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挂帅-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不想来看一看?
小保红着脸看了我一眼,迟疑道:好啊……
我来不及说话,宝芝已经拉起小保就走,同时转脸向我,笑吟吟地说:杨夫人你也别客气,随便坐坐,喝点我们新收上来的明前御茶吧。
我听她管小保叫宗保哥哥而管我叫杨夫人,当真气不打一处来。刚刚她嗲嗲地叫小保宗保哥哥,我已经是满心的不痛快了,可是如果她接下来叫我宗保嫂,虽然难听些,或许我还不会觉着那么刺耳。现在她拉着小保的胳膊叫哥哥,却隔着一丈的距离叫我杨夫人,特意显得我俩与她亲疏有别,摆明了就是要与我怄气嘛。
我虽然明白这些缘由,但还是中了她的计,自己坐在高家轩敞的厅堂里运气,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连他们家的丫头看我的样子都忍不住想乐。好容易小保看完宝芝的新兵器回到厅堂,我一言不发地站起身来。小保笑道:小妹,让你久等了。我连着翻他好几个白眼,气鼓鼓地抬脚就走。宝芝在身后叫道:杨夫人,不再多坐一会儿了吗?
我懒得理她,一路郁闷地走出高府侧门,翻身骑上樱桃皇后。小保跟出来,拉着我的马笼头笑道:小妹,你别跟她斗气,她一个小孩子家不懂事,故意逗你玩的,你要是真生气,可就上了她的当了啊。
我恨恨道:你倒是说得轻巧!换了你试试看。什么她一个小孩子家,我跟她还指不定谁年龄大一些呢。
小保不以为然地说:可是你已经做妈妈了,她还没有嫁人,当然她是小孩子啊。
我怒道:又不是我自己想要做妈妈的!是你非要把孩子留下来。早知道你今天会这么护着她,当初我也不要嫁人、我也不要孩子了!
小保看着我,懊恼地哼了一声,转身走向自己的大白龙。我当他生气了,心里稍微感到一点痛快,谁知道他骑上大白龙,自己又忍不住微笑起来,悠悠说道:我不跟你斗嘴,你们女人就是喜欢纠缠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有什么意思嘛。
我们这种四处游玩、四处访亲会友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半年。半年之后,对我来说最初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作为一个受封为“浑天将军”的朝廷在册边将,我除了每旬到兵部应个卯之外,越来越无所事事。而“骠骑将军”杨小保在邀约了朋友进行过几次郊外会猎之后,也渐渐消停下来,开始天天和宗英扎在一起消磨时光。看来,我们终于无可避免地患上了战后综合症。
宗英自从回归天波杨府之后,就住到了他母亲七娘杜金娥的小院里,生活在以佘太君为首的女性长辈们的照拂之下。和宗英一样,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杨府里这群命途多舛的中年寡妇:大娘张金定、二娘李翠屏、三娘朱月梅、四娘云翠英和五娘马赛英。长年的战争以特有的辛辣滋味刺激并保持了她们对世事的关注,却使她们在来得及生儿育女之前就失去了丈夫。在这个女人成群的宅院里,她们互相倾吐着无尽的寂寞和对亡者的思念,她们一起背负着杨家军的鼎盛声名的包袱,她们一起维持着这个家族机器的正常运转。经过长久的磨合和渗透之后,她们彼此越长越象,甚至当你看到她们其中某个人的背影时,你几乎完全无法分辨出来她究竟是哪一个。
本来,七娘杜金娥也会如她们大家一般的终老此生的,可是宗英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日常生活。有的时候我无法理解,是什么令一个母亲把自己对亲生儿子的思念隐藏了十年之久,难道生养过一个孩子,这不是一件理直气壮的大好事吗?可是当我看见七娘杜金娥乍见宗英时震惊到无法言语的表情,当我看见她转过身拚命捂住如同泉涌的泪水,我忽然理解了她那种绵绵不绝的含蓄的爱意。
宗英和宗保一样,是一个有着骄傲脾性的少年。可能由于长年专注于武艺的研习,也可能是正处于少不更事的莽撞时期,宗英完全不把任何儿女情长放在眼里。他很少参与京城王族子弟的聚会,更加不屑于谈论别人府中的家长里短。如果有人跟他说起谁家的闺女如何美貌可爱,他就会皱一皱眉头,直率地指责人家的话题过于无聊。七娘杜金娥本来还张罗着叫媒人帮他留意合适的亲事,连续遭到他好几次拒绝之后,也就只得先放一放再说了。
小保跟宗英,一个是水性,一个是火性,按说应该水火不相容,可不知为何,他们的脾气却甚是相投,尤其是他们对高深的武艺都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追逐,这使得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时似乎拥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所以,很快小保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先打一通拳、舞一回剑,和我一起共进早餐,再一同到老太君和排风姑姑那里看看,陪她俩聊会儿天,逗文广和武广玩一玩。然后,我们照例要去依次问候杨六郎和小保的四个妈妈。如果赶上武官旬会的日子,我们就把逗文广、武广玩的程序免了,草草吃过饭骑上马赶到兵部去。如果不用上会,小保做完每日的礼节功课,就会到七娘的小院里和宗英呆在一起,这一呆不知道会是多长时间。有时候我也跟小保一起去宗英那里,可是他们两个男孩子天南海北地闲扯着、比划着、琢磨着,什么兵器啊,什么门派啊,什么招式啊,聊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我郁闷地在七娘的小院里转圈圈,噘着嘴自言自语地小声嘀咕: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仗都已经打完了,就应该好好生活、好好玩,老惦记这些干什么嘛,难道还盼着萧太后和韩昌东山再起,好再去跟他们打一仗吗。
我嘀咕了半天也没人理会,小保和宗英仍然在屋里激情澎湃地讨论着属于他们的话题。这么着五六次之后,我就不再跟着小保去宗英那里玩了。
我独自呆坐在清冷的房间里,看着粉皮墙上羌竹的剪影,看着厅堂壁盒内蒙尘的雕弓、宝剑和香龙木,想着自己荒废已久的魔法,想着自己小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的各种技艺,想着与小保在莲花山下的奇特邂逅,想着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会被消化掉的关于杀戮的回忆,想着托付给排风姑姑的两个娇弱的小娃娃,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我甚至开始怀念起刚刚过去不久的战争时期来,那时候,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多么无可奈何,我总是这么跟自己说:只要仗打完了,小保就是我一个人的了。
我们就可以好好地在一起了。
难道我错了?
有一天,晚霞已经把整个天空烧得透红的时候,小保回到了我们的小院。我正对着一枝新剪下来的昆河桃发呆,他兴冲冲地走过来对我说:小妹,我忽然有了一个迅速提升武艺的好主意,你听不听?
我懒懒地看他一眼,没有作声。
小保摇摇我的肩膀:你听不听啊?很好的主意啊,我刚刚受到宗英的启发想出来的。——咦,对呀,怎么我以前就没想到呢?
我翻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你只要每天拉着我比试,武艺就肯定会大有进益的。
小保摇头道:不,你那个是魔法,不是真正的武艺。象我这样一个没有魔法根基的人,是不可能从你的武艺中获得自己的灵感和力量的。我必须寻找一种适合我自己的方法。你知道吗,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武艺提升遭遇到了一个狭窄的路口,只要能够通过这个路口,就能够上升到一个新境界了。上次我打不过萧天佐,除了韩昌的魔法厉害,也应该还有这个原因。你也说过,我对魔法的抵抗力是比较强的,可是那天交手的时候,明明他的水平比我要弱一些,为什么我却几乎一点也不能抵挡,弄得那么狼狈。我想来想去,那是因为他走得比我早,已经通过了他自己的那个路口,所以能够成功地借助魔法的庇护将自己的武艺超常发挥出来。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通过自己这个路口的方法而已。
我看他一眼:那么你有了什么好主意了?
小保笑道:你知道为什么宗英虽然比我小几岁,武艺却跟我差不多吗?那是因为他在百花山学武啊!百花山的武学传统深厚,白石道人武艺高强深藏不露,周遭十里的乡邻儿童都能只身擒虎呢。我以前只想着要出去寻访武功高人,却从来没有个具体的目标,所以总是被老太君和父亲母亲他们三言两语就驳回了。现在我制订一个百花山三年修学计划,管保到时候学成一身卓绝的武艺,也可以杀敌报国、光大门楣嘛。
我喜道:那好啊,我也正想回到山里去呢。咱们什么时候走啊?
小保歪着头看我一眼,迟疑地说:小妹,你……你也想去吗?
我诧异道:我不去留在这里做什么?
小保低头想了想:那好吧,我本来也舍不得离开你。就怕祖母和母亲那边……
我满不在乎地说:你怕他们不答应?咱们不告诉他们,给他们留一封书信不就完了?
小保愁眉苦脸地说:那怎么行?他们会担心的。而且,每次我偷偷溜出去,他们总能立马发现。
我笑道:这次就不同了,有我在啊。—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我管保在咱们走远了之前他们发现不了。
小保苦笑道:容我再想想,本来我是打算禀明了父帅和祖母、母亲,名正言顺地去百花山的。
我说道:那就去跟他们明说了也无妨啊。
第二天,我们到佘太君的小院例行问安,正好六郎大叔和郡主阿姨也来探望佘太君,并瞧一瞧两个襁褓中的双胞胎兄弟。老太君很高兴,叫排风把文广和武广抱到明亮的堂前来,一家人围着小孩子聊些闲天。我惦记着小保昨天的话,就冲他挤了挤眼睛,提醒他伺机告诉长辈们我们的百花山修学计划。
小保的脸微微泛红,看得出他有点紧张。这当儿杨六郎转过脸来向他问道:宗保啊,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小保说:也没什么,就是练练拳脚,习习刀枪,和宗英一起谈论些武学的问题。
杨六郎微笑道:宗英这孩子武艺挺好的,听说他的师傅是百花山的什么道人?
小保点头道:是,白石道人。—孩儿苦于武艺一直没有大的长进,也正想像宗英一样,去百花山跟随这个白石道人研习武艺呢。
六郎大叔尚未回答,郡主阿姨的面上先闪过一丝不快,淡淡地说:你的武艺已经够高强的了,这个白石道人,未必真能够帮你什么忙……
小保陪笑道:据宗英说,白石道人的道行是极深的。而且,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有了良师提携,更有孩儿自己的努力,孩儿相信不出三年,武艺就会……
我听他说话的底气越来越弱,有些心焦,偷眼看看老太君,她正冲小保轻轻地摇了摇头:宗保,你是朝廷的将官,不是民间的剑客,我早就跟你说过,对你而言,武艺高低,并不是第一位的。
小保急切道:这个我当然知道。不过现在边事宁息,我们也正好在休养中,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武艺,总不是什么坏事……何况,桂英她也需要回到山野中一段时间,去修习和强化她的魔法啊。
六郎大叔看我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表情,他斩截地说:桂英可不能走。
我的心一凉,无助地看着小保。小保睁大眼睛问道:为什么?
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