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墨莲仙缘录 >

第32部分

墨莲仙缘录-第32部分

小说: 墨莲仙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非从墨莲空间之内摘了几颗大桃子,每人一颗,咔擦,咬了一口,嗯,味道还真不错,汁水很足,桃香四溢。

    这些桃子还是墨非刚刚知道墨莲空间的功能的时候种下的,当时为了丰富空间中的物种,墨非没少折腾。

    原本还只是普普通通的水果,在空间之内,被灵气滋养,已然脱胎换骨,并非过去那种普通的水果了,果肉内蕴含了丰富的灵气,足可以使得刚刚步入道途的修士道基得种。

    墨非坐在沙发上,皱了一下眉头,道:“人算不如天算,正所谓天心难测,我也只能如此,但愿我等玄门诸修能够在劫难始发之际,抓住那一点生机。”说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那一日,在养心阁之内,墨非与玄门修士共同研究应对红尘劫难之法。

    红尘之劫难又与仙道之劫更有不同,仙本就是由人而成,俗世是仙道的基础,红尘不在,仙道传承定然也就不复存在,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正是此中道理。

    诸多玄门羽士纷纷各抒己见,华夏玄门传承数千年,历史古远,繁盛之时,道门林立,各门各派如同雨后春笋。

    便是如今末法时期,仙道衰败,所传承下来的流派也是不少。尚有北方全真教,南方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因此各种典籍、手札、语录、心得、体会,自然便汗牛充栋,数目众多。

    其中自然不乏极其珍贵的资料文献,有的甚至对现如今的情况能够有所帮助,所以诸多的玄门修士纷纷公开自家门派的文献典籍,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有用的部分,以应对不知道何时就要发生红尘劫难。

    所谓群策群力,便是如此,广集各派之智慧、经验,凝聚人心。这便是龙华寺宝镜大师和墨非要求老道士许信友举行此次庆典,邀集天下玄门修士的原因。

    一人智短,两人计长。俗谚有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的道理却是不假,正所谓是话粗理不粗。

    其实,在为老道士许信友诊治沉疴之时,墨非便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决断,只是仓促之间,还不完善。

    此番玄门群修共论,随着众人各抒己意,不时有人提出种种想法,措施,原本还不成型的方案,在墨非心目中,便一点点清晰起来。或许同样于事无补,但是对于此时的玄门来说,却也不失为是最为方便有效的办法了。

    玄门之中,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为神州大地之上,一百零八处地脉灵穴聚集之地。

    凡是地脉之所,地气蒸腾,灵气充裕,聚集天地乾坤祥瑞之气,消解人间凶秽煞气,乃是一等一的仙山福地。

    仙道之士,在此处修行,便会心魔不生,道心凝聚,搬精运气也比其他地方要容易很多,因此,这些天地灵秀之所自古以来便被诸多仙道中人所有。

    仙道玄门修士,一贯有隐遁山林的习俗,虽说山林中清净无忧,少尘世之喧嚣,无世俗之烦恼,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这等灵山秀水中清修,更会事半功倍,光是引天地灵气淬炼身体,打磨筋骨,便会少花不少的功夫。更有甚者,借自然山水清晖,更容易感悟天地之玄机,悟大道之妙理。

    所以,古来的道观寺庙多修建在名山大川,山水灵秀之地。方外之人也往往与青山为朋,明月为朋,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适时,墨非与玄门诸修便决定以这神州一百零八处地脉灵穴为阵眼,引星光入地脉,摆下天罡地煞阵势。当劫难生发之时,便引动地脉星光之力。

    但凡是地脉所在之地,便会稳定阴阳,平定五行,使得天地元磁之力不因为外力干涉而发生紊乱。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华夏神州之地不发生大的地形变化。

    不论是千年之前的潘师正潘真人之预测,还是老道士许信友的测补天机,亦或是龙华寺老方丈宝镜大师的定中所见,都有天地崩裂之相,如今无可奈何之下,也只有从此中入手。

    诸多玄门修士也都知道此乃无奈之举,天机莫测,未来天道如何走向,尚在未知之中,当下便也只能是如此了。

    众人也都知道,便是如此,如若没有这位刚刚横空出世的墨道兄主持,以如今玄门修士最高境界不过是筑基后期的修为,也是定然不可能完成的。

    阵法一道,博大精深,内含天道之玄妙,阴阳五行,三才八卦,尽在其中,没有金丹修为万万布置不出来。

    如此,墨非便自然成了此番玄门决议的不二人选。
 第八十五章 仙道追求,与君共进退
    养心亭之内,众多筑基真修都齐齐把目光投注到墨非身上。

    前来参加此次庆典的三山五岳的修士,都是修为相对高深之辈,养性功夫深湛,否则,如若自身心性不到,闻听这等骇人听闻的消息,定然会惊慌失措,举止失仪。

    “福生无量天尊,墨兄,你乃是我等玄门诸修士当中的翘楚,更是千年之前道隐真人高徒,无论是见识之广博,还是功力之深妙,都非我等所能比拟,我等愿听从墨道兄之差遣,共度大劫。

    说话的正是京华城道家祖庭白云观的老观主郭道真。

    这位慈眉善目,鹤发童颜,举止飘逸的老道士,乃是玄门中存世的最早的一位筑基后期修士。对于整个道家来说,那都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名气威望甚大。

    再加上老道士还是华夏道教协会的会长,说出的话自然是分量十足。周围不少的修士听了郭道真的言语也都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不错,郭兄所言正合我意,还望墨兄主持大局。”

    一旁的龙虎山天师府的小天师张羽正也开口道。

    在墨非未曾出世之前,一向都是郭道真和张羽正并称。这两位玄门修士一南一北,一全真,一正一。他们两个人的意思,也就是基本代表了整个玄门修道界的整体意思。

    见现场中修为最高,声望最隆的郭道真和张羽正都发话了,其他玄门修士也纷纷出言表示赞同和支持。

    虽然不晓得大劫什么时候发生,能够达到何种程度,但是看到墨道兄,许真人,宝镜大师的严峻态度,便能想见出定然不是什么小事情。

    况且连郭道真和张羽正都这么说,自己诸人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或许这两位道爷也知道什么内幕呢,毕竟一个是全真道家祖庭的观主,一个是正一派当代掌教天师,这二人说话的分量自然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

    养心亭之内,诸三山五岳、各门各派的筑基真修彼此观望一眼,齐齐拱手道:“还望墨道兄可怜红尘众生,仙道传承,教我等破劫之法。”

    闻听诸位道友之言,墨非不禁一阵苦笑。天意如意,岂非人力所能为。

    若当真如此好破解,千年之前玉霄观一脉的祖师潘师正潘真人,就不会遭到天道反噬,而被迫飞升了。

    自家师父道隐真人,一身修为惊天动地,独步天下,不也是因为仙道劫难加身,而在玉霄峰顶会同仙中十友,飞临上界。

    不成仙道,终成土灰,天道之下,尽是蝼蚁。便是得成真仙大能,也并不一定就完全的大自在。想到这,墨非不禁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抬起头来,凝神四望,见养心亭之内,诸多的玄门道友正满怀期待的望着自己。

    虽说自己道心清净,纯澈如琉璃水晶,淡然而不染纤尘,然而面对诸多同道如此信任和期待的的目光,内心中却也并非完全不受触动,仿佛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粒小小的石子,泛起了层层的涟漪,似乎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知不觉在内心中滋生。

    想到此处,墨非向亭中诸道抱拳道:“诸位道兄,承蒙大家抬爱,墨非实是愧不敢当。此乃我玄门之大事,红尘俗世之大事,墨非焉敢不尽力而为。”

    墨非环顾四周,前来参加老道士许信友进阶庆典的修士都是各宫观之中的翘楚,不是观主就是主持,尽是一方之大能。

    在这仙路断绝的末法时期,能够得成筑基道果,无不是天资绝顶之辈,有大毅力,大恒心,资质、悟性、心性,无一不是上佳,否则也断然不会有这般成就。

    仙道断绝,前行无路,神州之上,再不见驻世仙人。

    诸多玄门修士,每每臻至筑基,便在无路而走,多少有志仙道之人,青山埋骨。多少道脉衣钵传人一生修道,不为成仙,只愿玄门一脉传承不绝。

    千年来,不知有多少惊才绝艳之人,难成仙道,最后消失在岁月时间的长河中,化为一抔黄土,散于天地,归于虚无,一生努力化作流水。

    不知若干年后,自己又身在何处?

    如今仙道红尘,劫难生发,如同大海怒涛,叠浪相随,令得本就岌岌可危的玄门传承如同风中烛火、海上扁舟,不知何时,便会出现覆灭之厄。

    想起老师道隐真人玉霄峰上飞升时的叮咛和期盼,看着眼前诸多道友的依赖和心印,墨非心中沉甸甸的,同时,似乎又有一股难以遏制的激情在内心中一点点萌生,酝酿,勃然喷发。

    修仙,本就是逆天而为,自从踏上仙道一途,便要做好时刻面对着会随时出现的各种危机的准备。

    这是与天争命,与时间赛跑,打破天地桎梏,突破人体极限,这本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想到此处,墨非心中一股豪情喷薄而出,向四周诸多玄门同道抱拳拱手道:“诸位道兄,我们道家玄门一脉,所追求的便是自在、逍遥,为了我们心中的信仰和坚持,墨非愿与诸君共进退。”
 第八十四章 闻言大惊,一身寄众望
    养心亭内,诸多玄门修士听得老道士许信友这一番言辞,俱都是大惊失色。

    这倒不是这些道门修士境界不高,养气功夫不到家,而是由于这番言论太过于突然,使得大家完全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

    自从千年之前的仙道大劫开始,玄门修士的修仙之路便变得格外艰难,甚至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近千年的时间内,整个神州,再也没有一个修士能够霞举飞升,便是连修士所能达到的修为境界,也随着天道规则禁锢之力的加强,越发的低弱起来,和道隐真人仙中十友的时代相比较而言,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

    尤其是近三百年来,便是连金丹境界的修士也难以出现了,修为最高不过是筑基巅峰,而且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修士的数量也是日渐减少,可以说整个修行界完全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长生自在。霞举飞升是所有玄门修士的终极目标,但是自从仙道断绝之后,传承道统,延续道脉,便成了支撑整个玄门修士的唯一信念和精神支柱了。

    可是,刚刚许信友许真人爆出了这么一个轰动性的消息,令得在场的玄门修士,在震惊之余,便生出一股灰心失望和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