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寄宿 >

第204部分

寄宿-第204部分

小说: 寄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下愚蠢么,不是,仅仅在于两者教育程度不同,认知能力不同。若是大家都处于相同的水平,那么显然,多数人的智慧要远胜于少数人。

少数人要想骑到多数人的头上,在这个个体力量相差无几的物理世界,只有靠智慧上的高低,这也是封建社会极力控制教育思想的根源所在,所以可能有人从贫民爬到皇帝,但他要统治广大的人群,就要靠神话自己,愚弄百姓,控制思想等,是用种种手段,让大家的认知能力低于他。要不现代社会,你问问那个人还会向一个皇室贵族下跪?不可能,大家都认识到了,他们也是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样会死,一样会生病,一样有傻瓜。

江明宏已经很明白这些道理,但他有些看不懂博士的做法,若是如此看来,那么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还有什么英明的皇帝,革命家,统统都无法与其相比,对方所作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个人的利益几乎看不到太多,难道是自己的目光太短浅,就算几百年内的利益都不在博士的眼里?

第六章 万分之一的可能

江明宏的疑惑薛云楚完全清楚,不过他并不准备解释,毕竟人的寿命如何提高,如果不能在精神意识的研究上得到突破,随着肉体的更换或者生理的衰老,仍然是有很明显的上限,用不了多久,原本的意识活动就会逐渐损耗而消失,不管是他引导开发的脑移植技术也好,还是引进罗尔人技术后带来的身体缺陷修正技术等,都只能延长,而不能接近无限。这还不是人类技术所能做到的。

所以他的做法,根本不会向任何人解释,随便他们如何猜想,这种本质上仍旧是为他个体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并没有什么高尚之处,同时更不是卑下的目的,万物生灵,本来的生命意义就是追求更好地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的繁衍,凡是抹煞这一点,要么就是太虚伪,要么就是被愚弄的傻瓜。

无论最终是利用地球人类来发展出和自己同类型的生命形态也好,还是融入到地球人社会中,将这个文明作为自己生存的掩护,这些薛云楚准备根据事态发展而要达到的不同目标,其本质意义都是为了他自己的生存而已,至于人类,若是后者,或许能占到极大的便宜,可以规避无数文明发展中的巨大风险。若是前者,即使不被灭亡,也必定要丧失掉独立生存发展的权力,沦为其他种族的工具,当然也可能根据他们观点的变化,融合起来,只要他们足够聪明的话。

其实从根本来讲,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几率都是很小的,甚至不到百分之一。因为大多数文明,都会在各种风险之下,要反复经过各种阶段要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年,或者在其中的循环中消亡,像地球这般,即处在本星系的边缘拥有稳定的宇宙环境,还不被外来文明直接干涉,凡是先天拥有这两个条件的,即便多次反复,一般都能在漫长的时间中最后进化到高等文明的序列里。

毕竟智慧生物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适应力,创造力等等都是极大的变数所在,可以小到极点,几百年社会和自然科技毫无进步反而倒推,也可以大到极点,数十年就由落后转为先进。造成这种状况的就是智慧的伸缩性所在。

以地球人类为例,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潜力之能发挥百分之二十不到,大多数人在日常工作时的积极性,也就是效率,只能达到他最高水平百分十到三十之间。不要认为这个数字很低,想想有多少人工作的时候能全心全意地,一天八小时为例,估计能利用的也就是三四个小时,除了一些职务,这三四个小时也只是相对集中精力,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效率。

想要完全发挥,就要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督促,奖励,惩罚,都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人不患贫,而患不公。若在公平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发挥自身潜力,来得到更好的生存地位。否则只能被压抑,既然发挥得好和不好没多少区别,肯定多数人选择后者,那至少可以节省脑力嘛。

显然薛云楚明白,要想在承载自己主要意识的芯体寿命许可范围之内,完成上面两个目标的一个,都必须极大地把人类的智慧压榨出来,否则根本没有完成的可能。他的最大设计寿命是五十到一百万年,因为初等文明的历史大多也就这么长,至于中等文明,就不是他这种智能机器人可以胜任的工作了,连高等文明的种族个体,都不能保障在中等文明潜伏状态下的绝对安全。

这样算来,若是人类能以十倍的一般种族进化速度前进,那他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纪录,在百万年内,将一个原生文明进化到高等文明的序列里面。因为高等文明的最短进化历史,也就是最早的一批,也在数千万年左右。薛云楚原来出身的高等文明,海因路斯帝国,只花了四千万年,现在就排列在宇宙高等文明序列的前十位,这在他们的历史教学中是着重宣扬的。

这种有着极大后遗症,而且万分麻烦,充满变数,最后还不会带来足够利益的事情,任何一个现有的高等文明即便都有能力为之,也断断不会去做的,若是复制另外一个自己,那还有什么用处?根本不能在最后的科技探索阶段提供帮助,太缺乏独创性,更不可能提供给自己什么帮助。

这个问题,薛云楚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才逐渐认识清楚,之前还仅仅停留在自我生存,更多的是在隐藏之中,随着对人类社会全面渗透的完成,他开始有条件也有能力掌握人类社会,进而能够脱离出来,来完成自己真正想要的目的,虽然那很遥远,但只要去做,就有可能,哪怕是最低,若是不做,那就肯定没有可能。

当然,即便是要做,也需要平衡估计,仔细模拟演算,在某些地方进行试验,才能推广,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发生后果可以挽回的程度,而不是像目前人类科技发展的那样,造出了核武器,却对核武器爆炸后造成的环境问题毫无办法,只能等待自然净化。这就是最明显的科技发展失衡,为了战争片面发展军事科技,其他方面的科技发展居于次要地位,才带来的这一后果。若非人类有些幸运再加上智慧高到一定阶段,恐怕就要倒在这个门槛上了。

核武器对轰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薛云楚目前能看到的人类最机密的资料,自然很多,其中就有为数不少核冲突的极端记载,几乎都是在最后关头才中止,有些是由于仪器误测,有些是情报人员失误等,若是那些真正为了政治利益而摆出来的核讹诈,反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种族冲突,宗教狂热这种根本不在乎寻常利益的动机,比如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中东战争系列,又一次就走到边缘,为了摆脱被围攻险些亡国的危机,大多数决策层人员决定用核武器攻击埃及尼罗河大坝以及其他中东联合军国内,若是成功,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将远远超出一个中东问题。

掌握到人类这些机密资料,对人类整个种族属性有了相对完整地认识之后,薛云楚才决定,即保持一定的独立发展性,又要尽量加速,同时避免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而不是全部,毕竟若是一帆风顺,那也丧失了竞争力,反而不利于整体的加速。

第七章 试验田

“热烈欢迎江明宏前总统及国家顾问李如冰博士参观新落成的雪华世界大学,”一条巨大的横幅挂在新落成的雪华世界大学校门口。乌尔斯首都几经扩大,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最后定名为雪华市,国号的更改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新成立的雪华大学位于郊外一处海拔较高的地方,以避免热带气温过高的缺点。虽然整个乌尔斯地处内陆,本来海拔相对就高得多。

薛云楚在校道上慢慢地走着,看着四周新落成的建筑。虽然这具身体年纪早过了人类的中年,但却是他第一次改造的产物,基本上是达到了人类的生理极限。其生理活性还强得很,甚至十几岁的青年都无法与之相比,

雪华世界大学,其用意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一二,为的就是招揽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没有年龄、地域、国籍、性别,更别说种族的差别。其投资之大,占地之广,设施之完善,后勤人员之众,历时之长,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黄龙公司为此专门抽出半年的利润作为专项建设资金,高达五百亿美元的巨额预算,并且宣布每年都提供巨额的财政捐助。在设计之初,参与这项建设工程各方面的专家就纷纷惊呼,“但从硬件上来讲,国际上一百年之内不可能有任何一所大学超过它。”

当然其实如果和一些老牌世界名校比起来,并不多么恐怖,虽然对方一开始建设的时候,都只有楼房两三间,但发展到今日,一年的募捐总数就有数十亿美元,起码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的,而且他们各自的捐助基金数目均已接近或者超过千亿美元,凭借投资收益,除去每年的各项预算,还能有一定的增长,其增长速度不一,但平均起来,大都每年在百分之五以上,这是相当可怕的收益率了,已经超过黄龙公司许多下属分公司利润的年增长额。

“你好,成博士,”薛云楚点头向一位路过老教授致意,后者也回了礼。

有了硬件,软件的重要性就更重要了。人才不可能从天上落下来,何况这虽然硬件突出,但毫无名气,别人怎么会自己送上门来?那怎么办,拿起小铲子,挖墙脚吧。

在大学设计之初,直到竣工的五年时间里,世界各著名大学均经历了一场不堪回首的风暴,

205x年x月xri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乔治特。李宣布辞职;

仅仅隔了一个月,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名获得者宣布加入将要新建成的雪华大学。

……

许多著名专业的知名教授专家被纷纷挖走或者提前预订,以至于各所大学要么开出严苛的流动条件,要么提高待遇,但单凭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远远无法与黄龙公司相提并论的。这一状况并未得到好转。

针对这种形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院校向政府提出抗议,以制定某些临时性的法规限制这些高水平的人才流出,才让这一风暴稍微停息,但仍有很多教授在秘密接触中。这属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事情,已经无法阻碍了,除非那人掌握着国家机密,否则就没有理由干涉个人的流动。各国政府也只能倡议,不能采取强制手段,除非是关键领域的关键人物。

教学区,宿舍区,实验室,图书馆……等等这些该有的都有,当然不该有的也有,薛云楚一样样地看过来,改进教育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领域,变数太大了,即便是他,也根本无法推演出准确地结果,只能使用一些虽然效果缓慢,但经过事实证明,同时出现后果也能挽回的温和措施,比如兴建这些学校,反正只是一些硬件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危害。

“喂,请问我们认识吗,总感觉您和我崇拜的一个人很相似,”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走了过来,问道。

“抱歉,我好像不认识你,”话虽然这样说,但薛云楚却很快在记忆资料中查到了这个人,这个年纪很大的教授,当年还不过是一个在美留学生。事实上每个他见过的人都根据重要程度有备案。这个教授就是在他当年到美国以讲学名义潜藏时,在一所著名大学见过的,对方就坐在那里讲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