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墨莲仙缘录 >

第25部分

墨莲仙缘录-第25部分

小说: 墨莲仙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在这,你就可以胡说八道了?你这是什么逻辑?”

    听到中年男子的争辩,张仲景撇了撇嘴,不屑道。

    “我。。。。。。”

    中年男子张张嘴,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墨非听到两个人对答,不禁勾了勾嘴角儿,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仲景?你就是京华大学医学院的张教授?”

    站在一旁的列车长惊喜道。张仲景的名声可是大得很,即便是在国际医学界,那也是大名鼎鼎,治愈了很多的疑难杂症,被老百姓称为神医国手。

    尤其值得敬佩的是这位老先生没有一点架子,对于他来说,病人不分贫富贵贱。许多家庭条件的患者,无力支付庞大的医疗费用,张老先生都是减免费用,这样一位令人爱戴的老先生出现在自己面现,列车长一下子激动了。

    “如果京华大学医学院没有两个张仲景,那就是小老儿了。”张仲景笑眯眯道。

    “张老,您看看这位病人还有治疗的希望没?”列车长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自然耽搁不得,眼看着病人情况愈发的危急,列车长也是焦头烂额,猛然间知道这位老人家便是神医国手,自然升起了求助的心思。

    张仲景点点头,俯下身看了看病人,这才扭头对一旁的墨非道:“小伙子,看你刚才的意思,对于这种症状很有把握喽?”

    “张老,祖上曾传下治疗这种突发病症的秘法,多少有几分把握,不过能否成功却也在两可之间。”

    墨非在京华大学上学其间,就久闻这位老先生的大名,知道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很受学生爱戴,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心中却是对这位老先生敬佩不已。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大大推动了西医的发展。而我们的传统医学中医,由于对学习者的自身的资质要求过高,入门较难,而逐渐萎缩。

    中医是一门人、病、自然三者兼顾而并非纯技术的学科,是社会、自然和人文科学的中和。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广泛的其他知识。而且在技术应用上不像西医那样明确直观、标准统一,往往一种病症,不同的医生会开出不同的药方,且这些治疗方案也会因时因地而改变,这就造成了中医的深奥难学。民间有句俗话说“少年木匠老郎中”这是说明这种情况的。

    有学者在对古今中医人才成长时间作了专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成才的平均年龄是五十五岁,即到了现在快退休的年龄,一位中医才能较为娴熟地正确运用理法方药而体现出中医学的真实力量。

    而这位张仲景张老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和教学,蜚声海内外,为国家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以,此时听到这位老先生的发问,源于对张仲景老先生人品的敬佩,墨非还是很恭敬的做出了回答,

    “哦,原来小伙子和我还是同道中人,既然如此,还请小友进行诊治,老朽便观摩一番。”

    列车长一听,急了,这可是人命大事,张老先生怎么可以这么轻率的就叫这个小伙子诊治呢。听话里意思,这个年轻人学的也是中医,自己虽然不太了解医学,却也知道西医越年轻越好,而中医则恰恰相反,只有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才能成长起来,年纪越大的老中医医术越高,这小伙子这么年轻,能行吗?

    列车长细细打量了一番墨非,白白净净的,气质儒雅娴静,带着几分空灵飘逸之气,又有几分饱读诗书所形成的书卷气。看年纪很轻,似乎也就二十几岁吧,说不定大学还没毕业呢,这个样子说是擅长中医,打死也不信。

    “张老,这位小兄弟是不是不太合适。。。。。。”列车长觉得墨非年纪太轻了,有几分不确定,本着治病救人的谨慎态度,小心翼翼的说道。

    “无妨,这个小伙子并非等闲,你不用担心,老头子我看人还是很准的,小伙子,请!”

    张仲景摆摆手,要列车长不要担心。

    自己行医数十年,走南闯北,上至达官显贵,下到市井细民,什么样的人物没接触过,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装腔作势,一眼便能够看出。

    况且这小伙子冲淡闲远,气和容众,并不是那种大话之人。虽说心中也是暗暗惊异,却还是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
 第九十八章 迷信?
    中年男子仰躺在座椅之上,剧烈喘息,脸色青紫,就像是一条失落在岸上的鱼,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闻讯赶来的列车长和几个乘务员见状,也是深感棘手。病人的情况一看就属于突发疾病,这类病情最是危险,抢救不及时,很容易丧命。

    而列车上由于条件所限,并没有随行医生。所以,火车上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情况。

    “哪位旅客是医生,哪位旅客是医生,19号车厢有一名旅客突然发病,希望广大医疗工作者伸出援救之手。”

    列车播音员立刻播出这则求救信息,列车长也是无能为力,只好向车内的广大乘客寻求帮助。

    这列通往京华城的快客,正飞快的行驶在旅途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前面最近的城市尚且有一个小时的旅程,而病人的情况又是十分紧急,不得不出此下策。

    “让一让,让一让,我是天水中心医院的,让我看看病人的情况。”

    很快就有人从别的车厢赶来,看到前面围得水泄不通,连忙发声道。

    周围围观的乘客连忙闪开一个缺口,让这个人进来。

    “大家都散散,围在这里,空气不流通,更容易加重这位乘客的病情。”

    挤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大约四十岁左右,细高的身材,面相刻薄。

    见这么多人围在这里,眉头一皱,连忙出声喝道:“没事围什么观,不知道人命关天吗,真是没有一点同情心。”

    围观的乘客闻听,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是却也说不出什么,人家所言也是在理,自然不好再站在周围,众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目光却时刻注视着这里。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中年男人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弯下身子。仔细看了看病人的情况,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胸腔。

    过了几分钟。病人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脸色越发的难看。

    中年男人摇摇头,对列车长道:“这是突发性心肌梗塞,很严重。我是西医,没有设备,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够进行一下急救。”

    说罢。摇摇头:“我是天水市中心医院最好的医生,都治疗不了,这个人也只能等死了,谁来也不好使。除非立马送到医院。”

    “哎,看来这个人是凶多吉少了。”

    听到男医生的话,不少旅客发出叹息声。

    墨非早就知道车内有异,只是病人尚未发病之时,自己自然不好贸然前去。

    如若冒冒失失的说人家身体有病,非要被人说成是神经病不可。现在这位病人情况紧急,墨非作为一名仙道之人,自然不可能见死不救。

    墨非刚要站起身来,坐在他身边的那对老年夫妻中的白发老者被车厢内嘈杂声惊醒,扭过头来,向四周望了望,问道:“小伙子,是不是有乘客发病了?”

    墨非连忙道:“正是,病人似乎情况很不好。老人家,你先歇着,我前去看看。”也不待老者答话,便快步向人群中行去。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墨非可没有时间耽搁,一个不好,抢救不及时,可是要出人命的。

    墨非虽然道法高深,但是毕竟不是神仙,如果病人肉身死忙,魂魄离体,便是墨非也要无能为力。救人如救火,耽搁不得。

    一旁的老者目光闪了闪,似乎有些惊异,轻声对一旁的面目慈祥的老太太道:“老伴,你先坐着,我去看看那个病人。”

    老太太点头示意:“老头子,你可要尽力,千万不要疏忽大意。谁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啊。”

    “你放心好了,我都70多了,当了五十年的医生,这点还用你说。”

    说着也站起身来,跟在墨非的身后。

    对于这对老夫妻的对话,以墨非的灵觉,自然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禁暗笑,道:“这老两口儿还真是有趣,童心未泯。虽然看着像是拌嘴,其中却饱含温馨。”

    此时,病人的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列车长和车务人员束手无策。

    墨非挤入人群中,看到病人情况紧急,连忙弯下腰来。

    “这个年轻人,你要做什么,病人病情十分危险,不能轻易碰触。”那位天水市的中年医生连忙喝止道。

    现在正是危急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怎么这么莽撞,过来就不管不顾的,要是出了人命,承担得起吗?

    中年医生冷哼:“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如此不知道轻重,我这个省会城市重点医院的主治医师都无能为力,你一个小年轻的冒冒失失的过来,装什么大半蒜啊。”

    列车长见墨非插手此事,也怕出现什么特殊情况,连忙问道:“先生,您是医生吗,请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我不是医生,但是学有祖传秘法,见到病人情况紧急,所以过来一试。”

    中年男人一听,冷笑道:“你连医生都不是,就擅自给病人治疗,出了事故,你负担得起吗,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再说了,祖上传下来的方法,想必是中医吧,中医可是迷信,没有一点科学依据,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中年男人一脸的讥诮,言语之中,完全看不起中医。

    “谁这么大言不惭,说中医是迷信?”

    墨非刚要答话,一道浑厚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走了进来,听见中年男人这么一说,眼睛一立,怒斥道。

    墨非闻声,回过头来,正是坐在自己身旁的那个老者,这个老者满脸的怒气:“老朽张仲景,自幼习得中医,不知这位先生哪里看出中医是迷信?”

    车厢里的旅客一听老者自报名号,立刻就炸锅了,一时间议论纷纷,甚至忽略了仰卧在座椅之上的病人。

    “哥们,居然是张仲景张老先生。这个病人还真是幸运,这下子有救了。”

    “张仲景?很厉害?”旁边有人发出疑问。

    立刻有人鄙夷道:“你连张仲景都不知道,真是孤陋寡闻,这可是中医国手,国家元首都请人家治病呢,可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你居然不知道?

    “这人居然说中医是迷信,还被张老先生抓个正着,也真是倒霉。”有人幸灾乐祸

    中年男人听到周围的乘客议论声,不禁面红耳赤,恨不得地上有个洞,一头钻进去,自己还真是不顺,随口说了这么一句,居然就被张仲景给听个正着。
 第九十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