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危险的人物!
还好这只是一个不足七岁的小屁孩,可这小屁孩也实在是太逆天了。“神童”之名,果然让人大吃一惊。
王夫子心中巨震,或者说是一种愤怒,没想到自己的学生中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叛逆。
一时间,指责怒骂,那些学子生徒什么的,都满嘴喷粪,甚至口诛笔伐,纷纷指向了武清。
武清受不了这些学子们的无理谩骂,赶紧逃离了书香苑,从此再也没进去过。也是从这一天起,武清之名响彻整个太原府,更让天下文人为之汗颜,这是神童吗,这是妖童!当然事情的传播速度没有那么快,不过首先以文水县为中心,向整个太原府辐射,最后向着整个大唐辐射而去。
武清没想到,自己本来的无心之举,竟然成为了那些学子们的口诛笔伐的对象,看来平时的他们对自己完全是羡慕嫉妒恨啊,这个事情很不好,从这一件事情中,让武清完全意识到,在自己羽翼没有丰满之前还是低调些的好,埋头赚钱,低调做人,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然,武清从没想过要争霸什么的,他可不是那些虎躯一震,英雄好汉来相见的英雄人物。大唐的这个时期,谋反是要灭九族的,而且捕风捉影被弄死的人不在少数。自己还是用自己千年的知识泡泡妞,过过唐朝富家翁的瘾算了。
第十六章 官逼民反
武清回到家中,时候尚早,徐小樱和王修在后院玩耍,武大娘和徐大娘出去采办粮食去了。自从有了牛车之后,武大娘外出也方便了很多。可是要让那头母牛产奶还需要一段时间。巡视了下前院和后院,发觉自己真的很无聊,不敢去学堂,也不敢上街游荡,而跟那两个小屁孩一起实在没什么可玩的。至于围棋倒是能够下两手,可惜棋艺不高,也没人一起玩。至于过家家什么的,似乎不是很适合自己。
想来想去,实在无聊之极,忽然想起,何不编些故事赚点小钱花花呢,这个时代貌似只有什么传奇话本,民间庸俗文学还没有大规模出现,茶馆说书等等的娱乐都没有出现,这个时期最多的也就是一些胡人酒肆里的胡娘跳跳舞什么的,相比于后世娱乐之丰富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自己真能搞出几本来,那是不是意味着庸俗文学的鼻祖就是在下呢!
一阵意淫,武清终于下定决心,他要做到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武清心中怎么想的,就立马开干,因为唐朝实在是没有什么娱乐,据说皇帝**玩的游戏都是什么投壶之类的弱智游戏,大点的娱乐看舞蹈听歌什么的,斗鸡遛马之类的那也是被士大夫们深恶痛绝的东西。
至于蹴鞠马球什么的,对于曾经对国足失望透顶的一代**丝来说,那是一定要练习的,而且唐朝人在这方面是很强势的,甚至很疯狂,据说在长安就有两座马球场和两座蹴鞠场,各地州府就不一,不过每一年朝廷都会举行蹴鞠和马球比赛,以彰显大唐帝国的繁盛,这一运动自己暂时也不考虑,没那条件。
取来文房四宝,装模作样地研墨,而后提笔在竹纸上写下了“三侠五义”四个大字。这就是武清要剽窃的一本书,这本书曾经在初中时候接触,再加上电视剧什么的,记忆比较深,虽然不能原版抄袭,但大致情节和内容都能复原。只是故事背景只能放在前朝了,反正李家天下对前朝是往死了玷污抹黑的,不怕自己那出“狸猫换太子”的桥段没有出处。
当然对于这本小说还是要多加润色,一些不好的东西要去掉,主要还是要突出里面的侠义柔情才行,这些也是老百姓喜欢听,一些侠义之辈喜欢看的东西。
当然这本小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许写完都要几年,因为用的是毛笔,想快也快不了,不过只要慢慢写,总会成功的。
一个构思就花去了大半的时间,玩累了的徐小樱和王修终于消停了,这个时间,武大娘和徐大娘也已采办回来,正在煮粥烙饼子。
本来武清想传授点后世的经商之道给徐小樱和王修,可两个小屁孩实在是不懂武清的心思,武清在考校过一番后,也彻底失去了兴趣,只有等他们长大点了再说。
吃过午饭后,武家门前再次搭了粥篷,摆上了粥桶和豆饼,这一次倒不用去宣传,很快就聚集了难民,武清还是让这些难民排好队,当然他也不忘了卖冰棍,继续宣传冰棍的好处。
半个时辰后,忽然一队全副武装的衙役冲开难民,站在了武清等人跟前,一个身着皂衣的捕快取出一张纸,念道:“兹本县侦查武氏一家私通盗匪,又以施粥博取名望,武家一子武清又于学堂大谈谋反言语,本县县令张元。抓走!”
在武清一瞬间错愕中,几名衙役便把武清和武大娘抓了起来,顺便捣破粥桶,掀翻箩筐,一时间米粥四溅,豆饼散落,难民眼中露出不忍。
武清大叫道:“张家仗势欺人,故意抬高米价,县令身为父母官却不开义仓赈济,我武家感念百姓疾苦,施粥不图回报,却不想张县令公报私仇。。。。。。”
有衙役很快用一块抹布塞住了武清的嘴,而后推着武清和武大娘朝着县衙走去。很多乞丐抢了豆饼,狼吞虎咽,甚至有的用破碗在地上刮了一层米粥和泥土的混合汤水,吃得津津有味。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兄弟们,姐妹们,我们逃荒到此,原本以为到了这里朝廷和官府会给我们一条活路,没想到官府不但不开放义仓,而且还联合奸商抬高米价,武家恩人开恩施粥,却不想竟被人诬陷,如今到了那狗官的监牢里,还不知有没活路。”
“既然大家没有活路,不如反了他娘的!”
“反了!”
“反了他娘的,杀了狗官!”
一时间四五百的难民群情激奋,开始行动起来。一个乞丐赶忙联合了几个人,向着城外飞奔而去。因为在文水县城外,还有好几万难民。
很快,难民纷纷涌入城中,所过之处几乎就是打砸抢。首先被袭击的是粮市,张记米行直接被砸开,抢了米,打杀了掌柜和伙计,而后难民便开始冲击县衙。
越来越多的难民加入了反抗队伍,朝着县衙冲去。
县衙内,县令张元正带着一班衙役急的团团转,他已经得到了消息,难民聚集向着县衙而来。如果这事被太原府长史知道,他的官运也到头了,说不定还会人头落地。而且朝廷让各地官府赈济的圣旨早已下发,要不是张家族人想多赚一笔,他早就下令开仓放粮了。
“报告大人,乱民聚集足有十万之众,已经包围了县衙。”一个衙役报告。
张元瞬间吓出一身冷汗,怎么会有这么多,哆哆嗦嗦不知道怎么办,好在县丞王全是一个镇定之人,马上说道:“县令,此时应该平息民愤,此事皆因那武家母子而起,我看先把他们放了吧,而后县令可出去好好劝慰一番,等民愤平息了,再上奏朝廷,就说义仓粮食不足,有难民闹事。”
张县令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说道:“此计甚妙,多亏有县丞你啊,来人,把武家母子放了,等等,让他们离开本县,不得回来!”
县丞一愣,心中也不禁对张县令的做法很鄙视。
不过难民已经冲击县衙,一班铺头被打伤打残,早早投降,不到一炷香时间,县衙被攻破,彻底被难民占领。几个难民打开牢房放出的罪犯,武清却不走,严肃地说道:“我既然犯了朝廷律法,就应该由朝廷来发落,如今若走出了这牢房,便是我有天大的冤屈也洗刷不了我的清白了。”
难民无奈,只好让武清母子呆在牢房里。武清有武清的道理,历史上任何农民造反都没成功过,或者说都没长久过,后世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在经历了十三年之后被彻底消灭。如果他真的被难民救出,那以后一定会被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的,武则天也会毫不犹豫的杀了自己的。这种事情一定得慎重!
难民彻底占领了文水县,义仓被打开,富户也被抢劫。钻出狗洞趁乱逃走的县令一干人等逃往太原城。
第十七章 与狄仁杰谈
自高宗皇帝即位后,发生了两起造反事件,第一件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造反,可惜因为高阳公主的淫荡而导致事败,被高宗扼杀在了摇篮里。第二件事情比较大,就是在永徽四年十月陈硕贞在睦州发动的一次农民起义,自封文佳皇帝,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女皇帝,后来的武则天已经算是第二个女皇帝了,当然就正统性来说,她依旧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陈硕贞的农民起义给了大唐帝国皇帝高宗皇帝当头棒喝,也警醒了一些士族阶层,官逼民反的道理也深入人心,虽然很快扑灭,但意义深远,从此凡是遇到灾荒之年,官府若赈灾不及时,一旦被朝廷知晓,那将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罢官杀头都是轻的,如果严重的那是要抄家灭族的干活。
张元如今就逃往了太原,而且就逃到了太原长史府蔺仁基的府宅,他是来做什么?
蔺仁基在听了张元的陈述后,也明白了,张元递出的礼单,蔺仁基也推了回去。
“子有兄,这个就不收了,如今反贼占据了文水县,我等该立刻报往洛阳,如果拖延不报,我怕事情闹大后,将一发不可收拾啊,到那是,不说你这个小小的县令,就是我这长史也会被朝廷治罪的。子有兄,在下就不送了。”
听到长史蔺仁基这么说,张元一张肥脸变得苍白,他知道,这一次恐怕是过不了这道坎了,都怪自己的族人啊。
洛阳,乾元殿。
这一日高宗皇帝正在早朝,珠帘之后是皇后武媚娘。大臣们山呼“万岁”后,殿中监吊着嗓子喊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这个时候,右相刘仁轨出列,奏道:“微臣有本奏!”
高宗皇帝一愣,最近头风病犯得比较勤,他想早点下朝休息,让皇后好好按摩按摩的,于是便有些不耐烦地问道:“爱卿何事,快快奏来。”
刘仁轨取出奏折,说道:“今早上朝之前,收到太原府长史蔺仁基和司马李孝廉的联名八百里加急奏折,言涌入文水县的难民造反,逾二十万之众,文水县已被乱民所据。。。。。。”
听完所奏之事,满朝皆惊,高宗手中拿着奏折,气得一哆嗦,猛然扶着头,大声呼喊道:“痛死我也!”
武媚娘立马起身,让殿中监扶着皇帝先退下去休息,并传御医诊治。
武媚娘如今却是四十五六岁的妇人,却看起来有如三十美妇,虽略施粉黛,但美艳不可方物,她不怒自威,款款坐于龙椅一侧,十分威严,轻启朱唇,说道:“文水乃本宫祖地,不想遭此大难,那县令张元竟然无视朝廷法度,罔顾百姓生死,竟然欺君罔上,在文水一手遮天,大发不义之财,如此父母官,如何成为朝廷栋梁,牧守一方?可令东台侍郎张文瓘为钦差大臣,侍御史裴炎为副前往太原府调查难民造反一事,兵部尚书李绩总领河东道行军大总管前往文水平叛!”
武媚娘很快下达了命令,也不理会朝中一些大臣的怪异的眼神,便退朝了,因为她还是高宗的媳妇,她得去照顾丈夫,还得帮高宗处理奏折,还要管理整个**。
张文瓘和裴炎先行一步去了太原,李绩则是调兵遣将三日后便领一万折冲府军前往太原。
再说说文水。
自