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世-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定睛看去,心头一震,冷笑道:“公王神使……噢,不对,应该叫您公王大魔将!好象也不大对,恕王某不知该如何称呼了!”
公王怒已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他身边的年轻人笑道:“王神使,家父和阙大神使待你不薄。如今赴那军作乱,至使梵城沦陷,我借清凉境援军到此,正是要光复梵原。王神使快快开城吧!”
王宁从未见过天问,但从他口中也猜出身份,冷哼一声,道:“叛国逆贼,你把我王某当成三岁小童了吗?要我开城投降,先问问我的手下答不答应!”
他话音未落,城头上二千梵军齐呼“死战”。
天问的脸色变了变,与公王怒策骑回阵,对中军柳相禀道:“王宁顽冥不化,请摄政王让天问为攻城先锋。”
二千梵军的“死战”呐喊,很快便淹没在数万骑兵的冲锋声中。
面对清凉军疯狂的冲锋,梵军即使再想示弱也没有用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王宁死战。沐仙的城防,因为王宁的重视,在南部梵原首屈一指。
这场守城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极其疯狂的状态。
一批批的清凉骑兵向城墙冲锋,刚开始时,他们冲到城边便丢出土包。到了后来,城头上掷下的木石和骑兵的尸体已垒成山包。后继的骑兵,必须踩踏着战友的尸体,才能将土包丢在墙边。
不时有梵军军士被清凉弩射中,从城头上翻落,摔在垒了数丈高的尸山土包上,一时未死,但又回不了城内,只能在惨嚎中被风兽踏成烂泥。
清凉军花了半日时间,终于用风兽、士兵的尸骸和投掷的土包垒起了通往城头的斜坡。清凉人以这种战术攻城也是迫不得已,想赶在赴那军之前攻下沐仙,投石车、巨火弩一类的军备只能滞后。
风兽直接向城头冲去,王宁已杀得浑身是血,索性将战甲脱去,露出一身虬结肌肉,叫道:“杀啊!”
顺着斜坡冲上的风兽,数量毕竟有限,在王宁军的拼死抵抗下,死伤惨重。
但是这些骑兵也无法退后,柳相的数千督战队高举亮闪闪的马刀,来回巡视。
天问和孤穹宇终于也杀了上去,立时控制住了城头,风兽骑兵象潮水一样地涌入城中。
柳相亦缓缓地策骑上了城头,看着清凉军追剿最后数百名梵军。
他回头看着堆成小山的风兽骑兵尸体,道:“想不到,这二千人的小城,耗费了我数千精兵!”
孤穹宇道:“摄政王举大兵压境,原想一战立威,但就此战看来,我军锐气已然挫动!”
柳相皱皱眉头,道:“穹宇有什么好办法吗?”
孤穹宇从侧面盯着柳相的神情,道:“屠城!”
柳相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随即坚定起来,盯着孤穹宇,从牙缝中迸出几个字:“要杀,就杀干净些!”
孤穹宇兴奋至极,道:“谨遵王命!”转身向城内冲去,浑然不觉身后那道锐利的目光。
梵原大陆自二百年前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的血腥屠城,在孤穹宇的狞笑声中展开。
※ ※ ※
赴那军自破梵城后,迅速收复南部梵原,势如破竹,连下三城。
九婴和道无尽率军来到沐仙以北五百里的南原城,便接到了沐仙沦陷的军报。
哨探军士报道:“五万清凉军于四日前破城,神使王宁与二千梵军全数战死。”
道无尽接过军报,叹道:“可惜王宁这员悍将了!我们来迟一步!”再往下看去,勃然大怒,一拍桌案,道:“不杀柳相,我誓不为人!”
九婴从他手中接过军报一看,亦圆睁虎目,骂道:“畜牲!”
军报上写得明明白白,清凉军屠城三日。五万骑兵,比沐仙的军民总数还要多,却屠了三日。九婴不敢想象,那是怎样一场变态的屠杀。军探是从一队逃生的梵军口里得知这些情况,他们是柳相故意放回的,回来时已没有一个士兵的肢体完整无缺。
柳相想用这种屠杀,震慑梵原军民的抵抗。
更不能想象的是,天问和公王怒当时都在沐仙。他们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屠刀下倒下,难道就能心安理得吗?
九婴再也看不下去,将军报放在一边。
而军报上的最后一句赫然写着:“……敌将孤穹宇阵亡。”
道无尽道:“南部梵原居然集结了这么多清凉人,看来我们无法再继续推进了。”赴那军虽然接收了大量梵原难民,兵源空前充足,但要打击沐仙城五万清凉军,仍是力有未逮。
九婴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将地图展开,道:“无论如何,我们要打一场胜仗回敬柳相。”
道无尽异道:“打沐仙吗?不可能。”
九婴道:“沐仙城无论往北往西,都再无战略意义。老道,你看……柳相实际是绕着梵原海岸进攻,这些地方都是梵军防卫最弱的地方。他虽然占了不少城池,但也已是强弩之末。”
道无尽点头道:“对,他再往北便撞上我们,往西便碰上毕亥的地盘。”
九婴道:“他若留五万人守沐仙城,那也太浪费军力了,所以,他下一步应会集结军力于某处,进行强攻。我现在算不出的便是,梵原到底有多少清凉军。不管怎样,我们不能让柳相按着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来。”
道无尽愁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要掌握主动。”
九婴将手指在千溪城下面的一个军寨图标上,道:“就是这里。我们的机动兵力太少,打千溪城是不够的,但可以打掉它边上的军塞。只要有一个落脚点,就可以阻挠柳相南北军力的接应。”
※ ※ ※
沐仙之战的十三天后,三万赴那军突然出现在千溪城外。
“三万人!”守将杰奴实在搞不清赴那军的意图,城内的清凉军在二万人左右。虽然总体战力不如赴那军,但那是指军阵对决。以三万赴那军要想攻陷二万守军的千溪,不异于自寻死路。
连续两天,赴那军只是原地屯驻,丝毫没有攻城的意思。
杰奴是谨慎的将领,他只是勒令各军不要出战。就是千溪城以南的清凉军全部断粮,也轮不到千溪,这里是北度口军粮南调的中转地。
三万赴那军,在第三天陆续撤走,一夜之间无影无踪。
杰奴恢复了对南部清凉军的军粮运输,可是却不断接到军粮被劫的战报,这才明白过来,赴那军占领了千溪城以南三百里的一处石寨。
九婴故技重施,以石寨为基地,用游击战术骚扰清凉军粮道。
柳相不得不将与南原城对峙的五万清凉军抽调三万,向北折回,同时,北度口亦派出数万精兵,向南挺进,沿途集结,浩浩荡荡向千溪城以南挺进。
这一场军事调度历时月余,起初柳相的想法,不过是将南部军力调回,顺便将骚扰千溪运输线的赴那军赶跑。
但事与愿违,九婴的军队非但没有离开石寨的意思,游击骚扰愈有猖狂之势。到了后来,竟然整队地歼灭清凉人二千人以下的骑兵部队,杰奴的粮道运输被彻底切断。
柳相被彻底激怒,令各路军队以万人为单位向千溪集结,意图一举拔除九婴的石寨据点。
九婴在夏季来临时,暂时停止了游击骚扰。道无尽留在南部梵原对抗清凉军,尹俭留守赴那,继元在北度口附近。九婴身边,只有摩伽妙、房烛和一些新近成长起来的神使。
“约四万柳相军在石寨以南屯驻!”
“千溪城今日又有两个万人队入驻!”
摩伽妙笑道:“总算等来了!”
九婴道:“是啊!最近杰奴龟缩在千溪,我这两万人都快没粮草了。”
摩伽妙道:“不过,这次吸引的敌军竟达十万之众,数量大出我的意料!我一直以为,清凉军在梵原的总数不会超过二十万。”
第十二卷反攻
第九十四章千溪石寨(上)
九婴亦有同感,清凉境从国内运来的援兵,似乎无穷无尽。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海路不断,赴那军很难将柳相击败。
这一次的战术,是将柳相在城中的军队吸引到城外,与之决战。但是十万清凉军,九婴怎么也没有想到!
道无尽在此前曾极力反对九婴。
“千溪城是柳相的陆路粮道!二百里以内的军寨不下五个,每天在那附近流动的清凉军就有万人以上,更不用说千溪守军。你到那里打打游击也就罢了,要攻城夺寨,长期驻扎,我不同意!”
九婴耐心地解释道:“我攻的不是千溪,只不过是城南的石寨。你不要太小看现在赴那军的军力,有二三万人,就可以在石寨里抵住三倍敌人的进攻。”
道无尽仍是不同意:“我相信我军的战力,但是,这样做真的太危险!你能将五六万柳相军拖在千溪附近,这固然好,但也需要二万的我军生力。”
九婴道:“我的目的不是要拖住他们,而是要歼灭这五六万人……”
最终,九婴说服了道无尽,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事都有风险!”
这其实正击中道无尽的顾虑所在。赴那军战力在梵原诸军中最强,人数却最少,在道无尽眼中,自然要金贵些。
但是,柳相在不断地从腹地运来士兵,毕亥也在积极扩张,若因兵少而不主动出击,即使将柳相赶出梵原,也无法与毕亥平起平坐。
现在,九婴带入石寨的二万人中,有一万人是赴那军的精英,另一万人是防守型的弩兵。
九婴对吸引柳相军数量的估计,是基于在梵清凉军总数不到二十万,南北二线用去三分之二的兵力,那么以千溪为轴心的中线,差不多会集结六万人左右。
但柳相这次真的发怒了!清凉军居然为了九婴这二万人,集结了十万军队。
满盘计划,只要算错一步,便会导致赴那军元气大伤!显然,赴那人估错了柳相的实力。
九婴知道自己错了,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驻梵清凉军的数量。以此推算,柳相至少在梵拥兵三十万。
※ ※ ※
清凉人是晚上完成合围的。
黑夜中,石寨四周都传来风兽嘶鸣之声,但判断不出到底有多少清凉军。
一个负责前哨的赴那新兵伏在石寨外的灌木丛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前方。
敌人的数目并不明了,但四面都有敌人,要合围一个二万人的军寨,至少要有数倍的军力。
这个新兵是在南原城就地招募的,经过这一个月的战斗,他已不能算新兵了。他参加过五次游击遭遇战,已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散队游击的特点在于,经常看见的是惊慌失措的敌人。但也有例外,他也遇到过清凉军大队,在那次战斗中,他所在的百人队损失了二十三人。以至于他现在听到风兽骑兵的动静,便会惊醒过来。
而今晚夜幕中,不时传来清凉军马刀与兽鞍相撞的声音,可怕的敌人四处都是,新兵觉得有些冷,全身激灵了一下,战甲铿锵一阵响动。
“的达”突然,他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转眼看去,竟是一匹风兽缓缓向他走来!
新兵下意识地抽出腰刀。
“别紧张,自己人。”暮色中,风兽上的人翻下兽背。
来人是纯正的梵原口音,新兵嘘出一口长气,将刀插回鞘中,笑道:“原来是骑兵队的兄弟啊!”
赴那军一直希望有自己的骑兵队,但梵原不产风兽和冰兽,是以到目前为止,赴那骑兵的人数不超过二千人。少量的座骑还是从清凉军手里夺来的,另一些来自于毕印臣的赠送。
那名赴那骑兵来到新兵身边伏下,向前方观察了一阵,笑道:“别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