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21部分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他不要骄傲,为革命、为红军再立新功。

    刘一民激动的不知所措,一等红星奖章啊,传说中的一等红星奖章,自己的功劳没有那么大吧,神啊!看到刘一民又有点傻了,蔡中忙轻轻的碰他一下。刘一民一个激灵,忙敬礼说:“请长放心,为了中国革命成功,我一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送走了干部部部长,刘一民从吴征手里接过了干部名单。仔细一看,包括政工干部和参谋、炮兵干部、骑兵干部、工兵干部、通信干部、后勤干部在内,足足220人。刘一民心想,中央领导真是大手笔啊,对红十八团那是下血本支持啊。不说别的,光是团长兼党委书记这一项,在红军中就前所未有。还有奖励的银元,每个战士2块,红军历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再看看这些干部,除了技术干部外,那都是基层战斗骨干出身的红军营、连军事政工干部,选到红军学校培训的。仅炮兵一项,就是一个重炮营和一个迫击炮营的干部架。这一下,参谋处、政治部、后勤部的干部配齐了,炮兵营、重机枪营、骑兵连、工兵连的干部有了,四个营的电台报务员有了,团部通信班可以再成立一个电话班了。将来如果战事顺利,再拉起十个营都没有问题。想到这里,刘一民就喊几个党委委员一起商量,最后决定团领导不再兼职,将部队再一次编组。

    由于担心随时有可能接到任务,党委会决定利用吃饭时间直接开会。

    当刘一民在饭场宣布红军总政治部的命令后,十八团战士欢声雷动,新来的干部们感觉到十八团似乎是个胜利团队,好像没有受到湘江惨败的影响。接着,刘一民宣布了部队编组和干部任命:成立团参谋处,张逸程任参谋处长;成立团后勤处,吴征任处长;成立团辎重队,队长由吴征兼任,指导员曹胜利,其他干部从红军总部派来的干部中选,战士从新兵营报名参军的新战士中选。成立团重机枪连,韦秀峰任连长,李逸任指导员,原火力支援排排长王润清任副连长,要在全团培养选拨最少40名重机枪射手;成立团工兵连,何明亮任工兵连长,任超然任工兵连指导员;成立团炮兵连,李昌任连长,王山柱任指导员;成立团骑兵连,胡老虎任连长,鲍文任指导员;团通信班升格成通信排,设通信班、电话班和旗语班,张斯樵任排长;赵捷任一营教导员,李聪敏任二营教导员,胡雪融任三营教导员,刘毅任四营教导员;李亦默任教导队队长,韩前进任教导队政委,史然任教导队副队长;贺兴华任电台台长。新成立单位的副职干部和所属连排长从派来的干部中挑选,交政治部任命,战士从全团选。希望有工兵、炮兵、骑兵专长的战士踊跃报名。余下的干部中,炮兵干部、后勤干部一律编入炮兵连和辎重连,其他全部到新兵营训练新兵。各单位干部刻即到任。

    吃完饭、洗完澡、理完,换上新军装的新到任干部就开始忙着在全团挑人拉队伍架了。炮兵连的人最先找好,因为消灭桂24师的古岭头战斗中参军的新战士,有一部分就是炮兵,原先打散在各营,现在抽出来就是了。喜得炮兵连长李昌、指导员王山柱跟在刘一民屁股后面不走,嚷嚷着现成的炮兵有了炮就可以战斗。刘一民心情也很好,就告诉李昌中央军那里什么型号的炮都有,下次战斗把炮兵连拉上去,缴获一个连的迫击炮那是小菜一碟。如果能缴获一个营的炮就更好了,李昌可以直接当营长。谁知道这个李昌不简单,在苏联留学时学的就是炮兵,深受苏军大炮兵主义影响,听刘一民这样说,就两眼放光,打蛇随棍上,问刘一民那要是缴获的炮够装备一个团呢?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那你就是红军历史上第一个炮兵团长了。

    旁边的骑兵连长胡老虎不乐意了,本来骑兵连的战士就不好找,找来找去,全团骑过马的也就20来个人,而且别说战马了,连一头毛驴都没有。看着李昌兴高采烈的样胡老虎就来气,直接问道:“大炮能冲锋么?团长,你给我一个骑兵团,我就能把中央军撵的象兔一样满山跑,还用得着他们炮兵浪费炮弹?”

    刘一民很喜欢干部们这种求战心切的劲头,告诉哭丧着脸的胡老虎,战马会有的,马刀也会有的,关键的问题是你得训练出合格的骑兵战士。不要老想着用马刀去砍敌人的脑袋,要想着如何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把战士们训练成马背上的神枪手、投弹手、和迫击炮手。要知道,美国的王牌部队骑一师已经把战马换成装甲战车了,在现代战争强大的火力面前骑兵太脆弱了。用马刀劈敌人,那是在敌人溃败的时候动追击才用的。

    看看基本上各营连的主要干部都在,刘一民想有些新来的干部需要转化思想,就说道:“一个指挥员要智勇双全,一味勇猛不可取,我们十八团打仗,就是要调动一切因素,诱敌、惑敌、迷敌、骗敌,把硬仗、恶仗转化成巧仗打。战前充分侦查,分析情报,拿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特别是要拿出一旦失利部队如何撤退的方案。战斗时候要隐蔽接敌、偷袭攻敌,最大程度扬火力,原则是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弹解决,能用弹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手榴弹解决,能用手榴弹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刺刀解决,红军战士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肉搏战能不生尽量不要生。因为我们作战的目的不是为了牺牲,而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和壮大自己。当然,在现在条件下训练部队的时候,除了加强射击、投弹训练外,还要训练劈刺刀,因为只有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真正过得硬的部队,才能做到守如泰山、攻如迅雷。”

    刘一民地一席话说地一群干部鸦雀无声。大家都在沉思。要知道。由于红军一直是缺枪少弹。一般都是三弹打过就起冲锋。红军地胜仗主要是依靠指挥艺术和战士地勇敢取得地。看着大家都不说话。刘建立问道:“团长。你说地我感觉很对。可是我们红军后勤补给困难。要扬火力恐怕很难做到。”

    刘一民知道这是干部们地共同想法;就回答到:“我们红军没有自己地武器弹药生产工厂。后勤补给确实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从敌人那里缴获。这就要求我们每次战斗都力争做到伤亡小、缴获多。各级指挥员都要算战斗成本。没有缴获、伤亡又大地战斗是赔本地战斗。尽量少打。”

    胡老虎愣头愣脑地说:“象湘江阻击战这样地战斗我们也得打啊。这不由我们啊。”

    刘一民说:“湘江战役这样地战斗以后很难再生。我相信我军统帅部以后不会再犯这样低级地错误。但是阻击战一定会经常有。阻击战分主动阻击和被动阻击两种。主动阻击是为了达到战役目标由我方主动实施地。一定要提前做好后勤保障。纵深配置阻击阵地。火力配备前重后轻。兵力配备前轻后重。被动阻击要设法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尽快化被动为主动。一旦实现阻敌目标。要交替掩护快速撤退。拉开与敌距离。寻找时机再战。当然。无论什么样地战斗。关键还是看部队战斗力和战士素质。同样是战士。训练有素地战斗骨干可以一枪消灭一个敌人。而新战士可能打50弹也消灭不了一个敌人。所以。作为指挥员最主要地任务有三点。一是训练部队。提高单兵和部队整体战术水平。二是搞好谋划。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我攻敌有备而来。攻敌不备;敌攻我。事先筹划。列阵以待。永远都不能把部队置于危险处境。三是决心正确。是打是撤。要干脆利落。不能犹豫。”

    胡老虎又说:“团长。按照你地要求。那就是要百战百胜了?”

    刘一民笑着说:“恭喜你。回答正确。我们红十八团就是要成为百战百胜之师。成为我们红军地箭头。要让敌人一听到我们十八团地名字。马上就退避三舍。因此。全团都要牢固树立硬仗用我、用我必胜地信念。培养坚强地战斗意志。敢于消灭任何强敌。即令是陷敌重围。也要敢于和十倍于我、百倍于我之敌作决死之战。就像盛唐时期。唐军一个士兵就可以向上百人地敌军冲锋。并且夺取胜利。因此。我们要边打仗边练兵、边行军边练兵。我地目标是把十八团打造成能攻善守、人才辈出、纵横天下地百战之师、文明之师。”说道这里。刘一民两眼精光四射。从干部们地脸上扫过。大声喝道:“大家有信心没有?”

    干部们一下就被煽动了起来,齐声回答:“有!”

    刘一民满意的看了看大家,说道:“好了,大家好好想想我说的话,并且要向战士们传达。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训练,并做好战斗准备。后勤处抓紧赶制干粮,争取为全团和中央纵队、一军团一师赶制三到五天的干粮。”

    后勤处长胡征忙说:“团长,我刚到任,后勤处的架刚搭起来,情况还不熟悉,是不是派个领导协助一下。”

    刘一民说:“找李清主任协助,这两天都是他在处理这些事情。给你一下午时间熟悉情况,以后就是你的事情了。暂时只有一条要求,就是不能让战士们饿肚。等以后战斗缴获多了,就要统筹规划经费、武器装备、弹药供应。要知道,打仗就是打后勤。”

    胡征一个立正:“保证完成任务!”

    这天下午,红十八团的干部战士在训练中都在思索刘一民的话,用刘建立的话说,就是消化刘一民提出的崭新的战术思想。特别是胡老虎,琢磨了一下午怎么样才能让骑兵在马上成为神枪手、神炮手的问题。

    只有新兵营长雷鸣没有想这个,因为一下午时间,他的新兵就被什么辎重队、重机枪连、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拉走了400号人。他本来想着这些新兵训练几个月就可以上战场厮杀了,谁知道那几个单位的领导说他们自己训练。特别是炮兵连的李昌,专挑身体好的。一个新兵说自己没有见过大炮是啥样,不能当炮兵,李昌是怎么回答的?他竟然说你不用知道大炮是什么样,能扛装炮弹的木箱就行了。简直和强盗差不多。好在团长把总部派来的干部往新兵营派了一批,这样,不但每个连都可以有两个副连长、两个副指导员,而且干部可以直接下到班。得抓紧时间训练,最起码得让新兵学会投手榴弹和开枪。要不然,自己的新兵很快就会被别人抢光的。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萌芽的狙击意识

    这个下午,刘一民是在狙击排度过的。他来的时候,狙击排排长王同生正带领战士们在练习射击姿势。

    看着战士们认真练习的情形,刘一民很满意,等了一会儿,他把王同生喊了过来,询问训练情况。王同生报告说,全排西延整军后人员增加了8个,现在共有30人。原来的22个人全是红18团和34师尖兵连中的好手,枪法都不错,新来的8个人是从湘江边整编的红军中找到的,都是老红军,枪法也很好。但是狙击排成立以来都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也没有打过靶,具体情况需要经过战斗才知道。

    刘一民问王同生射击水平怎么样,王同生不好意思的笑笑说,100米以内出枪就有,150米要看目标情况,200米必须是固定目标。刘一民知道这是高手,因为红军没有专业的狙击步枪,靠普通步枪打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