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心理游医都市传奇:洞察者 >

第35部分

心理游医都市传奇:洞察者-第35部分

小说: 心理游医都市传奇:洞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谈谈自己平时的工作?

  既然是心理游医,那么“游”和“医”,当然就是工作重点。“医”没什么可说的,“游”就比较复杂了一点。由于大家基本上对心理这东西存在着较大的疑惑和不确定性,所以,绝大多数有问题的求助者,未必选择去医院就医。我现在还没有开业,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场所接触求助者。这个地点,经常是让别人来定的,这就是“游”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游也罢,医也好,无非都是满足求助者的心理专业需要。至于我自己,因为还要写作,所以有一半的时间,就放在这上面了。

  5. 有哪些让你难忘的病患?

  上面提到的“幻觉家族”肯定是一个,不必赘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我尝试举例几个吧?

  北京XX银行,女职员,午饭不肯与大家同吃,而是等同事都走了之后,自己去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北京XX中学某女生,常出现“夜惊”现象,反复看到某男女的尸体形象。

  北京XX大学男生,为情所困,出现广泛性焦虑,及一定程度的自残行为。

  北京某离异女性,自杀未遂,被我们救治之后,接受咨询,但她似乎想方设法地打算害我(记录在《螳螂》一书)

  15年前,北京某中学*案后续,受害者隐忍多年报复(记录在《黄蜂一书》)

  北京某27岁女性,旅美归国硕士,回国后一个月,被送至北京XXX专科精神病医院。

  ……

  上面所说这些,并不一定是我接治的最耸人听闻的案例,有些东西,涉及人性阴暗面更深,我反而不愿提及了。

  需要提出的是,真正让我难忘的,可能并非上面这些;而是那些我明明有能力治好,却因为种种外界原因,受到干扰的案例。那个被家属连哄带骗住进医院的27岁旅美女硕士就是最好的证明。到底是谁疯了,有时候,即使我知道,也无力改变……

  6. 很多人觉得“心理游医”是不正规的,你怎么看待?

  广大人民群众,真的觉得“心理游医”不正规,不好吗?恐怕未必吧!众所周知,在2010年做这个访谈之前,我有到处宣扬我是个“心理游医”吗?好像没有,7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并未做过宣传,却依然有人来找我。那些来找我的求助者,难道是心存怀疑和鄙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我想不会。我所依靠的,只不过是“保护大家心理健康”这个理想的口耳相传罢了。

  我倒是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并不反感“心理游医”的,不然他们出了问题,又去找谁呢?对我有意见的,只怕是某些居心叵测的组织和机构。

  让我们来看看最近红得发紫的“犀利哥”,要不是他的眼神那么犀利,要不是有位好心的摄影师把他暴了光。会有人管吗?他在街上浪迹这么久,有谁站出来收治他吗?很可惜,没有。

  让我们再看看去年最著名的杨教授。杨教授拿孩子电着玩,楞说能治病,要不要来一出现代版的《飞越疯人院》?

  以及,当初很自信地把我诊断为“儿童精神病”的某专家,他真的看不出来我快18岁,已经不是儿童了吗?

  什么叫做专业,怎么叫做正轨。有时候我懂,有时候我就不懂了。我所致力的工作,无非要让广大民众,在他困于心理问题,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时候,能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而已。而我自己,也是广大民众中的一员,并不特殊。

  
  7. 是否还会坚持“心理游医”的道路?有什么规划?

  “医院,是不能开在电视上的!”这是我的一句口号,也是我全部的工作理念,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来看看最近电视上热播的节目,比如《健康大讲堂》啊、《养生堂》啦,都很火,都很热,每天一大堆人在那看!这东西好不好?要我说这是非常好的。为什么呢?这象征着民众的健康意识在提高。以前,我们是有病去求医;现在,我们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提前做好准备,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不生病。这种观念上的进步,也是整体医疗卫生体系的进步。

  然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因为我们的心理医疗水平,尚且不平衡。所以大家心理工作,也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势之下,未来的发展之路,就不仅仅是要走游医路线了。这就是不能只把医院,开在电视上的构想。我要把那些专家教授,只在媒体上宣讲的东西,正式演化成一种服务,提供给有需求的大众。

  近期正在筹备网站,,预计今年开通,也是向大家普及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心理学的观念,争取最大限度,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群。

  接下来,也就是网站开通的同时,编写我国首部《心理求助者自助指南》,告诉您当您面对自己或家人亲友的心理问题,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如果要就医,我们又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以我7年的经验,作为社会工作者的立场以及一个最普通民众的心态,为大家求医治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两件事做完,可能今年底,明年初的,就考虑着开业了吧。仍然是以最广大民众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这个事务所,并不仅仅接治心理病患,同样,也要满足特殊人群的心理需要。特殊人群包括:失婚人士(离异、丧偶)、单亲家长、被辞退员工、情感情绪危机、备考高压学生、酗酒者等等。

  
  关于写作

  1.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创作的呢?

  03年春天,非典了。正好我大四,比较幸运的是,没有被隔离在学校,而是成天耗在家里。两个月过去了,穷极无聊,就想做点什么。想了半天,觉得自己有挺多有意思的构想,那就把它写出来。就这样。

  
  2. 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会创作国外背景的悬疑小说?

  因为从03年开始,写的都是些犯罪心理的小说。03…05年的《面具馆》,06…07年的《碎便士》《耳语娃娃》,以及08年的《收割》等等。此类小说,更看重一个合理的故事背景,在西方,心理学水平较我国现在更发达,所以,故事在那边也很好展开。

  至于《洞察者》,由于贴近民生和大众需求,当然就会让故事发生在国内。更别说有些是真实案例进行改编。

  
  3. 心理咨询师和作者,这两个身份哪个更重要?

  我本人没有把它们区别对待。心理工作,是我的本职工作。作者,是为了推广心理健康的工作理念。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还是那句话,我是人民的一员,非官员、非专家教授、我是一个平民,和我们所有的普通民众一样,我旨在为他们服务。不管是心理师还是作者,顶多是形式上的差别!

  
  4. “心理+悬疑”小说第一人,会不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一个不善于写作的作者?

  这个名头不是我固步自封的。因此我实在不知道我是第几人。至于我的专业与否,这是我的病人说了算;而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作者,这是读者说了算。我只能说,我就是我,是一个为大家,也为自己,做事的人,而已。

  
  5. 对自己的创作有哪些期望?

  没有啥期望。反正故事也不用编,反倒是我更在乎怎么去改编,以保护我的求助者的隐私。至于写作,在我看来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你也知道《螳螂》是一气呵成,连续12天写完的。第二部《黄蜂》也是。我顶多是希望出版社与我配合,能把更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罢了。

  
  关于《犯罪心理师》

  1. 给自己的这本书一个分数,大概是多少分,为什么?

  50分啊——因为毁誉参半的东西,就应该是这个分数吧!假如誉是100,毁是0分,平均分当然就是50了……

  这好像不是我给自己打分的标准,不过,作品拿出来,就是给大家看的。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对吧?

  2. 美剧《犯罪心理》很火,有人觉得你的书从内容到包装都有跟风之嫌,你如何看待?

  你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我不知道。不过我今天早上吃了果酱面包——有多少人拿果酱面包作为早餐,我仍然不知道,但是我不觉得吃个早餐,也有跟风之嫌。

  在这里,为自己辩驳一句:说我跟风的朋友,大约不曾看过我的第一部作品。那是2003年写完(网络版连载名称为《ID》),05年由新世界出版的《面具馆》一书。那本书中,即引入了在英国警界以及在美国FBI备受关注的“犯罪地图”的理念。即使2005年出版的时候,美剧《犯罪心理》也还没有播出。当然,他们后来也引入了“犯罪地图”的观念,我记得是REID博士一直在引用。那么,能说美剧《犯罪心理》是在跟风我吗?好像不能吧?

  客观的说,我们都是在引用别人的东西,比如说“犯罪地图”的概念,是人家英国犯罪学家坎特发明的,我们拿来用,无非是为了更好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于《犯罪心理》中的名人名言,大家是冤枉我了。这事情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看看SINA的连载就知道,我原文中没有引用这些东西……我只能说,作为出版品,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作者一个人说了算的,见谅。

  
  关于《洞察者》

  1.《洞察者》系列将推出,这是关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疾病患者群体的作品。心理是内在的东西,会不会担心写这种内在的东西会显得沉闷?

  为什么会联想到沉闷呢——这是我刻意在避免的东西。我编辑有句话说得挺好的“最好看的心理读本,最有用的悬疑小说”。“最”这个字眼,我倒是不敢当。不过,我本人致力于让大家在阅读之余,也能了解对自身心理健康有帮助的东西。书,作为娱乐,看过了大概就可以扔在一边了,顶多是如厕的时候随手翻一翻。而其中蕴含着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反思,或许是真能起到一些帮助的。

  为了保证作品的趣味性,我尽量将知识性的东西弄得趣味化一点,纯粹的心理自助内容,也都放在附录或下注了,应该可以保证大家阅读的*。

  2. 市面上的心理学小说很少,尤其是成系列的几乎是没有的,你怎么看待自己首开先河的创作?

  开先河吗?这东西我不太注意,如前面所说,我更在意的是,向大家呈现既有趣有实用的东西。记得以前有人找我做枪手,为了利益,我本来答应了;可一听说是写科普的东西,我立刻反悔了。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如果说,你想表达出1的信息量,那么你至少需要10的储备。而科普的作品,应该站在更高更远更开阔的视野上,才能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我放弃了,是因为我不配。不过回到心理学的范畴上,就好些了。

  7年东奔西走的游医生涯,让我看到了许多搞学术的人不能看到的问题,也使得我可以深入许多家庭,体会他们的悲欢离合。这个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被低估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以小说这种更通俗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一个既有趣,又悲哀,又贴近大众生活的世界而已。至于它能不能传到这一理念,还要拭目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