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对于出兵辽东给予厚望;大量的兵力;大量的钱财投入;一钓了大的变故;那时砍了他十次八次;也能以抵销罪过!
“只是夫君有选择吗?”梁红玉道。
韩世忠摇摇头;有些无奈;此时他没有选择;只能接受。一旦拒绝皇上任命;那时雷霆降下;他一个小小的武将;瞬间会化为飞灰。
所谓的三天时间;考虑考虑更多是谦让之语;当不得真。三天时间考虑;更多是让韩世忠思考;提出何种条件;如何经营辽东而已。
………………
又是一天开始了。
“皇上驾到——”
“拜见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喝唱道;阴阳顿挫;颇有节奏感。
两名执扇宫女来到龙椅后墀栏上;斜扇交错;就此凝立不住。薰香袅袅之中;赵朴自侧殿一步一步走到龙椅前;感受着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神色肃容端止;施施然坐在龙椅上;缓缓道出:“众卿平身。”
“谢皇上!”群臣齐声道;这才爬起身站好。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拜见陛下;西辽使者;觐见;请求结盟攻击金军之事!”
赵朴道:“宣其上殿一见。”
两个契丹使者被带上金銮殿;正使身形魁梧;满面络腮黑须;高颧阔脸;极是粗犷剽悍;身着契丹蛮族服饰;副使者则是一个汉人。两人走到殿心;右手拂胸;遥遥朝皇帝躬身施了个礼;并不跪拜。
“跪下!”“跪下!”群臣纷纷喝叱。
契丹正使两眼向上一翻;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道:“某只是拜我国皇帝;而不拜异国皇帝!”
群臣登时大哗;纷纷引经据典指责他们的不是;雄辩滔滔;个个口才倒不凡。两契丹使者哧哧哧冷笑不住;理都懒得答理他们。
赵朴笑眯眯看着;也不言语。
当双方都争吵的累了的时刻;赵朴才开口问道:“可有国书!“
“这是我国皇帝的国书!“
这时;国书递了上来。
赵朴翻开国书;国书的内容;主要是宋辽之间联合;合力进攻金国;事成之后;以长城为界;北方为辽国;南方为宋国;共约为兄弟之国等等。一大串文绉绉;天花乱坠的言语;赵朴看在眼中;笑在心中。
这份国书;本质上是废话连篇;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
宋朝在南方;西辽在西域;真是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之遥。中间隔着吐蕃;西夏等过;根本无法做到相互策应;相互出击;所谓的联合出兵;更多是各自为战。
至于两国以长城为界限;宋朝在南方;辽国在西北方;更是无稽之谈。至少如今金国强盛;宋朝所谓的北伐;还在准备阶段;辽国的东征;也还在酝酿当中。想要彻底灭金;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此刻想着如何过分金国;划分疆域;有些太早了。
所谓的盟约;更多是政治上的影响;给世人一种联合起来;强大无比的感觉。
借着联盟;赵朴可以更好的巩固南宋;而借着盟约;耶律大石也可以更好的巩固西辽。
当然了;结盟不仅仅是军事上;也有政治上。比如此时;西辽经济匮乏;财政不足;最好是在四川边境;开辟催场;进行互市;南宋获取马匹等物品;西辽获取盐铁等物品;此外最好赠送西辽三十万贯钱币;作为结盟费用;而西辽愿意将一个皇子;作为人质;前往南宋。
这次是盟约上;核心所在。
“使者退下吧!结盟之事;我朝需要仔细思量!”赵朴道。
契丹正使道:“我闻大宋;地大物博;聪明睿智者不可胜数;今日有三个问题请教;不知大宋皇帝;可满足我等要求!“
来了。
果然;国书不仅仅是国书;还夹带着东西。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
第348章 使者三问
国家结盟,从来没有绝对的公正,总是有一方吃亏。
只是吃亏大小而已!
在这份国书中,其实宋朝吃了一点小亏而已。
西辽的使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使西辽利益最大化,于是向宋朝请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若是难住了宋朝大臣们。这些大臣们,为了面子,自然不会斤斤计较这些“小事情了”。
赵朴也明白西辽使者的小算计,也不在乎,问道:“不知使者,三个问题是什么?”
西辽使者拍拍手,这时一个西辽小兵走上前,递过来一个盒子,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着一卷纸张。
西辽使者打取出那卷纸张,缓慢打开,只见上面是一副东亚地图,上面是一副大宋地图,很是粗糙,只是大概表述出北宋二十三路,一些重要的地点,重要的位置显现而出,很多地区未显示出来。
西辽使者问道:“大宋能人无数,智者无数,不知可有办法证明,某认为只需要四种颜色,就可以对北宋二十三路上色,相邻的路之间不得同色。各位可认为某说得合理;若是不合理,可有反对的理由?”
看着这个奇葩的问题,秦桧立刻道:“微臣觉得只需要三种颜色足够!”
“如此简单问题,竟然用来考入,太容易了!”
其余大臣也是纷纷不屑道。
赵朴却是神色一紧张,有些不知所措。
竟然是四色问题!
四色问题,引人了拓扑学与图论的相关理论。后世也是利用计算机才正面合理性。
在这个时代,数学蒙昧的时代。想要证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简单,那各位就证明一下?”赵朴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到要糟糕。五色问题好证明,三色问题也好证明,难得是四色问题。
立时间。一个个大臣们开始推算起来,一开始不觉得什么,可是渐渐地发觉难度,越是推演,越是难度大,最后纷纷摇头的,丢下纸张,不再思考。只要寥寥几个还在推算。
“微臣无能为力。越推越难!”一个工部的臣子道。
“微臣无力!”
又一个退下了!
到了最后,满朝大臣无一人解出,一个问题,难道了满朝大臣。
赵朴输得心服口服,输了不丢人。只是心中生出一丝疑惑,这个问题,不是十九世纪某某提出的吗?怎么会提前出世!
这一次交锋,辽国使者胜了。只是辽国使者没有一丝的傲慢,继续道:“那某要问第二个问题了?”
“使者且慢!”秦桧忽然开口道。
“不知右相有何疑问?”使者道。
秦桧道:“四色问题使者可有答案?”
使者摇了摇头道:“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困扰了西方圣贤许久,未有明确答案,我也不知。原本是想着大宋人才济济,名士辈出,可能有答案,只是失望了。”
众多臣子听了之后。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也没有答案。
若是使者有答案,大宋臣子未解决出,显得大宋有些无能,如今大家都没有解出,也是彼此彼此。
秦桧道:“《列子》两小儿论日,尚且难住了孔子,可见学海无涯,我等学子苦苦追求一生,也未必能探查出万分之一。而我背不如孔子多矣,使者若是找一些古怪生僻的问题,问于我等,我等干脆认输了。第二个问题,莫要太过生僻?”
历史上,两个小儿,以太阳远近暖热等问题,问于孔子。孔子回答不出来。这一点也没有显示出孔子知识浅薄,只是显示出知识浩瀚,无边无际。也从侧面上验证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
举这个例子,意在缓解尴尬。
辽国使者点点头,也不反驳,此次前来是为了与南宋结盟,为了更好的在西面互市,而不是为了打脸,为了激怒在场的宋朝君臣,自然而然的做出了让步,开口道:“第二个问题,不会太生僻,只是简单问题!”
这时,一个辽军士兵上前,打开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是一个精美的皇冠。
“这是我皇赠予大宋皇帝的皇冠?”辽国使者道。
“皇冠,好精美的皇冠!”
“不愧巧夺天工!”
“西辽工匠技艺高超!“
在场的臣子纷纷称赞道。
赵朴却是心中发笑,这个皇冠精美倒是精美,但也只是精美而已,宋朝有许多工匠能够做到这种水平,甚至超过。
皇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冠本身带来的政治意义。
就好似,汉朝光武帝赠送了日本一个小国倭奴国金印,这个小国国主拿着这个金印,在四周的小国面前显摆,显得高人一等,四周的小国也是被镇住了。因为这是大国赠送的,权威在上。
同样一个小国,赠送了天朝一些礼物,天朝也总是向后代显摆,这是四夷臣服的表现。
一个小小的皇冠,不仅仅是器物,更是代表着对南宋的认同,低头。
辽国使者问道:“我皇曾经让银匠打造皇冠,只是人心难测,不知这个皇冠中是否掺假,偷了金子?此时在座各位高士满座,不知可有办法,测验出其中是否掺假!”
赵朴心中道:又是一个阿基米德问题,这个问题倒是简单了很多。在二十一世纪,只要是五年级小朋友都会知道。只可惜在大宋,重视经史诗词,轻视格物之道,还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
“不如破开皇冠,自然能查看出是否掺假!”一个大臣说着。
只是立刻间,这个大臣感到不对劲,四周的臣子们也都是以鄙视的眼光看着他。
这个臣子立时脸红,发觉他犯错了,犯下了大错误。
这个皇冠是辽国送来的礼物,将礼物毁掉,尤其是在朝堂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毁掉,这可是大不敬!
后世的史料会写道:“西辽使者,二问于宋朝诸臣,测皇冠是否掺假,群臣不得知,唯有毁皇冠以辨真假,群臣无能!可怜!可怜!可怜!”
立时间在场的大臣们有些捉瞎,若是论及诗词歌舞,论及经史,在场个个都是能手,只是论及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在场都不行。正所谓奇技淫巧,玩玩可以,可是沉迷其中,就有些不务正业了。
看着在场的大臣,那副苦思冥想的样子,赵朴也着急了,有种赤膊上阵,亲自解决这个问题的冲动,只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皇上必须稳住钓鱼台,赤膊上阵即便是赢了,也等于是输了。
良久之后,还是没有答案。
辽国使者道:“既然回答不出来,那我就问第三个问题?”
“且慢?”这时,李纲开口了。
辽国使者道:“莫非右相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我等朝臣,精于治国之道,精于琴棋书画,精于诗词歌赋,精于圣人之学。至于这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