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242部分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242部分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红七军团的结婚条件出台了,由传说中的“二五八团”缺一不可,变为“三十八团”满足一条就行。

    唐星樱很快就给蔡中牵线了,女的是野战医院的干部,就是刘一民从新圩救出的三个护士之一任莹,是陈同的得力助手。唐星樱在成都看护刘一民时和任莹熟悉道她是从上海去苏区参加红军的,找陈同一了解,陈同马上就极力赞成,直接喊任莹过来,让她和唐星樱两个说了两个小时道对方是蔡中,任莹半点犹豫都没有接跟着唐星樱去见蔡中了。

    蔡中见唐星樱领个女同志进来,马上就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黑瘦的脸上登时就起了红晕,看得唐星樱心里好笑。直接就把任莹向蔡中做了介绍,把她知道的蔡中的情况也向任莹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直接就说:“蔡主任,在我们军团姐姐就是老红军,以前没谈过对象对你有一定了解,也有好感。

    你不要以为自己是领导现在就是一个找对象的光棍汉,好好珍惜任姐姐用自己的行动赢得她的芳心。好了,我走了,你们聊聊。”

    说完,唐星樱就去找罗荣桓汇报了任莹的情况,罗荣桓一听很满意,表扬了唐星樱聪明,会动脑。

    唐星樱笑着说:“那我给你也牵个线吧?”

    罗荣桓也有点心动,想了想说:“如果有合适的,也可以。不过我年龄大了点,就不要在七军团找那些小姑娘了。要是有机会,看看陕西抗日民主政府那边有没

    的。”

    唐星樱点点头:“我记住了,政委就等好消息吧!”

    等了七、八天,沈谦一终于从潼关回来了,告诉刘一民,11师已经安排部队开始开矿了,从开采出来的矿石看,是富矿。

    刘一民让沈谦一不要停顿,马上准备一下,随他出去找煤矿、铁矿。

    沈谦一现在对刘一民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答应一声就去准备了。

    6月5日,刘一民、蔡、曾中生离开西安向陕北前进。

    沈谦一从中山学院找了几个学物理、工科的老师和学生,一起随行。

    刘一民这才;起,这中山学院就是原来的西北大学,经过刘镇华围城后,西北大学师生逃的逃、死的死,损失惨重。赶走刘镇华后,改名为中山学院了。虽然学校实力大不如前,但还是有一部分优秀的师资力量的。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刘民把西安仅有的几辆汽车都带上了,让这些老师、学生和随行去慰问红27军的文工团、战旗报记者坐上,自己和蔡中、曾中生带着警卫营一营全部骑马。

    出,刘一民现唐星樱身边多了一个女人,一问唐星樱,知道是野战医院的任莹。刘一民马上就交待唐星樱把嫂照顾好,说的任莹脸上红扑扑的。

    蔡中见刘民打趣任莹,嘿嘿直笑。

    走到上的时候,刘一民笑话蔡中速度太快了,是让他谈对象,不是让他马上娶老婆,最起码得谈一段时间吧。

    蔡中马上说就这都晚了,紧赶慢赶都赶不上军团长。

    几个人说说笑笑,队伍行军速度倒是很快。

    到铜川的时候,刘一民检阅了独三师驻铜川部队,文工团进行了专场演出。

    因为急着赶到陕北去,刘一民在铜川休息一晚就起程了。张洪涛提出派部队护送,刘一民笑着说:“你这是看不起警卫一营的战斗力。”

    张洪涛还是不放心,悄悄地派新成立的骑兵营提前出,在前开路,并通知红二十七军注意接应。

    这个时候,小麦已经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风吹过,催动一波波金色的海浪,看上去非常美。

    刘一民心情愉快,在中途休息的时候,拿起从西安带来的画夹,就以这麦田为背景,给唐星樱画了几幅素描,准备回去后以素描为基础,以《麦田边的女红军》为名,画几幅油画,也算是自己为唐星樱补的聘礼。不料唐星樱见刘一民有这本事,等不及,非要他画完再走。

    刘一民想想时间来得及,就交待蔡中和曾中生带着队伍先走,留下李成毅和一连,他们随后赶上。

    静下心来的刘一民,就在路边让战士们搬来石头,支了个案,铺开画布,开始作画。边画边想雪夜苗岭道上那个掉队的红军女战士、清溪镇战斗时那个老板女儿、汉阳镇战斗时雍容华贵的邓锡侯的表妹、黄寺村的女工作队长,婚礼上那美丽的新娘,越想越激动,满脑都是唐星樱的美丽、温柔、勇敢、坚强,色彩就在手下不停变换,一口气画了3副。

    唐星樱看后,只觉着这天下的女人就数自己最幸福,也不管旁边的警卫战士,抱着刘一民就亲了一下,然后又悄悄地对着刘一民耳朵说:“我爱死你了,我的男人!”

    刘一民哈哈一笑,交待李成毅收起东西,转身抱起唐星樱,放上自己的战马,带着警卫连追赶部队去了。

    唐星樱没有想到,她的爱人给她画的这组油画日后会那么值钱,虽然收藏竞购价比倪华的画像略低了一点,但那也是震惊世界的天价了。特别是知道这是在行军路上临时用石头支起画案画成的后,就掀起了一股刘一民油画艺术研究热,刘一民头上又多了顶“油画大师”的桂冠。

    当天晚上,队伍在中部县宿营。

    中部县就是后来的黄陵县,刘一民交待李成毅准备祭奠物品,早上起来就着队伍上了桥山黄帝陵,祭奠人文始祖黄帝。

    黄帝陵古柏森森,景色美丽。

    刘一民让警卫一营在大殿前列队,向黄帝塑像敬礼。自己带着唐星樱、蔡中、任莹、曾中生、沈谦一、赵小曼、晶晶、李成毅直接进了轩辕庙的大殿,在管理人员帮助下,摆上祭品,上香。

    刘一民在黄帝塑像前站定,拿出自己昨天晚上写好的祭词,大声念道:“公元一九三五年六月八日,华夏孙、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团军团长刘一民携夫人唐星樱、政治部主任蔡中、参谋长曾中生与同志致祭于我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座前:

    混沌初开,万物蒙蔽。我始祖公孙氏轩辕黄帝,造玉器弓矢,创立文字,教民农桑,立天干地支,开创华夏文明,传承至今,上下五千年矣!

    自始祖轩辕黄帝一下,降至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礼仪之邦、文明之邦誉满天下,我华夏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代有英烈孙,世有贤明之臣,继承轩辕始祖遗风,开疆拓土,护我华夏,教化万民,万流归宗,始有今日之四万万人民、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

    今有岛夷小丑,不自量力,自取毁灭之道,犯我华夏领土,杀我无辜人民,掠我资财,犯下滔天罪行,人神共愤!

    民等不才,愿起誓于我始祖座前,团结同志,带领人民,奋起抗争,拼尽一腔热血,消灭侵略者,救万民于水火,还神州以安宁!

    待他日扫平狼烟,民当亲来桥山,祭告我始祖轩辕黄帝。

    跪拜诚祷,愿我始祖佑之!

    !”

    完祭文,刘一民率众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各位书友大大,年底检查忙,山人时间紧张,更的少,双休日双更。望大家投票支持!谢谢朋友们!(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六六章 陕北的油田

    开黄帝陵后,队伍不再停留,过富县、甘泉,一直到与红二十七军军部会合。

    清晨的太阳照在延河上,河水波纹荡漾,绸缎一样,金光闪闪。

    刘一民在刘志丹的陪同下,一大早就来到了延河边,两个人边散步边交谈。

    现在的刘志丹气色很好,看上去既朴实又精悍。

    由于在天水战役前,刘一民采取果断措施,以陕西省军区名义下达命令,将红26军、27军合并为红27军,任命刘志丹为军长兼政委,统一了指挥权,结束了部队内部的争执,加上经历了与独三师一起阻击晋绥军战斗的洗礼,红27军现在的战斗力明显上升,内部也比较团结。所以,现在的刘志丹心情非常愉快,跟在刘一民身边漫步。

    宝塔山、延河水,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梦。而今,由于自己的到来,占了西安,中央不可能再搬来延安了,这历史上曾经辉煌无比的延安精神怕是要改成西安精神了。也不知道这个变动是好是坏,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红军上下恐怕没一个人愿意放弃汉中、西安这些膏腴之地。

    走到延河边,捧水洗了把,又喝了口延河水,刘一民才觉得心里的忧思减去了几分。既然历史已经改变,那再多改变一点又有何妨?延安精神的实质就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只要牢记这两条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刘志丹跟在一民身后,见这个年轻的军团长一直不说话,不知道心里想什么呢,就说:“司令员,这延安城别称延州叫肤施,历史非常悠久。我听同志们说你去祭黄帝陵了,还写了篇很有气势的祭文,传说黄帝就在延安住过。延安一名得自于隋代,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人们都盼望边境安宁,才叫延安的。过去军事家把这里叫三秦锁钥、五路襟喉,说的就是延安战略地位重要。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韩琦等许多名将、名臣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刘一民心想,你还不知原来历史上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呢!

    刘见刘一民不说话为他正在听自己介绍,就用手一指,接着说道:“司令员,你看延安城被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环抱,延河与汾川河在这里交汇实在是一块宝地。”

    刘一民点点。问道:“老刘。现在麦子熟了。你问过老乡没有。夏收情况怎么样?”

    刘志丹见令员关心收成。知道这司令员不但胸罗万有而且是个实干家。就说:“这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季分明。土层深厚于作物生长。唯一缺憾就是容易干旱。今年气候不错麦长势喜人。就是我们屯垦种植地秋庄稼也看得人满心欢喜。

    不过。这陕北地凉。麦子才熟。还没开始动镰呢!”

    刘一民想了想。交待刘志丹:“麦收地时候。动员所有部队和工作队干部帮助老乡抢收。颗粒归仓。要抓紧。万一下雨了。麦子就沤了。那我们就要饿肚子了。”

    刘志丹点头应允。然后就请刘一民回去吃早饭。

    早餐是小米粥、馍、窝窝头和山野菜。小米粥里面还有红枣、红豆。很好喝。

    刘一民知道这是陕北同志们费心思弄来的,特别是红枣,保存到这个时候应该很贵了,就对刘志丹说麻烦同志们了,以后别这么麻烦,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不要搞特殊。

    刘志丹笑笑说:“这都是延安地面上出产的,不麻烦的。要是想在这里吃大米那才是麻烦。战士们也是小米粥,不过没有红枣和红豆。主要考虑文工团女同志多,才加的。”

    吃完饭,刘一民、蔡中、曾中生在刘志丹陪同下,到红二十七军驻延安部队检查了训练情况,将从西安带来的军衣、军备、军鞋交给部队,让红二十七军的干部战士从里到外换了个遍。

    发完军装后,刘一民让刘志丹将战士们的学习课本收上来,几个人当场批改。

    一直忙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在各连队吃饭。

    下午,红二十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