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爱的迷梦 >

第2部分

爱的迷梦-第2部分

小说: 爱的迷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玉米骨头、豆角皮、糟糠………,我感到就数这东西难吃!吃一口又苦又甜,在嘴时直打转,就是咽不下去,非得伸伸脖子才咽下口去。

  又一个中年妇女接着说:“大跃进那年秋天的一天晌午里,我用大锅熬了半锅粥,一家大人孩子正在吃饭,这时队长到我家说要揭我家大锅交上级,支持大跃进,支持大炼钢铁。我说:‘这可不行!我家六七口人吃饭,就只有这么一口锅,你拿走我用什么做饭吃?’他说:‘这个你自己想办法吧!反正谁家的锅也要上交,谁不交就以反对大跃进,反对大炼钢铁论处!’我好说歹说没顶用,他还是把我的铁锅揭走了。害得我用馇猪食的锅做饭做了很多日子。

  记的同是那一天中午,我的锅刚被揭去不多时,我就听见屋后大婶‘亲娘老妈’的哭声!并且口口声骂着队长的小名。可是就在她骂队长时,她的大锅就被副队长偷偷搬走了。这天大婶像疯了似的在胡同头骂了队长一个中午,队长没敢露面。可是下午队长的老婆却不干了,跟大婶对阵骂,骂了大婶个狗血喷头!两人最后又互相撕破了嘴、抓破了脸!说实话那时似乎没有心看这些热闹!可是现在想起来倒让人感到挺可笑的!再说大婶已过世好几年了,我现在说她坏话别让她怪着我?”她话说到这里就自己先笑了。刚才说话的是秀菊的四婶。她人长的很标致,白白的大脸看上去很大方,是个明白人。平时很稳重,一般不多言多语。但是一旦她高兴的时候,她的声调语气再加上手势,说出的话来总能把人逗笑!今天她说到这里大家也忍不住与她一块笑了起来。

  笑声刚落,三婶又说:“那时候叫过的什么日子啊?一家人吃不在一块睡不在一块的,老人进养老院,名声倒很好听,不过吃的照常是菜团子和糟糠,还有淀粉(用豆角和玉米骨头粉碎后加工的淀粉),老人都吃的水肿。那年死了多少老人啊?凡是沾上点病的都逃不过这一关去;小孩进幼儿院、托儿所,一天吃的是用贰两玉米面和淀粉、糠粉做的饼干,一顿每人半碗红粘粥,当然这是特殊优待,但是还是饿的孩子面黄肌瘦、皮包骨头;学生在学校吃食堂,集体在学校睡觉,一天上不了两节课,今天抬砖头修炼钢铁的高炉支持大炼钢铁;明天又帮生产队深翻地支持大跃进,都离不开学生。妇女有妇女队,青年有青年队,壮年有壮年队,各有各的吃饭地方,各有各的睡觉地方,有时一两个月内一家人碰不到一块,甚至连一两岁的孩子一个月也见不到娘一面。真是一家人‘四分五裂’!说的怪好听的,叫做共产主义生活,只是生活条件低了点。现在想想那时真可笑!自己被逼着到了别人家去,很多陌生人又逼着住进了自己家中去!真可笑!

  到后来搞整风才知道,这就是‘共产风’,是不对的。干部又说,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过共产主义生活还是早了点,经济条件不许可。况且还是在连年灾荒年代。

  四婶接着三婶的话茬说:“那几年整天闹的人心慌慌不安的。大跃进的时候生产队中有牛,耕地时不用;大队有拖拉机也不用,非得要人深翻地才行!大人娃娃一同赶到坡里搞深翻地。在秋后的天气里,晚上穿着棉衣还有点冷。那时白天翻一天地,晚上还不让回家,还要在野外翻地,并且有干部轮班看着不让睡觉!这样一连成半月二十日不让回家;谁能受的了?晚上当干部的拿着棍子连打加吓唬的,大家就只得闭着眼干上点活,可是干部一走地里就看不见人了,人早不知倒在什么地方睡了。睡醒一觉起来后,身上穿的棉袄被露水潮的湿漉漉的沉,使人感到像穿着一件大皮袄一样沉,好不舒服啊!那时:有不少十来岁的孩子与青年被露水打的腿痛腰痛的。当然老人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整天腿痛腰酸的,也分不清是累的还是被露水打的了?当时这种做法也有个名堂;叫做“人海战术;蚂蚁搬泰山精神。”口号是:‘大干加特干、一年超过二十年!’……

  常言说,“三个老婆一台戏!”这话不假。今晚几个妇女说话真有意思,从说办一所学校引起,说起了灾荒年代,就东拉本扯说个没完没了,好像脱了挡的汽车走了下坡路……煞不住车了。

  旁边有一个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妇女听的不耐烦了。她一变脸故作生气的说:“都是过去几年的事了,说过多少遍了?还说它干啥!”说这话的是秀菊的二婶,她是华华的母亲。她长的细高个子,浓眉大眼粗唇大嘴的,看上去有点男人气魄。她在这些人中间威信很高。她为人直爽而亲热!乐意帮助人。一块住着的人有用着她的事,只要她能办到的就没有不行的;谁家大人上了坡,孩子自己在家时只要她知道,热了她主动给孩子水喝;冷了她给穿衣,有时她干脆把别人的孩子留在自己家里照顾着。所以大家一直很尊敬她。但她也有缺点……很固执;与她相仿年龄的妇女现今都已剪了齐肩发,可她非要扎一个小髻髻不可。

  既然二婶不愿听了,大家也就不再说那灾荒年代难忘怀的事了。

  二婶说:“咱嫂子今晚怎么没出来凉快?兴许又是身上不舒服了?她这个身体是三日两头黄!真没办法。唉!秀菊今晚怎么也没出来?叫住日她早出来与婶婶大娘打过招呼,一溜小跑到南场院找大姑娘们玩去了。今天天这么热,这孩子跟着大人锄了一天地,把孩子累坏了吧?也许早睡了。咱嫂了真舍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干这么累的活,不怕把孩子累坏了?俺华华我就舍不得让他干这么累的活,这么小岁数,总是劲不全,再说骨头也嫩!”

  大家也随和着她说:“是啊!这孩子岁数太小,可能今天是累坏了、早睡了吧。”

  这天晚上因为天太热,人们一直在街上聚着堆;东拉西扯、讲古道今的闲谈到将近半夜时分才渐渐散回家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大家庭与上学的梦
上文多次提到秀菊,秀菊是谁呢?她家住何方?请听我细细说来。

  秀菊啊!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家居住在山东半岛、鲁东地区,靠胶济线不远的一个村庄中。这个村庄中居住着上千户人家,是个古老而又文明的村庄;它的名子叫――王村。在若大的王村中间有一条东西大路、把村庄分成两半,北边的一半村庄称北王;南边的一半村庄称南王。王村绝大部分人都姓王。秀菊的家住在南王最南边一条街道的中间地方。她家前边有一块长大约有五十米,宽三十来的空闲地方,这块地方什么东西也没有,很平坦,只是靠边地方有几棵很大的槐树与几棵柳树,更显得这地方干净、整齐!所以夏天人们都喜欢到这地方乘凉。从这地方再向南就是又一条东西大路,不过这条路要比村中间那条大路窄了很多。路的南边就再没人家住了,只是还有两个生产队的场院,在两个场院的北边又各有一连十来间生产队的办公室与饲养室。

  就在宽阔的乘凉地方的北边,中间处有一条死胡同,长大约有二十米;宽有三米,里面住了三户人家。胡同的最南头靠路西边有一口水井。井台有六十分高,大约有六十平方的面积。井台全是用方方正正的青石头砌成的,显的大方而整齐!这口井供三个生产队中将近三百多口人吃水。井台的东南角处有一棵像大伞一样美丽垂柳树,它的柳丝直垂到井台上,整个上午井台上都见不到阳光。

  胡同的最南头西边一家,是秀菊的二婶的家,一个向东开门的拔台节的大门楼;胡同东面的南头是一个闲园子,周围用篱笆挡着,篱笆上绿叶间开满了扁豆花与牵牛花。从闲园子再向北,就见两间又矮又小的土草北屋,用土打成的矮院落,大门向西开,这个院落是两个无儿无女老人在单干时用过的场院与敝棚。前边的闲园子也是他们的,现在由生产队用着。               

  顺胡同再向里走,有一个很大方的与胡同一样宽的大门口挡住了,这就是秀菊的家。走进了大门口,绕过迎壁墙,就见一个广阔的院落。有四间青砖北屋,屋上有两趟红瓦打崖,红瓦再向上都是用麦秸披的。这屋看上去还算整齐,可是一看就知道是盖过多年的老屋,说明白点就是这四间屋的院内住的是两家,院落本来的主人就是前边所说的两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前边的闲园子也属他们的。秀菊家是后来搬进来的。这是后话;现在先不说。

  再说院中四间北屋,两间一个门口,东边两间是两位老人住着;西边两间秀菊一家住着。秀菊家两间北屋中西头一间有坐地后门。通过后门,后院还有两间北屋。也是青砖草屋,比前边的正房矮了些。前屋与后屋的墙只隔不到两米远。这两间屋是:秀菊家搬进这个院后,嫌两间屋太少住不下全家人新建的。

  走进后屋的东里间,正面落着一张三抽桌,桌上放一个小圆镜与梳子;靠北墙放一个盛衣服用的小橱,有一米二高;南墙边垒一个小炕,房子不大,但打扫的很干净,这就是秀菊的卧室。

  今天特别热,秀菊锄了一天地,因她年龄小,她着实感到浑身有些累!而且被太阳晒的身体热呼呼的痛!那么她今天晚上为什么不出门凉快,散散心呢?

  原来秀菊今天接到了明天上中学的‘通知书’这事使她感到如获第二次生命!她的心跳得特别快,全身的血似乎都沸腾起来!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要比今天的天气还要热!但是她感到这种热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她不舍得与别人分享,她想自己慢慢品尝。

  秀菊仰面躺在自己的铺盖上,两只手交叉着托着后脑勺,两条腿微弓着,她那张红润的鹅蛋脸上有两条不浓不淡的柳叶眉;两只不大不小的眼睛,外眼角向上吊一点,眸子里喷射着聪慧而又屈强的眼神!白里透红的皮肤,通天鼻梁,圆润的下颌,上边一张紧闭的小嘴,看上去叫人有一种即善良又聪明、又有一不可侵犯的感觉。

  此时她仰面躺在铺盖上正思绪万千,一会儿脸蛋笑成一朵花儿似的;可一会儿又泪流满面,泪水流到她耳朵里去了,她换了换姿势,侧过身来,可一会儿她又笑出声来,一会儿又流下泪来,可一会儿她又笑出声,一会儿又流下泪来,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原来,她的感情乘着记忆的风帆,已把她送回了十年前的童年时代。

  上学,多么神圣的向往?但是为了生活她已退学两年了。为了这事,在这两年内她不知偷偷的流过多少泪,学校的生活随着她泪水的流失似乎淡忘了很多。可是,现在她又要上学了,在她心情万分激动的时候,童年的往事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来:

  她已进入了童年的梦乡,那还是在她老家的住处。她老家的住处就在现在家的西边一条胡同里。当她刚刚记事的 时候,家中就有奶奶、父亲、母亲、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四叔、四婶;还有个五叔、五婶在外地安了家不常回家。其次还有大姐、二姐,大哥二哥与大大小小的弟弟妹妹们,全家共有二十口人。唯独没有爷爷,听说爷爷在她刚满一岁时就因患肺病去世了。

  奶奶年龄大了,秀菊的父亲是长子,所以这个家由秀菊的父亲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