他整个人显得有几分焦躁。

    十几年前的时候,每次他出关,想着的,就是如何击败他的对手,他不会回顾,不会向后张望,因为在他的身后,是他的父皇,是那个睿智无比的太祖皇帝,有他在自己的身后,自己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他要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立下奇功,一次又一次,去捏碎别人的骨头,将太祖皇帝的世仇打的满地找牙!

    可是现在……

    他眼眸眯着,闪掠过一丝疑虑。

    似乎……有一件事,始终让他放心不下。

    他不禁幽幽叹了口气,招了招手:“杨卿,你来。”

    杨士奇一直伴驾左右,这些日子,他明显的感觉到天子身上有一股不安的气息,敏锐的杨士奇此时也已经预感有些不妙了。

    尤其是出关的日期越来越近,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朱棣慢悠悠的道:“杨卿,虎毒不食子,这句话你听说过么?”

    杨士奇不敢怠慢,道:“微臣当然听说过,即便是老虎,亦有舔犊之情,这是天理伦常。”

    朱棣叹口气,道:“是啊,朕不曾听说过鸟兽食子的事,历朝历代,也没什么父亲杀死儿子的事,可见即便是天子,那也是人,是人,怎么会没有舔犊之情呢。”

    “可是……”朱棣目光幽幽,道:“可是鸟兽大了,翅膀就硬了,当自己的父母妨碍到了它时,也会对其撕咬,这些事,你听说过么?”

    杨士奇心中一震,却还是故作平静的道:“那是鸟兽,可是人不是如此。”

    朱棣摇头:“这却未必……朕担心啊……担心啊……朕怎么能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别人,即便是交给自己的儿子,朕和你说这些话,你心里害怕吧,一个人,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可是杨卿,玄武门之变、烛影斧声的典故都历历在目,你要让朕读书,朕把书读了,这经史典籍中,俱都是触目惊心的兄弟残杀、父子残杀,朕怎么敢信,怎么敢信……”

    朱棣闭上眼睛,就像是一个厌倦了世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最后叹口气,道:“你来草拟旨意吧,来……”

    杨士奇心里一下子有些恐慌了,他当然清楚,接下来要草拟的是什么圣旨,可是他又不敢相劝,只得脸色苍白的点点头,走到一边的案头,去准备好笔墨,拿起笔时,杨士奇感觉自己的手在颤抖。

    朱棣自然捕捉到了他的情绪,不由笑了:“怎么,你害怕了?你在害怕什么?”

    杨士奇道:“臣害怕千秋之后,又多一个父子相疑的笑谈。”

    这句话,实在是大胆,杨士奇觉得这句话,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朱棣却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站起来,慢悠悠的道:“你说的是又,又多了一个,可见这父子相疑,本是天家常情,那么……就多朕一个不多,少朕一个也不少,你静下心,听朕的谕旨。”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九章:变天了

    杨士奇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

    这份旨意,他感觉自己拟不下去。

    可是他明白,自己不是太子党,实在没有必要,去给太子据理力争,之所以心里生出遗憾,只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觉得太子才是正统。

    这一次,理应不是废黜太子,可是接下来的格局,只怕要大大不同了。

    朝中即将大变,而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永乐朝,自己能够安然处之么?

    杨士奇不由叹了口气,蘸好了墨水,朝朱棣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有所准备。

    朱棣不疾不徐,似是已经下定决心,成竹在胸,慢悠悠的道:“太子朱高炽监国有功,为人敦厚,朝中巨细之事,俱都井井有条,前日金陵传书,说是太子染疾,不能视事,朕为君为父,心中焦灼万分,吾儿勤政如此,使朕既甚宽慰,心中又不免担心,望太子好生歇养,万不可因小失大,只是奈何朕远在北京,而国事耽搁不得,兹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