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所能发挥的优势,也仅仅是多了这个时代的人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已。武则天时代啊,升官发财的机会多,可被砍头拉出去弄死的机会的也多啊。做官还是不做官?经商还是不经商?这些问题接踵而至,让武清彻夜难眠。
总不能隐居深山大泽的吧?那也太窝囊了,太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了,如果那样做,丢的不是自己的脸,那是广大穿越众的脸,丢的是后世四万万网民的脸。。。。。。
第二十三章 得衣钵
高宗皇帝头风难以医治,武后以为这是洛阳太过炎热的缘故,便返回了长安的大明宫。
大明宫,原本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为高祖皇帝所建,后来高祖皇帝死后,便停止了修建。直到高宗皇帝即位,再次修建扩建,如今但凡在长安,高宗皇帝便和百官都在大明宫处理朝政,至于原来的太极宫因宫室陈旧潮湿而逐渐废弃,宫殿也只派了些太监和官奴按时打扫。
坐落于龙首原上的大明宫不论从规模还是建筑风格上尽显大唐大气雄壮的风格,站立龙首原上,从含元殿望去,整个大唐长安城尽收眼底,彰显帝王君临天下之气势。
武清一早起来之后,便去拜见师父李绩,没想到人家早就去上朝了,武清没有去大明宫瞻仰一番机会,只好回到了邻芳居。没过多久有仆役送上早饭,不过几碟咸菜和三碗稀粥,还有一盘胡饼。对于胡饼,这可是闻名整个大唐的食物。自西汉之后,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原的西域诸国饮食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胡饼。
说到大唐饮食,武清不得不感叹一番,大唐很繁华,文治武功达到了巅峰。饮食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等技艺上有了很高的造诣,唯一遗憾的是炒菜没有普及,还没有发展起来。炒菜要到宋朝才会大规模出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炼油技术落后,这个时期虽然重视农业,可产出实在低下,吃饭都是问题,怎么可能大规模种植油料作物呢。
大唐,要想更加强大,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啊。
不过这对于武清来说,似乎又是一条发财的机会,只要自己把炼油技术搞起来,而后再抄几道**丝菜,不难改变大唐达官贵人的饮食习惯,这将会是一场餐饮界的伟大变革。
一个上午武清便在这邻芳居中想事情,实在太无聊了,他便继续写他的《三侠五义》。没办法,想要成为富豪,想要泡到优质的大唐妹子,就得从各方面抓起,特别是这种庸俗小说之类的,那可是平民最喜欢的东西了。
至于那些士大夫,武清根本就没考虑在内,实在是那些大爷们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潮流,引领着大唐文化的走向,对于庸俗小说还有以前几十年前的志怪小说都称之为“乱力怪神”而逐渐被摒弃。导致如今的辞赋诗歌成为了天下文坛的主流。从某一种方面来说,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如果由自己之手,把这庸俗文学也给整出来,那要传到后世,自己的头衔是不是应该一定得加上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呢!
太宗皇帝曾说过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却从来不关心老百姓也是有文化需要的。
平民百姓的文化需求,他武清包了,可以预见将来他会遭到多少文人骚客的抨击和打压,但他义无反顾,为了“伟大的xx”他不怕任何嬉笑怒骂。
午饭时间,李绩回到了府中,上朝的时候,李绩突感不适,高宗皇帝便放他回府休息。
七十五岁高龄的李绩如今受到了高宗皇帝和武后的敬重,所以在听完了文水平乱报告后,便让他回府养病了。李绩回到府中,便唤来武清。
武清走进李绩书房,拜了一拜,说道:“今日师傅唤徒儿来是否有新故事要讲了。”
李绩笑道:“新故事没有,倒是圣上和皇后娘娘听了我收了徒弟,不禁大为奇怪。说要见你,你可得做好准备,过几日便是中元节了,圣上要求各寺举盂兰盆会,会有法会,我正好带你在身边,也顺便让圣上见见。”
武清眼中一亮,这个年月,见皇帝可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那光宗耀祖啊,更不要说是被皇帝点名的。
“徒儿知道了。”
李绩看着这个人小鬼大的徒弟,笑道:“你好似不是很欢喜?”
武清一惊,对皇帝不敬,那是大逆不道,而且也会被士大夫所不喜,于是连忙道:“师父,徒儿觉得能见皇上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徒儿想应该把这种崇敬放在心里,做到宠辱不惊,方不失为一个为将者之道。”
李绩瞬间错愕,而后站起身,走到武清的跟前,仔细盯着武清的眼睛,四眼相对,武清丝毫不避,这个时候他要躲闪了,那不是说明自己在说谎吗?
良久,李绩大笑道:“徒儿果然是非常之人,神童也,吾此生不亏也。”
说罢,李绩走到书架跟前,从上面取下一个卷轴,递给武清道:“这是老夫毕生所学,几年来,为师已经都记录了几卷,这是其中之一,看完了再来换下一卷,往后你好生钻研,成为我大唐栋梁之才,也不枉老夫教导你一番。”
武清激动到了极点,立刻拜了拜,说道:“多谢师父,师父教诲,徒儿永生不敢忘怀。”
“对了,三司会审已经出来了,有并州法曹狄仁杰的证词,还有那张元也认罪伏法,张元被秋后问斩,文水张氏一族被流放岭南,如今你算是真的无罪了。”李绩说道。
武清一直为这事担忧,就怕一些贪官污吏给自己抹黑,还好看样子自己再县学那套说辞没有传到京城百官和皇帝的耳中,不然自己至少得蹲下局子了。
如此这般,师徒二人又闲聊一阵后,李绩要休息的时候,武清捧着李绩所著的《行军方略》回到了邻芳居。这算是得到了李绩衣钵了啊,虽然对军事不是很了解,但后世那么发达的网络和媒体,对古代战争、近代战争和现代战争还是有了解的。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到高技术兵器时代的发展,对于谋略的运用逐渐减弱。但是在古代则不一样,冷兵器时代,靠的不仅仅是士卒的战斗能力和意志,最重要的还要看主将的谋略。如此出现的谋略兵家如孙武、伍子胥、韩信、范增、张良、贾诩、郭嘉、诸葛亮、曹操、周瑜等等,实在是太多了。
武清怀着崇敬的心情,打开了卷轴,逐字逐句读了下去。
“夫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正奇相依。。。。。。”
晚饭时候,李绩让武清一起用餐,武清也只好放下毛笔,来到了饭堂,看到李绩一大家子都在。有儿子从最小的五六岁到五十岁不等,看样子李绩雄风不减啊;有孙子从婴孩到三十岁不等,最大的长孙李敬业都有三十岁了;有曾孙最大的也有十岁了,可谓四代同堂,幸福满满。
李绩便把武清叫到身旁坐下,说道:“这些都是吾之儿孙,今日也算是为师给你的接风宴,你尽管吃好,若想饮酒也是可以的。”
武清忙谢道:“徒儿谢过师父了,能得师父如此厚爱,徒儿很知足了。”
“好了,那就饮些酪浆吧。”李绩便给武清舀了一瓢酪浆添到了酒樽里。
武清感谢,至于酪浆,武清是知道的,这个名字可是贯穿于隋唐贵族饮宴的历史。看着白色的汁液,武清以为是奶,喝了之后才发觉竟然有股酸味和酒味,这东西还真的不错。
不知不觉中,武清整个宴会下来,竟然喝了三杯。李绩一旁说着大唐风物,一边给武清添酪浆。等武清喝完三杯之后,李绩大为惊奇,这小子怎么这么能喝,这样的小孩一般一瓢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这小子喝三瓢,看样子跟没事人一样。
武清打了个酒嗝,说道:“师父,徒儿有些头晕,这便先告辞了。”
李绩点头答应,看着走路有些不稳的武清,笑着说道:“这小子,还是有自知之明啊。”
而在下首的李敬业,看着武清的背影,嘴角露出了讥笑,低声骂了句,“这什么东西,竟然能得到爷爷这么宠爱,娈童而已,别以为我不知道。”
大唐达官贵人有养娈童的癖好,自上而下,无不让人瞠目结舌。武清长得眉清目秀,不由得让李敬业不往这上面想。
第二十四章 逛长安
三日后,这一天是中元节,大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祭祀先祖、祈福消灾、抚慰亡灵等等。
天下道观都要建醮祈祷。天下佛寺则是要普度众生,开盂兰盆法会。
自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游天竺取得大量佛经后,佛教在大唐逐渐兴盛起来。每一年的盂兰盆节,更是长安城各大寺院非常重要的节日。长安城的十多个宗派更是争相斗艳,盂兰盆法会更是展现各派佛法的盛会。
其中法相、天台、禅、华严、净、密等宗最为盛大,长安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进寺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并倾听和尚们讲解佛法。
中元节这一天,皇帝会下令放开宵禁,各位才子佳人可以游览寺院,携手情人或是妻子放盏河灯,寄托对亡人的哀思。
本来这一天李绩要陪高宗和武后去大慈恩寺烧香拜佛的,可一早传出李绩突然病倒了。武清见过李绩之后,看到李绩昏迷不醒,丫鬟仆人进进出出忙碌不堪,曹御医前来诊治,开了药方之后便走了。武清也无可奈何地往邻芳居走去,看来今天是别想见到高宗皇帝和武则天了,心中不禁有些遗憾。
“你知道吗,国公爷病倒了。”
“哎,这次要可怜了红梅和秋菊两位姐姐了,估计要被卖到妓馆去了。”
两个侍女提着竹篮一边走着一边道出了心酸的内幕。
武清心中不禁大为感叹,李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要吃嫩草搞三人游戏,真的是威猛啊,我不及也,只是可怜了两个妹子。《大唐律》中对于奴隶是有严格规定的,是可以任由主人打杀转增买卖,而主人只需报给官府就是了。
武清很无奈,这个时代,当你逐渐了解越深,越觉得有束缚,大唐的胸襟,大唐的气魄,越来越让他这个穿越者看不懂了。
回到邻芳居后,也不理会徐小樱和王修,还有武大娘,他直接去了邻芳居新开辟出的书房。
长叹一声,武清坐在了蒲团上,然后铺开纸,继续写他的《三侠五义》。
一个时辰后,武清站起身,他实在是受不了跪坐这一姿势,弄得半个身体都血脉不通,让他腿脚发麻,武清大骂几声,看来得尽快做出椅子。尽管在胡姬酒肆已经出现了高凳和四脚方桌,但在大唐达官贵人的房舍内依旧以跪坐为主,有的也出现了一些矮凳和交椅,但没有流行起来。其中这交椅出现已经有几百年了,但不是谁都可以坐交椅的,即使是位高权重者也不敢坐。
无聊!太无聊了!
“今天不是盂兰盆节吗?”
武清骂了自己一声“蠢猪”,便走出了邻芳居,也没给武大娘打招呼。
出了邻芳居,往侧门走去,正门是不会开的,武清一路穿月门,过花巷。李府可不是一般地大,在走了半柱香后,终于看到了侧门后,武清轻快地走了过去。
“站住!”
身后传来一声怒喝。
武清一愣,转身一看,心中顿时涌出一种不好的感觉,眼前之人竟然是李绩的长孙李敬业,武清连忙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