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迷梦-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一点水用锅烙烙给孩子充饥。改日再到条件比较好的邻居家中、好说歹说的借上一瓢一碗的粮暂时糊口。
一天晚上,秀菊一家坐在炕上,母亲怀抱着小女儿,弟弟依偎的姐姐身边,一家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一句话。还是母亲先开了口,她说:“明天,咱们一家人都要饭去吧?添上一口算一口,总不能就这样等死吧?你爹也不来家看看!难道不知道家中忍饿这么历害?孩子都快要饿死了!说话之间,她那黄黄的脸上早已满脸泪水。秀菊与哥哥已哭出了声来。
常言说的好,要饭能上去门也是好手。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秀菊的母亲说要饭也只是宽宽自己的心而已。像她这样端庄、大方、文文静静的女人,怎么能上去门要饭呢?
这时,中华的父亲二叔见嫂子家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实在不忍心!就背着嫂子去找他大哥。两天以后他从大哥那里回来了,他不但给嫂子捎回了四十元钱,而且捎回了话,他大哥说,因为工作太忙,暂时不能回家看望母亲与老婆孩子,等有时间一定回家。四十元钱中有母亲的十元,秀菊母亲拿钱的手有些发抖!这是救命的钱啊!这三十元钱给孩子买点什么吃呢?听说现在集市上麦子六元钱一斤要是买麦子只能买五斤,一家人吃不够两天,况且也不知那里有卖的。她前思后想,就叫着三婶帮忙到集市上买了五十斤不带叶的地瓜(红著)蔓子,两个人用棍子抬回了家。灾荒年代,不带叶的地瓜蔓就六角钱一斤啊!但是比别的还是便宜,五十斤就海海的一捆。
秀菊这个最不挑食的孩子,地瓜蔓团子却给她出了个难题。第一次吃地瓜蔓团子时,她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可是它直在嘴里边打转,根本咽不下一点去,只是喝了半碗水,她就偷偷放下团子上学去了。她走在路上腿直打软;眼前冒着金星,眼珠干巴巴的转不动,肚子里的肠子好象在互相残食、咕咕咕叫的难受!她走到学校进了教室,张老师走到她面前问:“秀菊!你是不是生病啦?脸色很不好看!”“不是”这声音微弱的老师刚刚听见。她说完便趴在课桌上,老师也不好再问了。
这天中午,秀菊在母亲的监视与逼迫下像咽毒药似的吃下半个地瓜蔓团子,肚子立刻难受的差了一些,就又迷迷糊糊上学去了。
这天下午,是秀菊与她班里的其他三个女同学,给老师做饭的日子。那时候高年级的女生轮流给老师做饭。今天老师叫她们馇豆腐。秀菊与两个女学生洗菜、煮菜、剁菜;另外两个学们管推豆腐。在秀菊在剁菜的时候;张老师从她身旁走,秀菊只感觉是在家中剁菜!头也不抬就问:“娘!你看,菜剁的这么粗行了吗?”在场的人、老师都笑了,秀菊也害羞的笑了。
两小时以后,豆腐馇中了。校长是好心人,他对老师说:“我们老师这些日子全靠这些学生养活。她们回家也吃不饱,怪可怜的!盛出一碗来给她们尝尝吧!”老师很听校长的话,便盛了两半碗让四个学生吃。这时秀菊多想吃两口啊?可是别的同学都不吃,她能吃吗?再说,这不是平常,是生活困难的日子,给老师做饭,吃老师的饭,那不被人笑话吗?说实话她确确实实是被豆腐馋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她的口水一直想向外流!她使劲咬着牙没让口水流出嘴来。可是喷喷香的豆腐的气味直向她鼻子里钻,钻的她一阵阵头昏!这会她要是真的突然昏倒了,那她确确实实是被豆腐馋倒地。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秀菊只觉头发昏、眼前一阵阵冒金星,头重脚轻到了家,进屋后她一头倒在炕上就再也起不来了。母亲来到她的身边,摸摸她的头,不发烧;又摸了摸她的肚子,肚皮已贴到背上去了,就难受的问:“怎么啦?是不是饿的?”这不是明知故问吗?秀菊说:“不是,可………”是字还没说出来就已掉下了眼泪!母亲也掉泪了。就说:“你妹妹这里还有几块饼干,你先吃两块吧?秀菊只是硬说不吃!可是,在母亲再三劝导下,她吃了两块饼干。因为那时候,三岁以下的小孩,每月上级供给两斤饼干的照顾。饼干是用玉米面与糖精做成的。这是妹妹救命的饭,平时谁也不舍的吃一点点,可是今天秀菊破例的吃了妹妹的两块饼干。两块饼干加半碗白开水马上起作用了,她的肚子立时就难受的差了,于是她就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日后,秀菊也渐渐习惯于吃地瓜蔓团子了,她一家人一月的地瓜蔓团子生活终于熬过来了。从这事上可见,地瓜蔓虽然难吃,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还是可观的。最使他们高兴的是,他们终于盼来了国家发给的一部分救济粮!才使他们得救!
春天来啦!时间已是清明以后,往年在这时节大自然早已春意昂然,花红柳绿,万物复生了。可是今年的春天连一点春意也没有。槐叶、杨树叶、柳叶、桃叶、榆树上的叶子与榆钱等等,所有能吃的树叶,只要一出芽、芽还不大就被人摘去吃了;坡里野菜也是钻出地面还没长大就被人挖了。近些日子王村小学中的学生轮流着利用下午的时间给老师挖菜吃……
一天晚上,秀菊刚要回自己屋内睡觉去,母亲却对她说:“菊!你过来!我有事跟你商量。”秀菊又回到母亲屋内的:“娘!有什么事你说吧!”母亲一脸愁容的说:“我跟你说了你不要怨娘!这事也是娘无奈的,你明天先不要上学了吧?先下来拔菜糊口救命吧?”秀菊就感到头轰的一阵、心想:她怕的事终于发生了,她眼泪在眼内打着转没让它掉下来。但她一抬头望见娘那张难为情的脸,不知从那里来了一股力量!她说:“娘!我明天就下来拔菜吃,再不让家里人挨饿!我早就上够学了。”女儿说这话为的是宽慰母亲的心。没想到这话更刺痛了母亲的心!母亲一把把女儿拉到怀里哭着说:“菊啊!莫怨娘心狠、那有当娘的不知孩子‘小名’的,我知道你是最爱上学的。可是!娘确确实实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娘要是有一线希望也不会让你退学的。你记住,等生活条件好了,娘一定再让你上学!”她说完已泪如雨下。
秀菊已是十二周岁的姑娘了,并且很懂事。她为了安慰母亲的心,就忍痛抬起头来破涕为笑说:“真没羞!孩子都不哭了大人还哭!”母亲苦笑了一下说:“就是你嘴甜!明天你到学校对老师说一声吧!省的老师挂着,接着与你同学告个别!”“唉!”秀菊笑应着又说:“娘!我要睡觉去了!”“你快睡去吧!要想开点!”
秀菊回到自己的屋里抱起自己的书包;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样从脸上流了下来!她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感情冲动!她自言自语的说:“张老师!我的老师,我的母亲!你虽然是男老师,可我曾多次把你当做娘!在我心里我确实把您当做老师母亲了。在我的感觉里你对我比对别同学似乎更亲切、更关心!我多么爱听你那朗朗的读书声、爱看你那慈爱的一笑啊?可是不能了、不能了,也许永远不能了!因为我明天就要退学了。我,应该亲自到学校与敬爱的老师您告别,向您说明原因。可是我很害怕!我怕受不了那个打击;同学们,我的好同学!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一块学习、互相帮助;一块劳动、一块打闹;一块儿排节目,一块儿给老师做饭;而且曾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睡觉,那时何等快乐!你们对我的好处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是以后不能了,以后我将成为一只掉队的、孤独的大雁……”
秀菊想到;再有三个月她就小学毕业了。也就是说;她再有三个月就要升中学了。她回想到从她上学那一天开始至今快六整年了。在这六年中;她每次考试总是在班级中名列前矛。每次学生通知书上总是这样写的:该生;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学习成绩优良。缺点:工作不大胆。她曾多次这样想;等她上完中学后,她还要向她的姐姐那样上高中、上大学,将来当一名好医生、好老师,或当一名写书的作家。看来一切希望都没希望了;唉!中学都不能上了、何况大学呢?你不要想入非非了……她已哭成了泪人;她绝望的躺在炕上,不敢再想下去。
可是当她的脑子刚静一点时;母亲那张黄黄的乞求的脸又出现在她面前:“莫怨娘心狠!娘确实是没有别的办法,先救命吧!”妹妹、弟弟、哥哥那三张瘦瘦的,可怜巴巴的脸也呈现在她面前。她极力闭上眼睛,怕看到他们。随后;她喃喃自语的说:“不上学了!下来拔菜吧!救一家人的命要紧。现在退学的学生并不止你一个。”决心已下,她的心倒难受的差多了。
第五章 记失学后二、三事
从第二天早上、秀菊就没再上学。早上她什么东西都没吃一点就提着篮子找小伙伴拔菜去了。
秀菊的退学,给她家中带来了生机,五岁的小妹妹跟在她腚后姐姐长、姐姐短的叫个不停。姐姐上坡拔菜时就有意给妹妹弄个什么花啊!草啊的玩。在所有的家人中,秀菊特别喜欢小妹,妹妹乌黑的头发下圆圆的脸上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而且特别乖!非常惹人喜爱!母亲心情也好多了,秀菊每天拔两半篮野菜,母亲在家中摘一摘,用水洗干净,煮一煮加一点盐一拌就能吃;或加少量面子一蒸就吃着很香。这样、全家能吃大半饱了,日子就熬的过了。
秀菊心中虽然还在经常想念上学的事,但是看见家人高兴,她就不在别人前提上学的事了。在她想念老师与同学的时候,她就抱着她的书包自言自语的对他们说几句话,再看看自己的书,长叹几口气也就罢了。但是不知什么缘故?她虽然每天都在思念她的老师与同学,可是她又怕见到他老师与同学。她明知老师到家叫她上学三次了,她却躲在外边不进家门、不敢见老师的面;她见了要好的同学也视而远之。老师三次登门都对她母亲说:“秀菊是个好学生退学太可惜了!等生活条件好些一定再让她上学。”母亲都一一答应着了。
秀菊退学后,只拔了两个多月的野菜时间就到麦收农忙季节。因为生产人中劳力紧张,队长亲自登门与秀菊母亲商量想叫秀菊到队里干些轻快活,如拾麦子、上场园、给拔麦子的送饭等,队长还说给她家二十斤救济粮。随后秀菊就参加了生产劳动,在队长的分配下上场园、拾麦子等。麦收完毕以后她又开始与社员一起干一些如翻地瓜蔓、拔草、掰烟、绑烟、解烟、出炉等活。她干什么活都极端认真,而且干的很好,所以不但队长喜欢他;而且社员也很喜欢她,整劳力每天挣十工分,她每天挣六工分。冬天她又到生产队烟房中干活,舒烟叶、绑烟把,一直到很晚才住工。她与社员开玩笑说,凡是能挣工分的活,她都想干好。所以社员给她起了个外号 ──‘工分迷’!由于秀菊与哥两个人挣工分,她家分的粮食与蔬菜比往日多了不少,她家的日子开始缓和了,能吃饱饭了。
退学一年来,秀菊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少;而且懂的了很多很多大人的事情。她尝到劳累的辛苦;也尝到了收获的甘甜。大家都议论纷纷的表扬她,上学是个好学生;干活是好社员,是个好孩子。
冬去春又来,时间已是1962年的春天。
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