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真正能做到强干弱枝,中央强大,地方弱小,中央军强大,地方军弱小,那也算了。
可真实的情况是,由开始的强干弱枝,渐渐变为了弱枝弱干。中央禁军都是废物,一战之下,尽数覆没,无力保护地方;而地方财力、兵力缺乏,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此时面临攻击,危在旦夕。
“张所、宗泽、李纲……你们可要坚持住!“赵朴心中暗自祈祷道,他们多坚持一天,就为他多争取一些时间。
伴随着败仗,八字军一路南下,很快到了襄樊一带。
看着近在咫尺的襄阳城,赵朴想要大喊一声:“襄阳,我来了!“
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若是有可能,襄阳就是老子的根据地了,日后抗金的大后方。
“月儿,你陪我去吧!“看着襄阳城,赵朴忽然起了微服私访的心思。
〖
第186章襄阳城
李纲为政时,上书十议。这十议,看起来有些书生意气,不符合现实,却是符合书生的口味。别看在议政堂,赵朴将十议,批驳的一无是处,但是在很快传播下去。
十议:二议巡幸;天下的形势,关中为上等,襄阳、邓州次之,建康则又次之。今天应该以长安为西都,以襄阳为南都,以建康为东都,分别任命守臣,修筑城池,整治宫室,积聚干粮,以备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后,有三项好处:第一项可以借巡幸的名义,督促各方使国势不至于失之太弱;第二项不设置固定的都城,使敌人无所窥伺我虚实;第三项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无所觊觎。至于汴梁是宗庙社稷的所在地,是天下的根本,陛下即位之初,怎么可以不见一下宗庙,以安定都城百姓的心呢!希望先颁降敕文,以修整朝拜陵寝为名,选择日期巡幸汴梁。
二议,说好听些,是建立三都,便于组织防线,防备金军攻击;说难听些,就是方便跑路,汴梁呆不住,往长安跑;长安呆不住,往襄阳、邓州跑路;襄阳邓州呆不住,就万建康跑路。总之,这是一条,极为狡猾的跑路路线。
在外人看来,赵朴从南京应天府出发,前往汴梁犒劳三军,又来襄阳,是“巡行边防“,是前来视察国防事务;没有人会傻乎乎说,打不过跑路。
在这一点上,李纲政治上走向了成熟,也更会迎合皇上的心意。
在宋钦宗时代,宋钦宗想要跑路,结果是李纲拦在马头,死活不让迁都;而如今,则是婉转的提出跑路路线,而跑路不叫跑路,叫做巡行。
而赵朴不会为了巡行,而巡,。而是一路走着,一路视察,一路收集当地的户籍、赋税、土地田亩等书册。打着巡行之名,搞着变法前的调查工作。
靠着他是皇帝的名义,可以借阅到第一手资料,在让专门的人员覆辙整理,总结概括,一步步推出结论…………
不看则已,一看触目惊心。
大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中越来越繁华,而乡下农户却越来越凋敝。土地兼并问题比历朝历代都要严重,除了正税之外,立国一百多年来,又先后附加了许多杂税,例如丁口税、牛皮税、盐税、曲税、进际税、农具税、义仓税等等,还有和买、和籴、支移、折变、头子钱等等也变相成为了杂税,这些杂税征收混乱,各地不一,但总体而言,现在这些杂税全部加起来往往达到正税的三倍到五倍之间;而税种越繁杂,地方官员及税吏钻空子的机会变多了。
沉重的赋税,使大量乡下百姓不得不逃亡,许多人逃入城中,变成城中小贩,或雇佣于城中商行、作坊,这也是我大宋市井极为繁华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城中所能接纳的百姓数量总是有限的,超出了这个量,其余的百姓就只能流落无依,最后化为乱民,流民又加入军队,使军队数量膨胀,战斗力下降。
赵朴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此时好似坐在火山口上,强大的金军袭击而来,而内部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似乎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百姓的容忍限度。
这时,有些理解,康熙、乾隆为何那样喜欢微服私访,因为国事发愁,心情憋闷,需要到外界去释放,而远远不是后世说得,为了泡妞,或是为了抓贪官。
心情憋闷之下,赵朴有了微服私访的打算。
离开了大营,进入了襄阳之后,赵朴的心情好了一些,一路上观察着襄阳的情况,忽然觉得一切想当然了。
文人打仗,指到那里,打倒那里,完全不看看地形,不看看实际操作性,一切都是想当然。
精打细算之后,赵朴打算在襄阳建立根据地,因为在后世岳飞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差些打到汴梁;后期襄阳更是抗击蒙古的前线,襄阳大战,围困了襄阳五年之久,襄阳才被攻破。这一切,似乎说明了襄阳附近的百姓很能打。
总之在这里建立根据地,群众基础好。不过实际视察之后,赵朴才完全知道,这里不适合当根据地,至少现在不适合。
襄樊地区,属于古代楚国,汉代的荆州,开发较早,农业较为发达,比起江南、成都等地,略有不足,可是比起其他地区,却是富裕了很多。这里是富裕地区,富裕地区当兵者少,想要招募军队很少。
走进襄阳城,没有看到一丝整军备战的味道,也没有看到一丝紧张的气息,更没有一丝军队戒严的色彩。看到的只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街道上小摊小贩,两边的一些店铺,一切都是很繁华,似乎是盛世。
可是,落在赵朴眼中却有些违和!!!
如今金军已经南下了,前线摇摇欲坠,汴梁也不知能坚守多久,如今可以说山河破碎,一旦汴梁失守了,距离襄阳还远吗?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若说,河南——陕西——山东等组成抗金的第一防线;那么,汉中——襄樊——江淮则是组成第二防线。
第一防线,此时已经是摇摇欲坠;可是作为第二防线,重要战略支点的襄阳,此时依旧是歌舞升平,一副距离战争很是遥远的样子。城墙没有修建,军队也没有加强训练,市井依旧是繁华依旧。
一旦金军兵临城下,咸阳能守住吗?
能守住才怪呢?
此刻的襄阳好似不设防的城市,只需要二百骑兵就可以攻占襄阳!
“此襄阳,非是彼襄阳!”赵朴看着襄阳暗自摇头。此刻的襄阳,距离岳飞时代的襄阳,孟栱时代的襄阳,差距很大。
精兵,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而在百战之地,往往是诞生强军。
战国时代,赵国为何诞生天下强兵,就是因为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必须有强军,才能安全;在欧洲,德国为何诞生天下强军,那是因为欧洲处在四战之地,东面是俄国,西面是法国,,必须有强大陆军,才能生存。
而后世,为何陕西兵,辽东军,是大明最强军,因为这两只军队,面对着强敌,必须要天天打仗。连绵不断的战争,就是最好的训练,只要不死,都是强军。
此时的襄阳,距离北方还较远,没有受到战争波及,于是民风懦弱,缺乏尚武的因子,只需要二百骑兵就可以攻克;可是在岳飞的时代,是南宋的边界线上,是边关重地,是北伐的前沿,天天大战,在绵连不断的战争中,襄阳形成尚武之风,十几万金军进攻,依旧无功而返;而在孟栱时代,蒙古军几次南侵,也是无功而返,最后为了攻克襄阳,打了五年才打下。
“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是战争却是最教育人。战争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比任何经书都更为迷人!”
在襄阳的一座小店,赵朴选了一个位置坐下,望着窗外风景,忽然感叹道。
王舞月却暗自道:陛下越来越多愁善感了!
…………
酒楼是人多眼杂之处,也是最容易获取消息的地方。
赵朴一边喝着茶,一边细细听着楼内的谈论。
谈论的十分杂乱,不过重点是当今的时政大事,最为火热的消息。而如今最为火热的消息,就是皇帝陛下将要驾临襄阳。
〖
第187章路遇高僧
“传言,前一阵子,浩浩荡荡而下的金军骑兵,被官家剿灭了!”
“金军骑兵最为犀利,所到之处,河南之地,尽数是恐慌,无数麦田被焚烧,百姓被杀死,哀鸿遍野,尸骨满地。那时官家亲自出兵,激战金军,大战了三天三夜,流血漂橹,最后金军溃败。官家大怒,派骑兵追杀,追杀百里,激战数十场,金军覆没!“
这时,一个书生,激情飞扬的讲述着战争。
赵朴听着,有些吐血。打上三天三夜,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一天一夜激战,就几乎是累趴下。
“这一战,金军有三万铁骑阵亡!“有一个书生道,补充道,“这是我舅舅说得!”
靠!真会用夸张手法,赵朴心中想着。
“不会吧,那邸报上为何没有上报,前来报捷!“
“当时众将都要,上传邸报,传缴天下,以示庆祝,而官家拒绝了。官家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尚需要努力。革命,革命,割掉金军这点小命,大肆庆祝,太没有意义了,金军能打倒我朝汴梁,我军也要打倒金军都城!只有打到都城庆祝,那才有意思,这点小胜利,不足道哉!”
众多读书人有相互吹嘘,相互谈论了起来。
赵朴看在眼中,满是不屑,读书人除了夸夸其谈之外,什么也不能。
此时的襄阳依旧是歌舞升平,依旧是莺歌燕舞,依旧是醉生梦死,汴梁的残破,二帝被掳的耻辱,没有惊醒他们。大概只有金军兵临城下,一次次洗劫,一次次屠城,大概才能觉醒吧!只有经过洗劫,经过屠杀,对金军有着刻骨仇恨,那时襄阳才会是铁一样的城池吧!
“此时变法,时机还不到!”赵朴强行压制住了心中的冲动。变法,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要干净利落,一举成功,而不是做夹生饭,最后变黄了。
此时变法还欠缺两个条件:一是缺乏变法的人才,二是缺乏变法的时机。
“我们走吧!”赵朴道。
王舞月点点头,站起身来。
………………
离开酒楼,呼吸着新鲜空气,赵朴心情舒畅了一些。
变法,或者是改革,往往是局面败坏到了极点,才有可能成功,如今的局面,虽然崩坏,但是还没有坏到极点。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当破坏到了极致,当百姓和读书人心情绝望到了极点,变法的时机就来了。
时机到了,人才不需要专门培养,也会到来。
“夫君,你在想什么?”王舞月问道。
“想着天下大事,想着能在襄阳呆上多久!”赵朴笑了,“在应天府,汴梁,扬州,都不是我们的久呆之地,不知道何处停下脚步!”
王舞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